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妈妈的演员简介

李克纯,中国影视女演员。1958年生于四川成都。1978年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学习。1986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演员。80年代初初登影坛演出《赵钱孙李》。她出演的影片《女人的力量》和《黄土坡婆姨们》分获1985年和1987年优秀影片奖。在美国定居后,几次回来参加国内影片的拍摄。

参与影片

布拉格有张床 (1998)

中国妈妈 (1995)

失去的梦 (1990)

热恋 UNREQUITED LOVE(1989)

最后的贵族 The Last Aristocrats(1989)

黄土坡的婆姨们 THE WOMEN OF HUANGTUPO VILLAGE(1988)

谁是第三者(上下集) THE THIRD PARTY(1987)

女人的力量 WOMAN’S POWER(1985)

多彩的晨光 THE COLORFUL DAWN(1984)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 ZHUO WENJUN AND SIMA XIANGRU(1984)

红叶铺满小路(1983)

绿野晨星 MORNING STAR OVER THE WILD(1983)

赵钱孙李 ZHAO,QIAN,SUN AND LI(1982) 身高:180CM

体重:65KG

特长:京剧 藏语 骑马

毕业院校:中国戏曲学院97导演系本科

演艺经历:

电影

《霸王别姬》饰:少年程蝶衣(小豆子)

《中国妈妈》饰:耿辉

《一轮明月》 饰:丰子恺

电视剧

《百年虚云》 饰:虚云和尚(青年、中年)

《沧海百年》 饰:同治皇帝

《雷 雨》 饰:京剧名角小白春

《荀慧生》 饰:梅兰芳

《四世同堂》饰:小文

赵子岳演多少部电影

1950年:吕梁英雄

1951年:新儿女英雄传

1952年:一贯害人道

1953年:丰收

1954年:国庆十点钟英雄司机

1957年:上海姑娘 水库上的歌声

1958年:深山里的菊花 探亲记

1959年:林家铺子 青春之歌 水上春秋 矿灯

《锦上添花》饰演老解决

1960年: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 春暖花开 红旗谱 五彩路

1961年:暴风骤雨

1962年:锦上添花 停战以后

1963年:汾水长流 小铃铛

1964年:小二黑结婚

1965年:烈火中永生

1976年:山花

1977年:万里征途

1978年:萨里玛珂 拔哥的故事(上集 )

1979年:拔哥的故事(下集) 柳暗花明

1980年:戴手铐的“旅客”

1982年:骆驼祥子 如意 牧马人

1983年:神行太保

1984年:生财有道

1985年:迷人的乐队

1986年:牛郎与织女

1987年:蔚蓝色的迪斯科(电视剧)

1988年:黄土坡的婆姨们 女贼 朱总司令和孩子们

1989年:女模特

黄土坡的婆姨们(黄土坡的婆姨们剧情介绍)-风君小屋帮我吧

介绍一些80年代的国产喜剧老电影,越全越好。

1.1980《庐山恋》

1980《庐山恋》 豆瓣评分:7.5

中国第一部吻戏,是“文革”后国内首部体现爱情主题的电影,女主角张瑜片中的服装换了43套,远远超越《花样年华》里张曼玉的23套旗袍;当年的新人张瑜也凭这部电影成为上世纪八十年代观众心中的“梦中情人”,并中选第一届金鸡奖和同年百花奖的“双料影后”。如今在庐山上,有一座非常闻名的庐山恋电影院,每天从早到晚只放映《庐山恋》一部影片。看《庐山恋》已成为庐山的一个固定旅行项目。

2.1981《三个和尚》

1981《三个和尚》 豆瓣评分: 8.6

这部影片是依据中国民间谚语改编而成,是70后的宝贵幼年回想。凭借着高明的艺术水准,这部电影在国内外取得多项大奖,包含1981年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第四届丹麦世界儿童和青年电影节银质奖1982年第三十二届德国柏林世界电影节银熊奖。

3.1982《茶馆》

1982《茶馆》 豆瓣评分: 9.2

这是一部由原著改编而来的威望电影。影片中“北京人艺”绚烂群星的扮演非常超卓,影片充分发挥电影艺术手法的优势,影片根本保留了原舞台表演的魅力和民族化的风格,将电影化的处理与原作风格有机交融,使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愈加杰出。该片获1983年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文化部1982年优异影片奖特别奖。

4.1982《少林寺》

1982《少林寺》 豆瓣评分: 7.9

由张鑫炎执导,李连杰主演。是一部在武打电影史上具有划年代含义的作品,影片一反旧式武打片中那种纯扮演的花架与镜头技巧的做作,经过李连杰和他的一班功夫队员们朴素真实的功夫让观众真正赏识到了中国功夫。《少林寺》的颤动,使光头和尚觉远的形象成为一个年代的印记。

5.1983《城南旧事》

1983《城南旧事》 豆瓣评分: 8.7

改编自林海音1960年出书的同名中篇小说,由吴贻弓执导,沈洁、郑振瑶、张丰毅等主演。1983年该片在中国内地上映。经过孩子的目光审视近代中国的变迁,对文革之后的中国电影来说弥足珍贵。

6.1985《黄土地》

1985《黄土地》 豆瓣评分: 7.9

根据珂兰《深谷回声》改编。本片可以说是陈凯歌作为第五代导演的开山之作,张艺谋担任摄影,这也是当今国内最顶尖的两位大导演在25年前的初次协作。贾樟柯曾说自己当年在街头散步,溜进一个录像厅,在放黄土地,其时就被震慑了,从此立志拍电影。

