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今天咱们继续来聊聊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一些细节。

对于剧中的佟国维这个角色,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

在电视剧的前半部分,佟国维这个角色戏份较多,其表现可以说是非常出彩。

《雍正王朝》:佟国维—不称职的大臣,却是个尽心的家长-风君小屋帮我吧

在“刑部冤案篇章”中,佟国维撺掇八阿哥争夺办案权,并告知他康熙不怕皇子办错事,就怕皇子们不做事;在“议举新太子篇章”,佟国维又抛出了热灶、冷灶理论;在康熙即将传位之际,佟国维又及时提醒小多子要沉住气,等着康熙最后召见他。

鉴于佟国维的这些表现,众观众对他的评价可以说是褒贬不一。

有的人说佟国维精明、睿智,堪称本剧智商和布局能力的天花板,也有人认为佟国维只顾自己的小家族,却没有大局观,更没有心忧天下的胸襟和眼光,其所作所为和上书房首辅大臣这个身份并不相匹配。

今天,我想单独聊聊佟国维这个角色。

其实我对佟国维的评价,正如标题中所说,他不见得是一个称职的大臣,但是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尽心的家长。

或许是剧中刻意的刻画,佟国维在工作态度和方式方面,和张廷玉相比,实在是差了太多。

张廷玉在上书房兢兢业业做事的时候,佟国维却是在一旁梳理他那稀疏的胡须。包括深夜,上书房里也只有张廷玉一个人在加班,更是从未看到佟国维的身影。

给人的感觉是,佟国维只是在上书房养老、熬资历。

因为,佟国维已经不再将主要精力用在国事、政务之上了。

说他是尸位素餐可能有点过了,但是佟国维的所作所为,用今天的话说,的确称得上是懒政和怠政。

比如胤禛去江南筹集钱粮、追比国库欠款,在他经办这两次重要差事的过程中,从未看到身为上书房首辅大臣的佟国维对之有任何策应和配合。

这说明,佟国维干工作已然开始拈轻怕重、避重就轻。

那么佟国维在回避什么呢?

说到底,佟国维是在盘算自己的小利益,怕过多参与一些政事,会损坏自己家族的利益。

胤禛所经办的那两个差事,都是很容易得罪一大片人的。

佟国维深知,如果自己过多参与其中,搞不好也会引火上身。

为了协助一个四皇子胤禛,却得罪大多数人,那样算来,是得不偿失的。

那么,佟国维所盘算的利益是什么呢?

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他的家族利益。

身为百官之首的佟国维,同时还是整个佟氏家族的掌家之人。

对于自己所肩负的工作,佟国维或许不再那么上心,而是有选择性地卖力。

但是,对于自己家族的未来利益,佟国维一直是那么上心。

佟氏家族在佟国维手上,已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但是,未来在下一代人手中,还能继续保持这样的辉煌吗?

这是佟国维一直不敢确信的问题。

如果家族的荣耀无法继续的话,那就是不进则退的结局了。

佟氏家族一定会衰败下来。

佟国维的有生之年,或许还可以保证家族的儿孙们过着优渥、体面的小日子,可是一旦他撒手而去,这么大一个家族该如何是好呢?

对于这样一个大家族,想要站得住,每一代必须要有一个可以支撑起一片天的人。

佟国维是这样,张廷玉是这样。

而今,佟氏家族的未来还有这样的人选吗?

佟国维没有更好的法子,尤其是在看到下一代后辈之中,没有出现足够出类拔萃的人才之时,佟国维也唯有尽自己最大努力,挑选一个能力尚且说得过去的隆科多,并且直接把他带到“罗马城”的位置。

往后的事情,就靠隆科多自由发挥了。

毕竟绝大多数家族,他们还要从起跑线开始慢慢奋斗。

他已经为隆科多创建了最好的平台。

写到这里,我倒是觉得佟国维这个角色,和《人民的名义》中的祁同伟有几分相似。

他们对于自己的工作,或许有点不务正业,但是对于各自的大家族,却有着足够的耐心。

只不过,他们的这种行为,往往是本末倒置的结果。

相比较而言,佟国维的大侄子隆科多的一番话,倒称得上是人间清醒: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罪人。”

只不过,当我们从隆科多的最终下场,反过来看他讲的这句话的时候,才发现隆科多也只不过是个表里不一的“小人物”而已。

他最后的所作所为,完全称得上是不顾吃相,已经全然没有佟国维运筹帷幄的睿智。

(全文完)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