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鱼百科给各位分享孔雀鱼鱼身颜色变浅怎么办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孔雀鱼的身体颜色由透明变得有点发黑了,为什么?(孔雀鱼的身体颜色由透明变得有点发黑了,为什么还能活)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孔雀鱼的身体颜色由透明变得有点发黑了,为什么?
孔雀鱼的身体颜色由透明变得有点发黑了,可能是感染“黑死病”病菌。
需要捞出单养,水中加黄粉杀菌,原鱼缸加少量粗盐或黄粉预防病菌传染。
而且,患病的孔雀鱼还要增加光照,养殖温度提升到28度,暂停喂食几天。如果你的孔雀鱼只是尾巴部位变黑,那么很可能是尾巴感染病菌诱发疾病。比如说烂尾病,就会导致孔雀鱼的尾巴变黑然后腐烂掉。
引起烂鳍病的细菌可能经常出现,特别是嗜水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在水温14.0-40.5度范围内都可繁殖,以28.0-30.0度为最适温度。PH值在6~11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PH值为7.27;嗜水气单胞菌可在含盐量0‰-4‰的水生存,最适盐度为0.5‰。),荧光假单胞菌和鳗弧菌,它们只在恶劣的环境里侵害不健康的鱼。这些细菌能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如斑点、区域发炎和溃疡。细菌传染引起的损伤使受侵害的鱼容易受到来自其他病原体如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的侵害。
家里养了好多孔雀鱼,可鱼儿的颜色变淡了,需要怎么样才会使鱼儿的颜色变回从前?是需要喂什么?除了红虫
光照加温度,目前只知道虾有虾红素,能增色,饲料就不要考虑了,那个比你鱼贵
孔雀鱼尾巴的颜色越来越浅,是怎么回事?
孔雀鱼正常寿命只有一年半,尾巴刚刚散开的时候7-8个月是青壮年,适合做种鱼,年龄大了尾巴越来越大,颜色也变浅,寿命快到了。温度高寿命短,温度低寿命长一些,24度比较适合。
凤尾鱼鱼体色变浅,吃什么鱼食
可以买红虫,黑芝麻给他吃,或者用增色的饲料,望采纳
孔雀鱼为什么会全身褪色?
孔雀鱼全身褪色。应该是你。当地的气温如果太低的话,不适合孔雀鱼生存。孔雀鱼适合。22到26°的水温。太低的话。它就会慢慢褪色,而且没有活力。容易感染病菌。
养孔雀鱼有必要种水草吗
没有必要,可以养,也可以不养。
适合孔雀鱼的水草:
1、水萝兰是孔雀鱼造景缸的最佳选择,其叶羽状,色泽翠绿,叶质柔软细致,既不会伤鱼,又有很好的造景效果;
2、同时铁皇冠、细叶铁皇冠、鹿角铁皇冠也非常适合在孔雀鱼的水族箱中种植,这类水草叶片深绿色,置于鱼缸的后景,景深的效果十分良好;
3、还有红菊花草、绿菊花草、**花草这类叶形呈针形的掌状对生叶,密密着生就如同菊花的花瓣一般,种植在孔雀鱼的水族箱中也非常的搭配。
孔雀鱼为什么变颜色了?
我养的孔雀鱼为什么老是死?
热带鱼生长有几个要素,你只要把握好这几点肯定不会死!第一温度,孔雀鱼一般温度要22度以上,而且一天的温差不能太大19-25度,一天6度的温差还是大了点很容易翘掉的!有条件的话,希望用加热棒,加热棒没有想象中这么费电,到达了指定温度后电热棒会自动停止工作的!
第二点就是水质,水质的好坏主要是因为鱼的食物,你每次喂食时应该放入少量,量多水质是极易变坏的,一旦水质变坏,应该及时的换水,不能拖延。换的最好的养过的,不要直接使用自来水。如果没有条件养水,可以使用去氯的药片(超级便宜,1元1包)。你说你鱼缸里有水草,这点也要注意,其实水草比鱼还要难养,一旦水草枯萎腐烂而没有及时清理,水质也很容易变坏。
第三就是加氧,在鱼缸里的鱼密度不大的前提下可以不用甚至少用气泵加氧,但是一旦鱼的密度大了就一定要加氧,甚至是24小时开着,特别是黄梅雨季,气压低的季节!
你如果能做好以上三点,我保证你养一条活一条!谢谢看完!
孔雀鱼由很透明变得有点黑了,为什么?
这个正常。
孔雀母鱼产后,身体变虚弱,就会变透明。这时,一定要隔离饲养一周才可放入原缸。尾巴胸鳍嘴巴变黑,如果吃食游动,都正常,就没关系。很可能是在接受公鱼追逐时,身体会变黑。仔细观察,还会看到公鱼也会变黑,眼睛的眼圈变黑。都是**的表现。
不过也有变黑是病的情况,叫“黑死病”。
扩展资料:
孔雀鱼怎么预防疾病:
1、水质
恶化的最大原因是投饵过量所引起的水污染以及过滤器污秽所引起的有害质的积存。只要每日的投饵适量,以及适当扫除过滤器与水质调整都可以防止发生。虽然适当的换水也有必要,切勿大量换水,这样对孔雀鱼会有伤害,需要稍稍注意。
另外,如果过度清洁过滤器,也同时洗掉繁殖的过滤菌,从而导水质恶化。
2、控温
孔雀鱼是属于变温动物,会随着周围环境的水温度变换体温的。水温不论高或低都有碍鱼体机能正常的运作,尤其水温的上升或低下,对孔雀鱼是最大的致命伤。结果体内的代谢不顺,食欲也低下而会衰弱下去,也要注意季节早晚过度落差很多。
3、触鱼
孔雀鱼的身体表面是特别纤细而易损伤,所以利用鱼网捞起时,要特别小心,否则体表一但损伤,细菌会从伤口侵入而感染。若不用鱼网而用手捞起时,也不要用指甲损伤鱼体。请特别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