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都给你们讲过哪些稀奇古怪的民间故事

小时候听爷爷奶奶说过有关“养尸地”的故事。小时候最幸福的事就是依偎在爷爷奶奶身边,听他们说奇异的故事,那些民间故事虽然听了一遍又一遍,但是始终觉得听不够,感觉比童话故事还精彩。而今,我已长大,爷爷奶奶也早已离世,但是这些故事却深深的印入了脑海,挥之不去。下面我就说一个有关我们当地的民间故事,这个故事有些封建迷信不科学,但是在我们老家老一辈的人却深信不疑。

一般“养尸地”只出现在电视剧或者小说里,但是据我爷爷说,它是真实存在的。据说,在我们村的十二组就有一块这个地,但是这个地在一户人家的家门口,所以从来没有埋葬过人,众人也就不知道这块地是“养尸地”,后来这家老人去世,在去世前,老人家说她腿一直不好,埋葬远了她就回来看不成家了,于是她要求死后把她葬在门前那块地里。

之后,老人去世,道士不建议埋在那块地,说地不好,但是她的家人想着老人的遗愿,于是执意要埋在哪儿,于是下葬的时候,道士还特意埋了一个物件进去,说是有震慑作用,之后,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这件事过了好几年,一直都正常,直到有一年夏季雨水非常多,这户人家就把狗栓了起来,但是为了防贼,就把狗栓在一条铁丝上,方便狗在门口跑来跑去看家,刚开始这狗很正常,没有人路过基本很安静,但是栓了一段时间,这狗到了晚上就哀叫,主人打它也没用。

直到有一天,隔壁邻居守鱼,守到半夜手电筒坏了,半夜回家拿手电筒时,才看到这户人家门口石磨上坐了一个人,不过邻居没在意,以为是这家人还没睡,所以只是喊了一声,见没人应,又吼了狗一声,就回家了。这件事隔了好久,守鱼邻居才问起这户人家,大半夜坐在石磨上干啥,还说看见好几回了。而这户人家也懵了,因为他们基本老早就睡觉了,厕所也在院子内,怎么可能坐在大门口的石磨上。

这一说不打紧,两家人都慌起来了,赶忙找道士来看,道士来看了,才说东西被狗刨了,所以老人也就起来了,让这户人家赶紧移坟,这时候,这家人也顾不上老人的遗愿了,赶忙择日迁坟。等迁坟时,奇怪的事出现了,棺材埋了几年犹如新,老人的身体也没有腐烂,犹如刚去世一样,这把所有人都吓得不轻。因此后来有人说这块地是“养尸地”,而这家人把这块地荒废了。

其实这个故事真不真实我真不知道,但是十二组那块地确实一直都荒废着,而且那户人家搬走以后,房子也成了废墟。不过,我觉得民间故事本来就是传说,并非真实之事,大家一传十十传百,传来传去都添油加醋的添了一些故事情节进去,所以可信度不高,况且在科学上也解释不通,所以只能当作民间故事来听。

有什么家里长辈讲过的民间故事?

这是一个懒人懒到极致的故事。从前在村里有一对夫妻,他们生下一个男孩子,在出生的时候请一个非常灵验的算命先生来给这位孩子算过命,这位算命先生说这个孩子在25岁的时候会发一笔大财。父母听到这一个当然是非常开心,于是他们就给这位孩子在十几岁的时候娶了一个老婆,但是非常不幸的就是在24岁的时候,父亲和母亲都相继去世了,家中只剩下了这个孩子和他的老婆。父母去世了之后,就没有人能够给他们投喂食物,他们也变得落魄了起来,于是他们就把自己家的房子给卖掉,搬到了土地庙当中去住。

他们在土地庙当中,住到了他25岁的时候,因为没有去工作也没有入账,那他们只能坐吃山空之后就活活饿死了。他们死之后就下了地府,找了阎王爷,说为什么算命先生说我在25岁的时候会有发财的事,但是我却没有拿到这一笔财产。阎王爷听到这个就找来了算命先生。算命先生一听,我明明是按照规矩来给他颁布的,是没错的之后,他又找了财神爷。

财神爷爷说是有这一批财产,但是他却没有机会给他,于是就给了文曲星。这一笔钱啊,在很多人之间,传着传着传着终于传到了土地公那边。土地公一拿到这一笔钱,就把钱埋在了土地庙里面,等着这个夫妻去挖掘。

但是他等的等啊,等到他25岁的时候都没有在这土地庙当中看过,那么这笔钱放在土地庙之内,他也没有办法去拿到最后就被活活饿死了。明明钱就在身边,但是却因为他太懒了,懒到动都不想动,就错过了这一笔钱。于是这样的人下辈子就投胎成了猪。现在的猪就是吃了就睡,睡了就吃就可以了。

老人讲真实民间故事(老人讲真实民间故事300字)-风君小屋帮我吧

有哪些家里长辈讲过的民间故事?

家里长辈讲过的民间故事有牛郎织女。

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

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鹊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起源地:

流传了千百年的“牛郎织女”故事的起源地,一直在陕西省西安市、山西省和顺县、河南省鲁山县、河南省南阳市、山东省沂源市等地争执不休。中国民协先后命名山西省和顺县与河南省鲁山县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

老人讲真实民间故事 老人讲真实民间故事是什么

1、清官难断家务事,是一句从古至今,至少口口相传的约700多年的,民间俗言俚语,关于这句俗语的由来有这样一个故事。

2、说宋朝年间有一位叫赵秉公的县令,他清正廉洁公平,当地百姓称颂他为清官。一次,赵秉公的一位同窗好友来访,对他说,您平稳一段刑律命案很有一套,要是家务是否也能断了。赵秉公说这有何难?不妨一试。同窗向他介绍说,我家乡有一张姓老汉,他家有两个儿子,生活过得还算富裕。后来两个儿子都娶妻生子,成为多口之家,时间一长,因家务事两个儿子都想分家另过,开始张老汉不同意,可他们总是闹别扭,后来老汉就想通了分就分吧。张家有宅院两处,田地20亩,你来断断这家该怎么分呢?赵秉公说:这还不好分?二一添作五两个儿子,一人一宅院,一人10亩田地啊。可是这样分不尽合理,因为大儿子家有三子都已成人,二儿子家有一子尚未成人,大儿子家人多,二儿子家人少,这样岂不偏向二儿子。赵秉公听了以后就对他说:是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都是老汉的子孙,那就按照儿子来分宅院,按孙子人数分地,与人无母,老大得15,老二得五。可这样分配不尽合理,地都分了,宅院也分了,老汉却没有地方住了,要知道百善孝为先,那老汉什么都没有,这不是不孝吗?赵秉公答道,照此来说,国人一向讲究四世同堂,五世其昌,干脆还是不分为好啊。

3、刚才我问了三问,你断了三个结果,那你认为哪个算断得公正呢?这还没完,一年之后二儿子得病死了,二儿媳守着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过日子十分艰难,有了再嫁之意,可张老汉坚决不同意,你说该不该嫁?赵秉公又答道,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亡从子,按三层来说,不应改嫁。可是前朝和当朝的公主尚可改嫁,为什么一个农妇不可以,这样断案公正吗?赵秉公一时就答不上来了,这位同窗说:都说你是个清官,可见清官也难断家务事啊,清官难断家务事,这句俗语就是这么来的,现在人们常用清官难断家务事来比喻家庭纠纷,外人很难搞清楚,无从断言谁是谁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