7.1986《芙蓉镇》

1986《芙蓉镇》 豆瓣评分: 8.8

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86年,闻名导演谢晋执导,刘晓庆、姜文主演;这是一部反映建国以来屡次政治运动中小人物悲欢离合的电影。影片经过芙蓉镇上的女摊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书田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运动中的遭遇,对我国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近20年的前史做了严厉的回忆和深入的反思。

8.1987《红高粱》

1987《红高粱》 豆瓣评分: 8.1

张艺谋导演,巩俐姜文主演的电影《红高粱》以浓烈的色彩、豪放的风格而为人所称道。影片塑造了“我奶奶”、“我爷爷”、罗汉大叔等一批中国普通老百姓群像,最大的特色是拍出了中国人豪迈爽快的一面,跟中国内地电影一贯的哀伤沉重的传统风格大相径庭。摄影师顾长卫在取景和色彩的运用上有出色表现,男女主角在高粱地野合的一段有中国电影罕见的“景人合一”之美。1988年该片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中国电影。

9.1987《老井》

1987《老井》 豆瓣评分: 7.7

一部富有深刻哲理性的影片,它以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了当代农村青年的献身精神,并由此歌颂了中华民族的顽强毅力。在上映后引起较大反响。吕丽萍、张艺谋主演,获得过第11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和最佳男演员奖,1987年美国第7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第11届沙尔索国际电影节一等奖。

10.1987《末代皇帝》

1987《末代皇帝》 豆瓣评分: 8.6

这是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的一部传记电影。尽管这不是一部国产电影,但是它的选题与时代背景都是与中国密不可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那个时代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传统社会缩影。影片诠释了溥仪一个作为皇帝的人的故事,并没有洋洋洒洒的去讲溥仪的故事与中国的历史,而是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看待末代皇帝的人生。值得一提的是,本片荣获了第六十届(1987年)奥斯卡最佳影片。

拓展资料: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但它又具有独自的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法语:Montage)这种艺术性突跃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影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务院法制办于2018年2月2日—22日就《电影行政处罚裁量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参考资料:

电影

山西家乡的民风民俗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烟酱醋茶”,全是有关吃喝的,雅些称“饮食”。悠悠万事,惟此为大,不可须臾离也。不独凡人,圣人也是如此,有言为证:“食、色,性也。”不独国人,老外也如此,费尔巴哈说:“心中有情,脑中有思,必先腹中有物。”

位于黄河怀抱里的山西,由于自然的、社会的多种历史因素,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定位,形成了地域性的文化凝固,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山西饮食文化也有着自己的一定特色。

山西人的饮食风俗,有着浓郁的黄土高原气息和传统的生活特色,大范围属“北方型”。但与毗邻的河北、陕西、内蒙、河南诸省区相比,既有相通的民族性,又有其独特的地区性。

嗜好面食,兼喜汤饭

山西人嗜好吃面的饮食习惯,夸张地说,每饭几致无面不足、无馍不饱,相沿成习,由来已久。这是在自然条件、历史源流、相袭力量等背景下形成的。山西粮食作物应有尽有,品种多达数十种。北中部盛产高粱、糜黍(太原以北地区呼粘者为黍子)、梁谷、莜麦、荞麦、稻子、豆类(有豌豆、黑豆、绿豆、大豆、黄豆、小豆、豇豆、茶豆、扁豆、蚕豆等十多种)、玉米、沙米等等。南部盛产小麦、玉米、谷子、稻子等。这些品种繁多的粮食,提供了丰富的食料。通过农家妇女的慧心巧手,可以制作出数以千计的面食来。各种造型的面食,既可口,又诱人。许多农家,一日三餐皆以面食为主,或稠或稀,或干或汤,粗细搭配,粗粮细作,细粮精制,烹制技艺十分丰富。就是谷子盛产区的农家,以米为粥或捞饭,也要搭配拌汤、汤面之类的面食。汤面中炝入油,或放葱花,或加香椿嫩芽。这种粗茶淡饭,既能满足人们的口腹,又有浓郁的黄土高原农家气息,使人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晋中平川地区,农家的午餐几乎都以面条、面片等面食为主,或剔或揪,或擀或压,或拨或擦,造型各有特色。面条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粗有细;揪片有厚有薄,有大有小,有软有硬,看了真使人眼花缭乱,仿佛到了面食的王国。各种各样的面食,加上具有地方特色的浇头、佐料,闻一闻浓香四溢,吃一吃风味别具,使人感到吃山西面食真是一种美的享受。生活条件好的人家,吃面食讲究一个月内不重样;普通农家吃杂面(高粱面掺和白面、豆面、玉米面,或高粱面掺和榆皮面都称“杂面”)每天也要变个花样。北部地区的黄米面糕和莜面栲栳,南部地区的白面馍,无论造型、口感都各有特色。当然,山西面食为人所赏识的还得数剔尖、拉面、刀拨面、刀削面,号称“山西四大名面”。其中,剔尖的普及率最高,特别是在晋中平川,几乎每个农家妇女都可以剔一手相当讲究的剔尖。杂面剔尖可以剔得粗细如一,长短一致;白面剔尖可长可短,可粗可细。粗者空心柔软,细者心实滑利。拉面,农家妇女以“小把拉面”见长,可拉成宽和窄、圆和扁、粗与细乃至三棱等多种造型。就是这么单一的面食(尤其是在物资匮乏的旧社会),在勤劳智慧的农家妇女手里,竟变得如此多姿多味!通过煮、蒸、炸、烤诸手段,把单调繁琐的家务,变成了诗化的劳动,或劳动的诗化,让你从心底赞叹:这些黄土坡的婆姨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