学中医途中迷茫了怎么办?
“攻城不怕坚,读书莫畏难”——这是态度。你现在有没有打退堂鼓的想法?如果有,你从一开始就不应该选择学中医。“迷茫”是一种对前途没有信心的表现。劝你趁早改行。
再一个,如果壮志还在,有决心一定要学好中医,悬壶济世。那么,建议你把基础课学好:大学生要学的基础课;中医经典著作。还有,就是学徒拜师于当地名中医,取得书本上没有的、属于悟性(类似玄学)的知识。如此,慢慢入道,阳光穿洞,迷茫就会自然消失。
此所谓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从雾里观花到心似明镜,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你一定会成功的。
读了两年中医药,现在想改中医,要重新开始读五年,应该支持吗?
应该支持。我给有关部门建议放开学习中医的门槛,比如学文,哲,理工的可以学中医,社会青年可以参加师带徒学习,为将来像岐伯,张仲景,封衡,皇甫谧,孙思邈这样中医大家的出现做铺垫。
33岁想改行学中医,靠谱吗?
不靠谱,中医要从小学,背汤头。人过三十,死记硬背不行,然后融汇贯穿不行,然后是庸医。
大学学中医的后悔么?
大学学中医在于教学方法,不幸的是学的多是套路,教的则是西医!忘了中医的特点在于实践的经验是核心,弄得中不中、西不西的,不伦不类。一但到社会,患者要的是治疗效果、经验丰富的外表,而这些需要时间,比较漫长!应该回到社会去,广拜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先生,再结合自己的在校期间曾学习的理论,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这个过程非常的艰辛。多半医学生会被淘汰的,有文凭没经验,但生活还得继续。能不后悔么?尽可能地放弃,转向其他行当,先吃饱肚子再说吧。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文科生建议学中医么?
学中医主要是根据自身的各方面情况决定,
一般要考虑如下几次情况:
1、兴趣和天赋。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也不尽相同,学中医,需要有一定的悟性,光有兴趣而没有开赋,学起来比较慢。
2、家庭经济条件,学中医时间比较长,在学校里面学成只能用于考试考证用,医学院校的学生90%以上的毕业生并不能够顺利进入临床发挥医生的作用,中医需要多年的以临床为主的学习,所以毕业后并不能够马上找到合适工作顺利的解决就业问题,往往在毕业后还得跟师学习,达到能够治病,得到患者认可,还得几年甚至上十年时间,而这加上在学校上学的几年光阴,往往就进入了中年了,这十几年的光阴,要结婚买房,生儿养女,生活上的开销,得考虑,若家庭经济不宽裕的,实在难以找到平衡。
3、学医的动力,有的人说我就是喜欢中医,而光是喜欢,却并不一定能够成为动力,若能够像历代名医张仲景那样,为了家人的健康活命而学医的话,没有退路往往就能够成功。
而本人就是一个自学中医,不靠兴趣靠动力,不靠学校靠自学成功的一个例子。
加油,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