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鱼百科给各位分享鹦鹉鱼为什么会出现绿尾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为什么红鹦鹉鱼大便是绿的?(鹦鹉鱼拉绿色的屎怎么回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为什么红鹦鹉鱼大便是绿的?
鹦鹉的粪便是由3种成份组成的,第一种长条状的软固体叫渣滓,以粟毅等种子饲料喂主食的鹦鹉的渣滓多为墨绿色。鹦鹉如果以鹦鹉丸(鸟粮)为主食,通常会产生褐色、咖啡色的粪便。若是鸟粮颜色多变,有些鹦鹉会挑选它们确认安全的颜色,因此粪便的颜色是着色的。有颜色的鸟粮是用食用色料涂上的,可以通过肠胃的消化处理,产生有颜色的粪便。如果渣滓颜色为红色,而当日有没有进食过红色的蔬果如樱桃、番茄、红椒等,饲主要注意,鹦鹉可能患了内出血。鹦鹉吃了果酱(葡萄、番茄)之后,在几个小时内会产生果酱颜色的粪便;喂鹦鹉吃马铃薯则会排出橙色的粪便。如鹦鹉过去24小时内没有进食过固体食物,排出渣滓却形如黏稠状的焦油,呈深绿色,这是由肝脏排出的胆绿素。
鱼缸里的鹦鹉鱼身上有白丝条是什么原因?
这是水霉病 水霉病(又叫白毛病)——养鱼的朋友可能都遇过,其病原体主要是水霉菌和霉菌,寄生在鱼体的伤口和鱼卵上,是较常见的鱼病。病因主要是鱼体受伤,鳞片脱落等,导致病菌侵入伤口。
发病原因:在捕捞、运输时鱼体受到外伤或寄生虫使鱼的皮肤受伤后被霉菌孢子侵入从而感染。
预防:在捕捞、运输时小心一点不使鱼体受伤,放养新鱼的水族箱里可投放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的发生、投放活饵料时注意清洁消毒。水质保持清洁以隔绝水霉菌的生长。症状和病变
鱼体长出“白毛”,呈灰白色,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同时病鱼食欲减退,最后死亡。一年四季皆会出现此病。
治疗方法:
1、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著。
2、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
3、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4、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20-30分钟。
5、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并且可用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鹦鹉大便发绿是什么病?
你这么问很笼统的,不好区分,,这种情况很多原因,,,一般是感冒,,,建议你搜一篇文章,名字是:从便便看鸟鸟的健康状况,,,,,仔细阅读下,然后看看你的是那种情况,,文章内容太多,我就不贴过来了
鹦鹉鱼多大开始变红?我家的鹦鹉鱼尾巴有白点?
鹦鹉鱼只要你喂增红剂,还有就是小河虾,都会变的很红。得了白点病。 白点病是一种最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病,多发于秋末春初水温较低的季节鲤科和慈鲷科的热带鱼较易感染。白点病也叫小瓜虫病,小瓜虫虫体(l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呈球形,全身披有纤 毛,直径约0.8mm,为肉眼可见的小白点。在水温18-23℃的情况下,小瓜虫常寄生在鱼的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鱼体组织的营养,并**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因此在鱼体表形成一个个白色脓泡,遍布鱼全身。热带鱼患此病时,表现在鱼鳍上先出现白点,鱼儿显得精神呆滞、漂浮于水面,很少活动。或者常在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严重时,导致鱼体周身密布白点、停止摄食、肌体消瘦、呼吸困难直至死亡,病程一般约为5~10天。因小瓜虫不耐高温,一般25℃以上就会停止发育,当水温升至28~30℃时,就会自然死亡。因此对患白点病的热带鱼来说,治疗并不太麻烦。只须将水温维持在28~30℃左右,一星期以后,鱼体表的胞囊就会全部脱落。如果此时在辅以药物治疗,效果会更好。用药物治疗时,可在鱼缸中用0.1ppm的硝酸亚汞作药浴处理。对病重的鱼,可用2ppm的硝酸亚汞或0.5ppm孔雀石绿溶液侵洗病鱼2-3小时。当病鱼症状消失后,要及时更换新水,以免时间太长引致鱼的汞中毒。预防此病只须注意保持25℃以上的水温,引进新鱼时先将新鱼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盐水浸泡消毒后才放入鱼缸,一般就能杜绝白点病的发生。 