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反转!《清明上河图密码》大结局,是我今年看过最过瘾大结局

请允许我以《清明上河图密码》原著中的两句金句,作为开头。

“以我心灯一盏,照它长夜寒天。”

“世事也许如局,人却并非棋子。”

清明上河图密码》大结局,可以说是完美将这两句话的意境给演绎了出来,让人无限唏嘘。

看了26集大结局,看着赵不尤瓦子公审扳倒邹勉、顾震与舍生取义的万福最后血战生还,我内心也是感慨万千。

不吹不黑,这个大结局给我带来的感动,甚至比近年古装探案剧口碑第一的《唐诡2》大结局还要多。

虽然《清密》,并不完美。

剧一开播,就升至全国收视率第一,其间有剧情争议,也有对张颂文演技的讨论,

但剧集还是保持了相当的口碑,尤其在男性观众中口碑不低,虎扑评分高达9.6。

在我看来,这是一部优缺点同样明显的剧集,但它的确为国产探案剧,破了局。

看完大结局,再对照原著大结局,那更是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

不算完美的《清密》,还是拍出了今年最令我过瘾的结局。

1:关于大结局

《清明上河图密码》最后一集,赵不尤瓦子公审,终于扳倒了邹勉。

而万福和顾震一场血战,侥幸生还。真是无论何种世道,总有义人。

这个北宋探案故事,也走到结局。

最后五集,揭开了全剧最后四个谜题。

第一个谜底,谁是发单人?

发单人揭晓,要从全剧最后一案说起。

去樊楼喝酒的赵离与赵瓣儿目睹三具尸体裹着红绸从天而降,红绸之上,密密麻麻绣着上百个女子的名字。

虽然顾震很快从死者口中的“鱼符”,查到邹家的雅园,却在邹家女婿栾回的私宴现场,见到了自己顶头上司开封府尹。

此路不通。

破案还得靠赵家。

赵瓣儿无意中落入栾回的雅园魔窟中。

赵不尤根据张择端的画,把慈柔互助社同雅园联系到一起,又根据妹妹在被掳走之处留下的线索,确定妹妹被掳,求助顾震。

而打入雅园作卧底的阿慈将获得的邹家贿赂官员账册交给赵瓣儿,让其交给安济院陆三贞,自己为救她死于邹家棍棒下。

知道栾和丢了账册,邹紫茵亲自带人追到安济院。找来的温悦和池了了舍命相拼,最后花魁池了了重伤而亡。

得救的赵瓣儿,将账册交给顾震。邹紫茵被顾震喝令拿下。

经此一役,发单人表面已经曝光:池了了。

但池了了死前最后望向的那人,才是真正的发单人:安济堂书生何欢。

但全剧大结局最后一个镜头却揭示,发单人背后,还有主使。

而主角团与邹家的对决,也到了最后时刻。

第二个谜底,是如何扳倒邹家。

赵离在樊楼的一番醉话,早已揭晓全剧四大奇案背后的暗战:梅船案是阻止邹家献祥瑞,猫妖案是打垮邹家的地产生意,科考案是揭破邹家替考,而红绸飞尸案,更是直指栾回的雅园。

邹家倒掉,一点不冤。

栾回这个邹家赘婿,背地里不仅掳劫囚禁女子供自己和官员作乐,更将女子倒吊头发浸入墨汁,以人作笔,写“风雅”。死去的女子无数,葬身之地被叫笔冢。

他还是出卖北宋《营造法式》换取他国细作黄金万两的卖国贼。

可惜即使拿到邹家账册,赵不尤又在赵离提点下,找到了贿赂栾回购买《营造法式》的外邦奸细,

但势力遮天的邹家,光凭顾震一腔热血和证据就能推倒?

当然不可能。面对顾震的步步紧逼,心狠手辣的邹勉从江南秘密潜回东京,断臂求生,

将女儿女婿从牢狱中捞出,然后一场家宴双双毒杀。

两人死了,线索就断了。

只要再次献出宝石,他就能再坐稳权臣的位置。

关键时刻,赵不尤在邹勉行船必经之路上,找老爹吹笛假扮官家,挡住了他的去路。再一场河中捉鳖,擒下邹勉。

然后直接来到瓦子戏台,鸣锣开戏,请来府尹,当着全场百姓的面,来了一场公审邹勉,历数四大奇案他的七宗罪。

而顾震万福,则是舍命拦住了赶来抢人的邹勉私兵。

可邹勉拒不认罪,又让证人临场翻供,关键时刻,赵不尤却用一个死人的证据,将他的罪名坐实:那就是邹勉女儿中毒的验尸证据。

铁证如山,邹勉求府尹通融,可没想到,关键时刻,始终醉醺醺,实则大智若愚的赵离台下一番话激起民意,审时度势的府尹最终让赵不尤赢了这场官司。

邹勉大概率是获得了与历史原型一样的结局:流放,再受宠,被处死。而视人命如草芥的栾回,也早成了草芥。

第三个谜底,是赵家的安危。

相比邹家的生死,大结局真正的最大悬念是:赵不尤这一家子法外狂徒,究竟结局如何?

