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不能变成青蛙的原因

一、蝌蚪[蝌蚪是蛙、蟾蜍、蝾螈、鲵等两栖类动物的幼体,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不能变成青蛙原因是什么

青蛙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不过它们并不是从受精卵[受精卵,指的是精卵相会。]孵化出来就是青蛙,而是先被孵化成蝌蚪,蝌蚪在经过变态发育之后,才能变成青蛙。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蝌蚪都能顺利发育成青蛙,有很多蝌蚪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发育为青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蝌蚪的体内的甲状腺[甲状腺(拉丁语:Glandula thyr(e)oidea;英语:Thyroid)是脊椎动物非常重要的腺体,属于内分泌器官。]激素[激素,希腊文原意为“奋起活动”,它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繁殖、性别、性欲和性活动等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过少,这是因为甲状腺素[甲状腺素是细胞的产物,为灰白色针状结晶。]是促进蝌蚪变态发育的主要物质。

蝌蚪不能变成青蛙的原因

当蝌蚪达到它们变态发育的高峰期[高峰期可描述为“投资需求夹杂着消费需求增加的时期”。]时,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是最高的,而过了这个阶段之后,这个激素的水平则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只有这种激素才能促进蝌蚪各个器官发育为青蛙的器官,比如该激素的作用下,蝌蚪的尾巴会消失,然后它们的后肢和前肢才能长出来。具体来看,蝌蚪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蝌蚪的甲状腺受损,就会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它们就无法发育为青蛙;再比如,蝌蚪体内的碘元素太少,而这种元素又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主要元素,所以缺碘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二、怎么让蝌蚪变成青蛙

甲状腺激素的缺乏是导致蝌蚪不能变成青蛙最主要的原因。因此,若是想让蝌蚪变成青蛙,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保证它们得到足够的甲状腺激素。除了它们自身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之外,还可以在水中适当洒上一些,这样可以让它们变成青蛙的速度更快。再者,就是给它们提供充足的营养和适宜的外部环境,可以适当给它们吃营养丰富的蛋黄或者鱼虫,另外水温以及水质等水环境因素[ ISO14001:2004标准3.6条款对“环境因素”作出了定义:“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都是需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