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特别喜欢画兰竹石的原因是什么

郑板桥,扬州兴化人,名燮,字克柔,号板桥。乾隆元年中二甲进士,被任命到山东县令时已经是五十岁了,后来又调任到潍县,任潍县县令。

在任潍县县令期间,郑板桥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只好回到扬州卖画为生,固有“三绝诗书画,一官归来去”之称,是“扬州八怪”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位。郑板桥尤其擅长画“竹”、“兰”和“石”,有不少传世佳作。郑板桥的书法融合真草隶篆,风格独特,自称“六分半书”。

(郑板桥人物画像)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画家,其作品别具一格,诗书纂画相结合,相得益彰,深为后世喜爱和敬仰。他创造了独特的郑板桥画风,这种画风不仅是个人艺术上的成功,同时也是中国绘画艺术史上影响深远的进步。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画家,在“扬州八怪”中影响力最大,其作品别出新格,诗书篆画相结合,相得益彰,深为后世喜爱和景仰。其作品破树立了郑板桥独立的画风,这种画风不仅是郑板桥个人艺术上的成功,同时也是中国绘画艺术史上影响深远的进步。

一、爱兰竹成痴的郑板桥

郑板桥幼时生活贫困凄凉,三岁母亲去世,郑板桥的父亲以教馆维持生计,幼年跟随“种园先生”陆震学习诗词,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郑板桥后来的诗词创作。后来郑板桥跟随郝梅岩学习绘画书法,郑板桥曾以“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来形容郝梅岩先生,其书画创作受到了郝梅岩的一定影响。

郑板桥童年时喜欢到家附近的“竹巷”去玩,家里也有许多竹子,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感悟,竹子早就蔚然于心,绘画时“手中之竹”自然蔚然纸上。郑板桥对书法和绘画的痴迷,他把自己的书法和绘画进行融合使得其书法和绘画浑然一体。

郑板桥的性格旷达,不拘小节,喜高谈阔论,当时被人称为“狂”和“怪”。据说,郑板桥一生中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事实上,郑板桥虽然一生专研竹石,画竹最多,其次兰、石,但也画松画菊。他的一生,正如他画了一生的兰竹石,清高自持,风骨刚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曾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主张“胸无成竹”的创作手法,指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联系和区别,详细地叙述了从观察感受、构思酝酿,到落笔定型的创作过程,见解独到。

这也让郑板桥成为明清以降最有影响力的画竹大家,自板桥后,凡画竹都绕不开板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所谓宗师,无乃是乎!

二、从《兰竹图》中感受郑板桥的气节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郑板桥的《兰竹图》,感受他的气节。

郑板桥曾说:竹子外硬内空即结实又虚心;竹子有节,节里有气,做人也要像竹子一样有气节。郑板桥认为兰花不像普通花朵那样娇气,一生与世无争把清香奉献给人间,他画兰,画的是兰花的文心与傲骨。

该图以半幅画作,一巨大的倾斜峭壁,给人一种拔地顶天、横空出世之势。在峭壁上有数丛幽兰和几株箭竹,同根并蒂,相参而生,在碧空迎风摇曳。这里面讲述着郑板桥的一个故事。

(郑板桥《兰竹图》)

有一天,郑板桥去一位好友家赴宴,酒意正酣,朋友请求他在院子中的墙壁上画一幅画。郑板桥碍于在座好友众多,不再推辞,只好答应。

郑板桥喝了一碗酒后说:“拿墨来!”朋友就让人拿了一砚墨,结果郑板桥说:“墨太少,拿一盆来!”在场的人都十分惊奇,以为郑板桥喝醉了,不知道他到底想什么,朋友不敢多说,只好磨了一小盆给他。郑板桥一脸醉意走到墙壁面前,朋友将笔给他,不想他却没有理会,直接用手沾了墨,在墙上抹了起来,抹了一会似乎不过瘾,直接端起盆来,将墨汁全部泼到白花花的墙壁上。朋友见此心都凉了半截,不知事如何处理。想着郑板桥竟然在戏弄他,酒席上也只能自认倒霉。

