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植物不怕土蚕?

今天鱼百科给各位分享金鱼上长瘤子怎么治好得快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什么植物不怕土蚕?(什么植物不怕土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什么植物不怕土蚕?

什么植物不怕土蚕?

一些本身有**性气味的植物,都不怕土蚕祸害,可以有效驱走土蚕,如番茄、苦楝树等。

鹤顶红金鱼头上的肉瘤烂了,什么原因啊?怎么办。

鹤顶红金鱼头上的肉瘤烂了是水质的问题,换1/3新水,加一点点黄粉,开过滤器
,3-4天就好了。

我的金鱼病了怎么办,是鹤顶红,头上的瘤子长了许多白点.眼睛也鼓了起来.是怎么回事

长白点?是不是白点病?加温到30度,过几天就退了。
. 眼球突出 — 突眼症
感染的迹象: 鱼的一只或两只眼睛不正常地突出。(说明:有此鱼类,尤其是金鱼,其突出的眼球是生来就有的。)
感染详述: 疾病的发展和传染性非常多地取决于病因,病因常常很难确定。肿胀的眼球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鱼结核病、白点病、水肿、虫白内障(各种吸虫引起,如复口吸虫)和细菌感染。
推荐的治疗方法: 使用抗寄生虫和抗细菌处理可能有效。

金鱼头上长了白点怎么办?

金鱼白点病的治疗方法
此病要综合治疗,只用药收效不大,加强饲养管理很重要。首先停食4~5天,减少污染,保持水温恒定,升温比原水温高2~3℃为佳。在没有水草的情况下可适当投药,水草对各种药物敏感很快枯死。热带鱼常用验方如下:
参考验方1:早期可投入0.5%~1%食盐,可取得一定效果。
参考验方2:初期、中期可用1~5ppm的呋喃西林粉剂洒全箱。用火柴棍蘸甲基蓝结晶粉,涮入病鱼箱内变色即可,都有较好效果。
参考验方3:早期、中期,将红汞放入水中,变成淡红色即可,有很好的消灭病原的作用,但不能反复使用,因汞有毒,鱼不易排出体外。
参考验方4:中期、晚期,使用硝酸亚汞,但鱼对此药很敏感,易造成死亡,故一般情况下不采用。90×45×60(厘米)箱放绿豆粒大小一块即可,不能反复使用。

扩展资料
预防白点病:
因小瓜虫不耐高温,一般25℃以上就会停止发育,当水温升至28~30℃时,就会自然死亡。因此对患白点病的热带鱼来说,治疗并不太麻烦。只须将水温维持在28~30℃左右,一星期以后,鱼体表的胞囊就会全部脱落。如果此时在辅以药物治疗,效果会更好。
用药物治疗时,可在鱼缸中用0.1ppm的硝酸亚汞作药浴处理。对病重的鱼,可用2ppm的硝酸亚汞或0.5ppm孔雀石绿溶液侵洗病鱼2-3小时。当病鱼症状消失后,要及时更换新水,以免时间太长引致鱼的汞中毒。
预防此病只须注意保持25℃以上的水温,引进新鱼时先将新鱼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盐水浸泡消毒后才放入鱼缸,一般就能杜绝白点病的发生。多采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弱点,提高水温到32℃,再配备药物治疗,通常治愈率可达90%以上。
若治疗及时,治愈率可达100%。用1%盐水或庆大霉素浸泡15分钟左右,一天一次,浸泡数天。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甲基蓝溶液,每天浸泡6小时;或用28~30℃的百万分之二(2ppm)的盐酸奎宁药液浸泡3~5天,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1)换水时应注意温差过大,致使鱼体“感冒”,让病虫乘虚侵害鱼体。
(2)充分利用小瓜虫在24小时后找不到寄主即可自行死亡这一弱点,饲养金鱼的水,应经过曝晒或静置2—3天后再使用。这是预防小瓜虫病最好的方法之一。
(3)按每立方米水体用0.05—0.1克硝酸亚汞比例进行全池(缸)泼洒或者当水温在15℃以下,可在50千克水中放入0.01克硝酸亚汞,将病鱼浴洗0.5一l小时左右,然后用等温新水过洗,再放回消毒过的新水池(缸)中,稍加绿水后静养。
但是要注意的是硝酸亚汞毒性大,应慎用。尤其小鱼对药液的抵抗力比大金鱼弱,故药液浓度要适当降低,浸洗时间要适当缩短。
(4)在10千克水中放人红汞(即医用红药水)0.5—1毫升,浴洗病鱼5—15分钟。如果是成色,则可直接用红汞搽擦局部或周身。后用新水过洗,再放入干净新水中饲养,也可按l立方米水体(即l000千克)泼洒3—5(克)毫升红汞使池(缸)水浓度为3—5毫克/升。
隔2—3天后视病情状况,可改用上述浴洗法治疗一次,然后换入干净新水(嫩绿水)饲养,同时延长日照时间,适当提高水温、停食、增氧,可获得满意疗效。
(5)根据小瓜虫不耐高温的特点,放在太阳下晒,将水温提高至30℃时,在鱼的周身搽擦一次红汞,再经新水过洗后捞人干净等温嫩绿水中饲养、停食、晒阳1周后更换新水即见痊愈。
(6)在水温20—26℃范围内,每立方米水体(1000千克)用0.3克或0.4克孔雀石绿溶液浴洗病鱼2小时,可以杀死小瓜虫,对金鱼也比较安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鱼白点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点病

