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 泻心汤 怎么 煎

半夏泻心汤主要是由半夏,黄芩,黄连,干姜,甘草,大枣组成,是可以去火,还可以治疗寒症,出现心下痞症,恶心呕吐等症状,里面有寒凉药物和温热类药物,寒热并用,对于体内有热同时也有寒症导致的心下痞满,腹胀,腹疼,恶心效果很好的。

半夏泻心汤里面的:去滓再煎,是什么意思?

半夏泻心汤出自仲圣的《伤寒论》,由半夏,黄连,黄芩,干姜,甘草,人参,大枣组成,仲景用以治疗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心下痞由太阳病误下,邪气内陷所致。半夏泻心汤寒热并调,以干姜陪黄连,黄芩,寒热并用。

在方后注要去渣再煎,其目的是,使药性之寒热更加缓和,并且有入中上焦的意思。去渣再煎的方剂除了半夏泻心汤以外,尚有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生姜泻心汤等等七个方剂。一为调和寒热,一为调和枢机,调和之剂在《伤寒论》中皆用去渣再煎,使药性醇和。

泻心汤有几种?

泻心汤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寒热并用的半夏泻心汤类;另一类是纯用寒凉的大黄泻心汤类。

泻心汤顾名思义就是泻除“心下”的邪气,心下就是胃脘部,泻心汤类最典型的一个表现就是“心下痞”,所谓心下痞,就是胃脘部胀满不适,按下去比较柔软,没有硬结,这就是虚胀,没有像宿食、瘀血之类的实质性邪气,而是一团无形的浊气。

半夏泻心汤主要包含了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这三个泻心汤的组成大同小异,半夏泻心汤是这一类方的基础。甘草泻心汤重用甘草,因此脾胃的虚弱程度更重;生姜泻心汤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加入生姜,治疗“胁下有水气”,比之半夏泻心汤水饮更重。寒热错杂的泻心汤还有一个附子泻心汤,与半夏泻心汤组成不一样,而是与大黄黄连泻心汤相似。

还有一类直接重用寒凉的药物,黄连、大黄、黄芩,组成了大黄黄连泻心汤、泻心汤。这种“心下痞”就是无形的热邪,团聚在胃脘部,引起胃脘部的胀满不适。需要用这些清热作用很强的药物,将火毒直接在体内“消灭”,这种治疗方法,被称为苦寒直折。

泻心汤加上附子,就是附子泻心汤。也是寒热并用。组方的思路,与半夏泻心汤类似。一面用黄芩、黄连、大黄清热解毒,除去胃脘部的邪热,但是病人存在“恶寒、汗出”,阳气不足,泻火团聚在胃脘,如果用辛散的方法,可能引起火势蔓延,如果单纯清热,会使恶寒更加严重,因此加了附子一味。附子辛而大热,可以辅助黄芩黄连散除火毒郁结,又可以补充阳气。

梅核气吃什么药,怎么治疗?

梅核气常用的药有逍遥丸配合半夏泻心汤,但是具体的用药应该是遵医嘱。如果吃一段时间药物效果并不理想,可以去医院做喉镜检查,看是不是存在喉炎,如果是有炎症可以选择抗生素的药物对症治疗。用药期间注意饮食,一定要清淡、不要吃太多油腻的、太过于辛辣的食物。

半夏泻心汤吃后排便顺畅很多?

半夏泻心汤的主要作用是减少胃的不良反应,驱散祛邪,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胃肠功能障碍,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吸收功能。临床上因感染、水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的胃炎或胃肠炎较多,半夏泻心汤可调治。此外,半夏泻心汤还可治疗口干、口苦、下肢感冒等寒热症状,可调理。半夏泻心汤常用于治疗胃溃疡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良好,是治疗胃炎常用的中成药。但是脾胃虚寒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