白点病的症状:在患病初期,病鱼会用身体摩擦硬物,希望藉此清除身上讨厌的病原体。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可见许多小白点。病鱼消瘦,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动。后期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粘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 白点病的发生环境:有明显的季节性,水温上下波动小瓜虫繁殖,15—23℃的水温最适于小瓜虫繁殖。 白点病的治疗方法:无论使用什么药物首先要提高水温到30度。可利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方法,促使产生在鱼体表面的孢子快速成熟,加速其生长速度,使他们从鱼体表面脱落。治疗药物:1。也可用5%盐水浸泡数天;2。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甲基蓝溶液,每天浸泡6小时;3。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绿和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处理,疗效较好;4。或用28~30℃的百万分之二(2ppm)的盐酸奎宁药液浸泡3~5天;5。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硝酸亚汞药液浸泡30分钟;6。或用百万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浓度的红汞溶液浸泡5~15分钟,每天2次 治疗待白点消失后,仍要用药一段时间使未附着鱼体的小瓜虫死亡 注:硝酸亚汞、孔雀石绿,是剧毒产品,会对人体产生巨大伤害,极易至癌。故不推荐使用,在其他病害的治疗上也应避免使用 注:孔雀石绿在化学上称为碱性绿,分子式为:C23H26N2,分子量为:346.4,在工业上可用作绿色染料。但鱼病治疗方面也应用很多(尤其渔场),可用于多种鱼体外寄生虫和病原体(包括:霉菌、细菌、皮肤与鳃部的吸虫感染等等),临床治疗已被证实有效的病症包括:白点病、水霉病、丝霉病、皮肤黏液病等等。 注:红汞是一种外用药,浸泡也是一种外用的方法,主要是掌握浓度和时间。在初期只是身体很少的部分,可以擦拭,但如果后期,全体皆是,那么稀释之后擦与浸泡是一样的。擦拭只是局部,大可不必稀释,因为擦拭是将鱼先捞出,这样的鱼脱水时间不应该很长,稀释擦之后马上放入水中,药效大失,疗效不大。所以,局部是可以擦拭的,但不应该稀释,如果是全身,那么应该浸泡。因为全身擦拭,鱼鳃是很难擦到的,操作也很难,操作不慎还会对鱼鳃造成外伤。
我的鹦鹉鱼尾部鱼鳍有一个白点,是白点病吗?
鹦鹉鱼尾部和鱼鳍有白色块状东西通常是水霉病不是白点病。 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 病变部位初期呈圆形,后期则呈不规则的斑块,严重时皮肤破损肌肉**。鳃组织亦会被侵犯感染,造成死亡。 药物治疗: 1.福尔马林(formalin)100~250ppm,流浴1小时。 2.食盐(最好选用无碘盐,因为过量的碘对水中生物是有害的),1~1.5%,20~30分钟。精制盐,用粗制盐也可。 3.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食用鱼禁用。 4.发生细菌性混合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治疗。 5.亚甲基蓝2ppm次日再一次能取到很好的效果。无需及时换水等药效分解水色自会变淡。3天后可以考虑适当换水。
头黄色尾巴绿色是什么鹦鹉?
头黄尾巴绿的鹦鹉叫“黄头亚马逊鹦鹉”,它是华盛顿公约一级保护鸟类。身长约四十公分,绿色的身体,灰色的脚。特征是金黄色的羽毛分布在头部及喉部,尚未成熟的鹦鹉仅有前额是黄色的,双黄头亚马逊鹦鹉头顶的黄色羽毛会随年龄不同而增加,纯正的双黄头亚马逊鹦鹉约6岁左右头顶黄色的羽毛会长至整个头部或伸展至颈部。
为什么我的鹦鹉鱼身上会长白色的点点啊?
出现象棉絮状的白膜,叫水霉病。 防治:1、用孔雀石绿(花鸟市场有售)化水洗浴病鱼10~20分钟。2、用棉签蘸红药水凃擦病鱼患处。3、用1%的食盐水洗浴病鱼10~20分钟。 出现象粉状的白膜,叫白粉病。 防治:用2%~3%的食盐水凃洗鱼身。2、停食或少食,多晒太阳。 出现许多小白点的,叫白点病。 防治:1、饲养水一定要经过曝晒或静置2~3天。2、用棉签蘸红药水凃擦病鱼。 以上方法用后,均要用清水将鱼过一道,然后用小盆静养。 用红药水凃擦病鱼患处效果较好,一天一次。凃擦后要清水过洗,停食,小盆单独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