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孔雀鱼和母孔雀鱼

今天鱼百科给各位分享孔雀鱼母鱼太多了怎么办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公孔雀鱼和母孔雀鱼(公孔雀鱼和母孔雀鱼在一起多久会怀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公孔雀鱼和母孔雀鱼

公孔雀鱼和母孔雀鱼

我们家的孔雀鱼公的也老追母的,有时是几条一起追.
但是都没有出现你说的"母鱼肚子上的鳞片都掉了,有只都有血丝了"的情况,我还以为他们只是在玩,但按你的情况看,是母鱼被撕咬过.
应该会好起来的,但是是不是公鱼太凶了呢?

孔雀鱼可以放生吗?

  孔雀鱼可以放生。
  孔雀鱼适应性很强,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2-24℃,喜微碱性水质,pH7.2-7.4,食性广,性情温和,活泼好动,能和其他热带鱼混养。孔雀鱼易养,但要获得体色艳丽,体形优美的鱼则从鱼苗期就需要宽大的水体,较多的水草,鲜活的饵料,适宜的水质等环境。孔雀鱼4~5月龄性腺发育成熟,但是繁殖能力很强,在水温24℃,硬度8度左右的水中,每月能繁殖1次,每次产鱼苗数视鱼体大小而异,少则5尾,多则一百余尾,有的鱼会产出200尾以上的幼鱼。当雌鱼腹部膨大鼓出,近*门处出现一块明显的黑色胎斑时,是临产的征兆。
  孔雀鱼,卵胎生鳉鱼的代表,由于周期性的生产力,使得它赢得「百万鱼」的封号,也因此常是初饲养观赏鱼者家中的常客。早期的孔雀鱼以东南亚进口及国内南部生产为主,两者的共通特性是对水的硬度要求很高

我家养了六条孔雀鱼,三公三母。最近,公鱼老追母鱼,而母鱼就老躲,不让公鱼碰它。渐渐的,公鱼没那么热

不会,不过母鱼怀孕之前,与公鱼同缸,但怀孕要与公鱼分开,怕公鱼追母鱼,母鱼早产,但不要临产时换

孔雀鱼怎么才知道要下崽?公鱼追着母鱼咬,母鱼好像很讨厌的躲开,是不是要生了?

孔雀鱼不知道自己下崽。母鱼并不是讨厌公鱼的追咬,追很正常是在交配,母鱼肚子平时应该是半圆型,当变的接近梯型的时候,也就是看起来不象以前那样圆了有点方的样子了就快下了。孔雀鱼到达繁殖期,进行交配。习性繁殖孔雀鱼适应性很强,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2~24℃,喜微碱性水质,pH7.2~7.4,食性广,性情温和,活泼好动,属于上层鱼,能和其他热带鱼混养。
孔雀鱼易养,但要获得体色艳丽,体形优美的鱼则从鱼苗期就需要宽大的水体,较多的水草,鲜活的饵料,适宜的水质等环境。

扩展资料:
孔雀鱼4~5月龄性腺发育成熟,但是繁殖能力很弱,在水温24℃,硬度8度左右的水中,每月能繁殖1次,每次产鱼苗数视鱼体大小而异,少则5余尾,多则一百余尾。
有的鱼会产出200尾以上的幼鱼。当雌鱼腹部膨大鼓出,近*门处出现一块明显的黑色胎斑时,是临产的征兆。

孔雀鱼苗 自家的孔雀鱼下了很多小鱼,怎么解决他们?没有功夫养这么多呀!

解决就很容易了,品系的可以卖给鱼市老板,虽然便宜但是起码有人领养。杂交的就不要去卖了,直接送朋友吧,活着同城论坛里发帖子送鱼,实在没人要的话直接马桶冲走或家里有大型鱼的话喂鱼用。以前我玩孔雀的时候小鱼体型不好的都直接马桶冲走了,太多了也很麻烦。

家里孔雀鱼养了太多小鱼,不想要怎么办

其实通常情况下孔雀鱼都很难避免吃掉自己的小鱼的,我的办法是这样的。
如果想尽量多的保存小鱼的数量,那就分开养,单独喂食。
如果想维持生态平衡,优胜劣汰一下,不希望有太多小鱼(孔雀的繁殖能力太强),前提是缸里有可以躲避的小假山水草之类的,那就放在一起不分开。
最后你可能想问的是小鱼是不是需要母鱼,答案是完全不需要,小鱼出生后,即使继续跟母鱼在一起,母鱼也不会提供养料的,都是靠人工喂养。
小鱼的喂食,最好是小颗粒的鱼食,或是大颗粒碾碎,有条件的喂食那种一跳一跳的蹦蹦虫更好。一次少量,勤喂。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