金鱼头上长了好多细小的白包。怎么办。

  没有实际看到,我不敢下断言,你说的有几种可能,我一一列举,你对照一下,一定要诊断准确.

  一、痘疮病——又名淋巴囊肿病毒症。
  病原体] 由疱疹病毒的病毒粒子感染所引起。
  [症状] 发病初期,病鱼的皮肤表面出现许多白色小斑点,覆盖着一层白色粘液、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白色斑点的数目逐渐增多,区域扩大,患病部位的表皮逐渐增厚,有时厚度可达1~5毫米,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表面组织由柔软变成软骨状的结缔纽织。这些“增生物”增长到一定程度后,会自动脱落,接着又在原位置重新出现新的“增生物”。这些“增生物”如果占了鱼体表面积的大部分,就会严重地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使鱼体消瘦,游动迟缓,甚至死亡。若“增生物”不多,对鱼影响不大;一般在春季,水温15℃左右时出现病例。由于此病流行不广,甚少发生,危害不大,故未引起重视。
  [防治方法] 此病可用左旋体氯霉素治疗;小鱼可用浓度为百万分之零点二二五(0.225ppm)的药液浸洗,个体大的鱼可以注射此药,均能获得一定的疗效。
  其它方法:
  1、强化秋季培育工作,使金鱼、红鲤、锦鲤在越冬前有一定肥满度,增强抗低温和抗病力。
  2、经常投喂水蚤、水蚯蚓、摇蚊幼虫(血虫)等动物性鲜活食料,加强营养,增强对痘疮病的抗病力。
  3、用红霉素10ppm浓度浸洗50-60分钟,对预防和早期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4、用红霉素0.4ppm~1.0ppm浓度全池遍洒, 10天后再施用药一次,有一定的疗效。
  5、用红霉素10ppm浓度浸洗后,再用呋喃西林0.5ppm-1.0ppm浓度全池遍洒,10天后再用同样浓度全池遍洒,有一定的疗效。

  二、疖疮病
  [病原体] 为疖疮型点状产气单孢杆菌,属革兰氏阴性菌。菌体短杆状,两端圆形,大小为(0.5~0.6)微米×(1.0~1.4)微米,单个或两个相连,极端单鞭毛,无荚膜,无芽孢。琼脂菌落呈圆形,直径2~3毫米,灰白色,半透明,最适培育温度25~30℃。
  [流行与危害]由于病灶通常在鱼体背鳍基部两侧,以及疖疮仅在皮肤局部小范围内充血发红,而且病灶向外突出形成疖疮,所以不易形成流行病。因此,无明显的流行季节,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主要危害鲤、草、青等鱼。
  [症状] 此病又称瘤痢病,病灶部位不定,通常在鱼体背鳍基部两侧,皮下肌肉组织出现1个或几个红肿的隆起,形似脓疮,用手触摸,有柔软浮肿的感觉。随着病情的发展,肌肉组织呈现出血、体液渗出,继而坏死、溃疡。由于患部在背鳍基部两侧,故导致病鱼鳍基部充血,鳍条散开,病情严重时,肠道也有充血发炎症状。
  一般可根据症状诊断。当疖疮部位尚未溃烂时,切开疖疮,明显可见肌肉溃疡,有脓血状的液体。涂片检查时,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量的细菌和白血球。
  [防治方法]
  (1)预防
  ①在扦捕、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勿使鱼体受伤。
  ②药物消毒,用2克/立方米水体呋喃唑酮药浴鱼体30分钟,可消毒受伤部位,防止细菌感染。
  (2)治疗 (内服与外用)
  内服:
  ①内服磺胺类药物,混合饲喂,连用5天;
  ②内服呋喃唑硐,每天1次,混合饲喂,连用20天。
  ③内服抗生素类,连用10天;氯霉素,连用5~10天;四环素,连用10天。
  ④内服氟哌酸,拌入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用3天为1个疗程。
  外用:
  ①预防此病应保持水质清洁,防止鱼外伤。
  ②待脓疮成熟后开刀排脓,再用呋喃西林水冲洗干净,涂呋喃西林干粉或抗生素粉剂均可收到较佳效果。严重者立即淘汰,发现身上有鼓疱者捞出单独治疗。
  ③大型鱼可肌肉注射青霉素4~8万单位或用药液冲洗疮面。

