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经--涌泉穴
在按摩穴位时一定要灵活,如果今天管用的这个穴位到第二天揉的时候不痛了,您就换那个最敏感的去揉。
其实,我们不要光想着什么穴位能治老年痴呆、治耳鸣、治牙齿松动,只要把肾经打通,这些症状就全没了。
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找的时候捂住脚趾肚,把余下的脚底分为3部分,涌泉穴就在上1/3处有个窝的位置。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把脚卷起来的时候会有一个明显的凹陷,那就是涌泉
涌泉穴是一个井穴,即源头。把气血引到脚上,实际就是引到涌泉穴去,这叫引血归源。练金鸡独立、坠足功等方法,主要目标就是要把气血引到涌泉穴去。
刺激涌泉穴时,先把大拇指的指甲剪平,然后用力点按。如果很痛,这个穴位就适合每天按摩。一定要坚持,因为补肾是需要用一辈子来完成的任务,肾气强壮就不会衰老。如果我们按涌泉穴时没有感觉,而且会凹下去,这就是肾气虚弱,气血不足,这样我们就要不要先按了,要做金鸡独立,或者跪膝法,把气血引下去,再来刺激涌泉穴。(但在人体气血不足的情况下不要去刺激)
每天按摩3分钟,坚持1个月,您会发现脚底有弹性了,再按的时候就不会凹陷下去,肾气就归源了。
把涌泉穴按摩通了,就证明把整个肾经都给打通了
问1.
天天都按摩涌泉穴,非常痛,按了差不多1个月,痛老也不减?
答:这肯定是气血在流经肾经的其他穴位时,中途被堵塞住了,而且还堵得比较厉害。这时,我们要先在肾经上找其他的痛点按,依次把这些堵塞的地方按通了,然后再去按涌泉穴,就会逐渐不痛了。
1.涌泉穴可以治疗足寒证
果您身上怕冷,脚心老是冰凉,而且按的时候凹陷不起,这时候最好用艾灸法。但如果火气比较大,这种方法就不适合应用。
2.治疗脚心发热
有的人不足寒,但脚心总发热,这样的人最需要揉涌泉穴。因为他们的体质是肝火过旺,但受到了抑制,火气没有宣发出去,而肾阴又不足,所以就会脚心发热。这时,需要向肾要点水,来浇灭体内的火。
涌泉穴是肾经的井穴,井穴是属木的,通着肝,水又生木,所以可以从这里挖掘能量补肝。当脚心发热的时候,就是肝在向肾求救了,要求肾给一点肾阴(水)来降低肝的火气。这时候一定要揉涌泉穴,几天后脚心发热的问题就会缓解。
3.涌泉穴可以治呃逆(打嗝不止)。
如果肾气不足,气就不往下走,不能归源,而往上走就会产生呃逆。您只有把气弄顺了,它才不会往上走,这就是灵活使用涌泉穴的原理所在。
4.涌泉穴可以治疗虚寒性呕吐。
虚寒性呕吐就是吃点凉东西就反胃呕吐,这也是肾气不足造成的。肾经的循行是从脚底开始的,一直通向肠胃,最后通到俞府。中医讲,经络循行到哪里就治哪里的病。它循行到胸口,像胸闷什么的问题它就治;它挨着支气管,正好管辖着这一块儿,那么咳嗽、哮喘的问题它也能治;它还通着肠胃,所以也能治肠胃不舒服等毛病。
5.涌泉穴可以治疗耳鸣、耳聋。
因为肾开窍于耳,肾气不足耳朵就会出现问题。
6.涌泉穴还可以治疗高血压
但光靠揉是不行的。古人通常用一些药敷的方法,比如把吴茱萸这味中草药打成粉,然后调点醋,和成泥状糊在脚心上,这样就能很好地稳定血压,其实也是引火归源。有人采用金鸡独立,效果也一样。
7.涌泉穴可以治疗鼻出血
拿一瓣大蒜,捣碎糊在脚心上。左鼻孔出血糊右脚心,右鼻孔出血糊左脚心,两侧同时出血就一边糊一个。糊的时间别超过10分钟,因为时间长了脚底下容易起泡。有人就是因为糊了一宿,第二天没法走道了。古人说此法是敷上以后立马就好,如果不好,则说明身体可能有别的病。
按摩涌泉穴时有一些禁忌,需要看好时机再用才会有好的效果,否则容易适得其反。使用涌泉穴时一定要知道它的原理,才能游刃有余,因为它的功效是随着疾病的变化而变化的。
印堂穴和涌泉穴在哪里?