后来,一天狂风闪电,这个朋友发现院子泼墨的墙壁面前死了上百只的麻雀,十分惊奇。此后的每次大雨都是如此。后来一位老先生来到朋友家,看到院子墙壁仔细端详起来,问道:“这一定是名家的作品吧?”朋友以为是老头在戏弄他说:“这一定是名家的作品吧”不料这老头接着问:“这画后出现过什么怪事吧!”朋友应道:“每到狂风闪电,大雨之后,墙前都会有很多死麻雀。”老头笑了笑说:“这画画的是一片竹林,平时看不出,下雨的时候闪电把画照亮了,才看得出,那些麻雀以为是真的竹林,想着飞入,都撞死了。”

听了老头的解释,朋友这才恍然大悟,佩服不已。诸如此类轶事还有很多,都表现了郑板桥高超的绘画水平和落拓不羁的个性,也反映了百姓对郑板桥的仰慕和喜爱。

郑板桥的作品独树一帜,简约中带着秀逸,洒脱中还有清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也超越了石涛的画风,自立门户,为罢官回扬州卖画期间更是给中国的绘画艺术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在卖画期间,郑板桥的心境更进一步,这个时期的画也更加成熟,艺术风格也十分稳定。他也是创造了很多优秀的作品,留下了一大批精品。

在这个阶段在绘画的理论方面更是得到了很多新的见解。当时就有很多的画家借鉴他的风格。他的画派不断的壮大,这样也成就了著名的扬州画派,郑板桥也成为了大家熟知“扬州八怪”之首。

(郑板桥《兰竹图》局部)

除了绘画水平不断提升,创造出新的理论之外,郑板桥还创新出独一无二的题跋。竹兰石原本就很有意境,再加上诗词和书法,更让这幅画有灵魂,配上他的篆刻更是使他的画美轮美奂。郑板桥的题画诗已摆脱传统单纯的以诗就画,每画必题以诗,有题必佳,达到“画状画之像”,无限拓展画面的广度。不仅如此,他的题画诗关注现实生活,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以如枪似剑的文字,针砭时弊。正如《兰竹图》所云:“要有掀天揭地之文,震电惊雷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固不在寻常蹊径中也。”

(郑板桥《兰竹图》鉴藏印)

最让人称绝的是他题跋的位置,石凹竹丛兰叶底。书法写的恰到好处,不多一分也不减一分,使他的画作更加有灵性,显现出他高超的技艺和大胆的突破精神。郑板桥释放兰竹石的内在的特性,以少胜多,以简代繁,加上他自己的诗歌和书法的题跋以及印章,书画中又有徐渭的那种狂放的气质,还有自己秀润的内在,算是树立了自己的一派画风。

郑板桥,破而立,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画风,在艺术创作中取得了大成,这不仅是郑板桥个人艺术上的成功,同时也是中国绘画艺术史上非常辉煌的进步。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兰竹图》也不过是他众多作品之一,还有许多作品值得大家欣赏和学习。

郑板桥擅长画(郑板桥擅长画画吗)-风君小屋帮我吧

郑板桥擅长画什么

郑板桥擅画兰竹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xiè 音:“谢”),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做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一生画竹、写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郑板桥爱画什么

郑板桥爱画竹。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常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但他画得最多、最擅长的还是竹子。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

郑板桥擅长画什么画?

郑板桥画的最多的最擅长的就是竹子;他画的《墨竹图》,表达了他想为老百姓做点好事的良好愿望,更是为自己的画竹总结出眼中有竹、胸中有竹、胸中无竹的三个阶段,很有深意。

郑板桥,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朝学者、书画家、“扬州八怪”代表人物。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至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

扩展资料: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由他23岁写的《小楷欧阳修《秋声赋》和30岁写的《小楷范质诗》推知,板桥早年学书从欧阳询人手。其字体工整秀劲,这与当时书坛盛行匀整秀媚的馆阁体,并以此作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字体有关。对此,郑板桥曾说:“蝇头小楷太匀停,长恐工书损性灵。”在他40岁中进士以后就很少再写了。

我国名画家郑板桥擅长画什么?

  我国名画家郑板桥擅画兰竹。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xiè 音:“谢”),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今山东潍坊)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做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一生画竹、写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古代,郑板桥擅长画什么?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擅长画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