  三、头部穿孔病
  当鱼饵料中部分地或完全缺乏钙、磷或维生素D等营养素,或由于鱼受鞭毛虫类感染而导致食物运行到肠内时,这些营养素被寄生虫所吸收。同时由于大量的鞭毛虫类的感染而减弱寄主肠内粘膜的吸收能力,从而导致营养缺乏症--穿孔病。
  当鱼体内缺乏钙、磷和维生素D等必需营养素中的任一种时,其皮下组织就会开始成块状的分解,尤其是在头部的软骨组织。起初这些病变并不易察觉,因发病部位的表皮依然完好,直到各个病块被撕裂,白色的软骨组织被分解而成的物质开始渗漏出来。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分泌物会穿透周围的组织,最后流到伤口外面来。从鱼的外表可发现在头部及眼睛周围出现1—3毫米的蛀洞,看起来就像—条条小白虫由皮肤内钻出来—样。至于大—点的洞,像几毫米直径宽的塞子被顶出来一样,洞孔随时间而扩大。
  治疗时除药物控制外,还要注意在食物中有规律地添加足够量的钙、磷和维生素D,穿孔即可愈合。同时在水中添加碳酸钙和硫化镁,可以加速康复的过程及预防患穿孔病。

金龙鱼尾巴上有小肉疙瘩,像寄生虫,怎么解决

  是寄生虫引起的病变。把鱼捞出把白色增生刮除,观察有虫子的话要***,把鱼放到微量高锰酸钾稀释的水中养15分钟消毒,每天消毒一次。寄生虫是喂养的饵鱼身上带的,如喂活鱼避免不了会有寄生虫或病菌,饵鱼买回来也要消毒处理。

  金鱼在饲养过程中会患很多疾病,家庭养鱼缺乏诊断技术,给正确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另外治疗上对药物的药性,浓度难以掌握,加之金鱼即使治愈,也往往留下缺陷,失去观赏价值。所以对鱼病要防大于治,一旦发病及时隔离,正确治疗。
  1,控制好水温水质,用水经过选择,用自来水时必须除氯。保持合理的密度,勤排污,除粪,换水,必要时彻底清缸。换水时新老水温差不能超过2~3℃,昼夜温差大时要采取措施防止水温升降过快。
  2,保证饵料质量,投喂要定时定量,根据鱼体大小,生长情况,季节,气候等条件灵活掌握。
  3,在换水,捞鱼等操作时要细心,避免鱼体受伤,有外伤的鱼很容易感染。
  4,鱼缸,工具要定期消毒,新买的鱼与原缸混养前要消毒,单独饲养一周,无异常后再混养。

鱼儿得了白点病,白点净得几次放,多长时间放一次

每天药浴三次,连续一周。
白点病鱼根据病情的不同,可以撑三到七天左右,长时间不治疗也会导致鱼儿死掉。一般在发现它患病后,需要立刻升温,只要温度保持在25℃左右,小瓜虫就会停止活动,到达28℃就会大批死亡。另外,针对病情较重的情况,需要用白点净等药物给它治疗,每天药浴三次,连续一周即可。

预防白点病
1、定期换水:平时预防白点病主要靠保持水质。只要水好,鱼儿生病的可能就会减小。通常每周要换一次水,水质恶化快的话,几天就要换一次,但每次不要换多,最多换总水量的四分之一就足够了。
2、保持水温:除了注意换水外,温度也十分重要。上面已经说过,25℃就可以让病原小瓜虫停止生长,所以平时可以将水温保持在25℃左右,这样也能对水霉病等疾病有预防作用,而且水温高鱼儿也比较活跃。

鱼身上起包是什么病?怎么治疗?

鹤顶红金鱼脑袋上的肉瘤烂掉怎么办?

用我的办法 好了再追分哦
先把病鱼捞出来放缸里 然后用高锰酸钾颗粒 入水后搅匀 每天一次 浓度大一点没有关系 深红色
就这样养几天 就知道了

金鱼身上长了像瘤子一样的东西,怎么治?

我原来养金鱼的时候也见过累死的问题,不过我养的金鱼是长在眼睛旁边我是这么做的1,将手洗净,用指甲将那个瘤子弄下去2、给鱼儿换水,并且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盐,浓度一定要小 3、最后,给鱼儿晒太阳 之后他就痊愈了希望你也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