涌泉穴寻找方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主治疾病:
涌泉穴的主治疾病为: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 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 、 穴位按摩治疗膀胱炎 、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
印堂穴寻找方法:
取穴时,可以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印堂穴位于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即是。
印堂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前头痛、失眠、高血压、鼻塞、流鼻水、鼻炎、鼻部疾病、目眩、眼部疾病等。此穴治病举列:“穴道指压法治疗鼻内脓疙疽” 。
找涌泉简单方法
1、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2、把脚卷起来的时候会有一个明显的凹陷,那就是涌泉
涌泉。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该穴名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本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它联通肾经的体内体表经脉,肾经体内经脉中的高温高压的水液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故名。
地冲。地,地部也。冲,冲突也。地冲名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理同涌泉名解。
肾经井。井,地部孔隙也。本穴气血运行是体内经水由地部孔隙外出体表,故为肾经井穴。
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体内外出体表的高温水液,出体表后水液大量气化为天部的水湿之气,此气因气湿重不能上行天部的更高层次,而是蒸升到天部的较低层次,只表现出木的一发特征,故其属木。
涌泉的准确位置与功效分别是?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主治肺系病证,大便难,小便不利,奔豚气。操作方法为直刺0.5~1寸。
主治
1、昏厥、中暑、癫痫、小儿惊风等急症及神志病患;
2、头痛,头晕;
3、咯血,咽喉肿痛;
4、小便不利,便秘;
5、足心热;
6、奔豚气。
扩展资料
意义
涌泉穴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涌泉者,水如泉涌也。水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水有浇灌、滋润之能。据现代人体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穴位的分布结构独特,功用玄妙。人体肩上有一“肩井”穴,与足底涌泉穴形成了一条直线。
二穴是“井”有“水”上下呼应,从“井”上可腑视到“泉水”。有水则能生气,涌泉如山环水抱中的水抱之源,给人体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气扬,维护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涌泉穴的保健手法主要是按摩。方法:睡前端坐,用手掌托来回搓摩涌泉及足底部108次,要满面搓,以感觉发烫发热为度,搓毕,再用大拇指指肚点按涌泉49下,以感觉酸痛为度,两脚互换。末了,再用手指点按“肩井”穴左右各49次即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涌泉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涌泉
涌泉穴位位置图和作用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为肾经之井穴,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它的位置图和作用吧!
涌泉穴位位置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按摩涌泉穴位的作用
涌泉穴主治神志、五官、胸肺、前阴等疾患:如尸厥、癫狂、病症、善恐、善忘、小儿惊风、头痛目眩、舌干、咽喉肿痛、鼻衄、瘖不能言、咳嗽短气、肺痨、泄泻、二便不利、疝气、阳痿、经闭、难产、不孕、水肿,足心热等。
中医认为涌泉穴属于肾经的第一穴位,能够把精气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具有强身健体以及固本扶正的功效。适当的对涌泉穴进行按摩能够延年益寿,同时也能够让肾精变得更加充足。
经常按摩人体的涌泉穴是能够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还能够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的速度,有效的预防人体形成感染性的疾病。
高血压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朋友们会发现有头晕脑胀等症状,每天坚持按摩人体的涌泉穴,能够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还能够降低血压,有效的缓解头晕脑胀等症状。
肾是生命的原动力,对五脏六腑起着至关作用的作用,有很多的女性疾病和肾虚有着直接的关系。女性每天晚上睡觉前使用热水来泡脚,然后再使用拍打或者艾灸的方式来刺激涌泉穴,具有补肾养肾的功效,同时也可以去除卵巢里面的寒气。
涌泉穴养生方法
用热盐水浸泡双侧涌泉穴。热水以自己能适应为度,加少许食盐,每日临睡觉前浸泡15~30分钟。
取自然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用自己双脚作相互交替的对搓动作,可也用脚心蹬搓床头或其他器械,此方法同样可以可以按摩涌泉穴。
可以先摩擦双手,把掌心搓热然后交叉按摩,左手掌掌心擦右脚掌掌心,右手掌掌心擦左脚掌掌心,就是用劳宫穴去摩擦涌泉穴,至少50下,劳宫穴属于心经,涌泉属于肾经,正好心肾相交 。
涌泉穴在哪里
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寻找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主治疾病: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穴道按摩治疗膀胱炎、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
人体穴位配合:配然谷穴治喉痹;配阴陵泉穴治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配水沟穴、照海穴治癫痫。配太冲穴、百会穴治头项痛。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穴义: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温热水气。
运行规律:由天部横向传于然谷穴。
功能作用:散热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