从梅船案开始,被卷入局中的赵家,命运就与这个惊天大局紧密关联。

尤其是,随着董谦一家被灭门的秘密曝光,赵不尤也再无可能置身事外。

原来温悦一家正是死于董谦之手,而赵墨儿和赵瓣儿,竟是温悦灭门仇人的孩子。

更抓马的是,温悦弟弟苏铮没死,就是何欢。可看似清白的他,其实一直在默默受命于神秘幕后人物。

而复仇之人,难免被仇恨反噬。

他偷听到邹勉回京的消息,挑拨赵墨儿在邹勉乘船的桥上炸桥,

关键时刻,温悦赶到,劝下赵墨儿,他终究没铸成大错。

而何欢跳入河中遁去。

瓦子公审后,赵不尤终成一代讼师,全剧到这里,大团圆结局。

可故事发生是宣和三年,根据史实,其后5年,就是改写北宋命运的靖康之难。

第四个谜底,是北宋的命运。

全剧其实还藏着一个终极谜底,那就是整个北宋的命运密码。

在原著中,赵不尤帮官家赵佶完成“梅花天衍局”,收回了“燕云十六州”中的燕京与其中六州。

可计划连番出错不说,还因为赵佶用人不当,派童贯领兵出征几乎让大宋精锐尽失,3年后金国入侵,赵墨儿战死在汴京城头,北宋赔款了事。

隔年,金人第二次入侵北宋,攻入汴京城,俘虏了北宋前后两任官家。

就连刚完成《清明上河图》初稿的张择端,也随皇室被金国俘虏。

万幸张择端到燕京时,金国使者赫鲁,将他救下,并资助他完成那幅传世名作。

画作完成,赫鲁还让张择端找赵佶提字,赵佶亲笔写下“清明上河图”五个字,《清明上河图》完成,张择端被放回家。

可惜十年过去,原来繁盛一时的汴京城,已是一片废墟,曾经繁忙的汴河,如今挤满了淤泥,早已无法通船。

只剩这幅《清明上河图》,记载曾经的繁华。

原著大结局中,赵不尤祭奠赵墨儿时烧了一本赵墨儿最爱的《东坡诗集》。随后召集了一支义军,北上抗金。

而在剧中,赵家最后一家团圆,编剧给了赵家一个温柔太多的结局。

可历史滔滔江水不绝,赵家的平静日子,还能过多久呢?

剧中的大结局,不可谓不圆满。

但相比原著的悲凉历史,两个结局,哪个更好呢?

两相对照,我不知道大家什么感觉,我当真是感慨万千,对于《清明上河图密码》原著,以及历史更迭中的普通人命运,有了更深的理解。

2:关于《清明上河图密码》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人心中的《清明上河图密码》,经典改编永远不可能完美。

这部剧也不例外。

但《清明上河图密码》整部剧,剧情节奏紧凑,毫不拖泥带水,几处奇案伏笔都是点睛之笔。只要你看进去,就会越来越入戏,越看越上瘾,越看越觉得好看。

在我看来,剧集密码有三:

一是以画探案。

从梅船案发的虹桥开始,就像是《清明上河图》里的场景「复生」。

画中一切,都在剧中活了过来。

观众仿佛穿越到北宋,目睹当时的盛景。

《清明上河图密码》里的画,指的就是千古明画——清明上河图。

而这一幕,也恰是“梅船案”的“案发现场”。

其后从帽妖案到最后一案,张择端的画中线索一次次成为赵不尤破案救人的关键。

以画探案,名副其实。

二是中式悬疑。

从梅船案的祥瑞血字,到猫妖案的漫天迷雾,再到雅园案红绸飞尸,都有一层浓浓的中式邪典气质。

每一案都在奇幻氛围感加持下,悬念倍增。

而这些奇幻场景又并非凭空而起,而是根源于北宋绚烂多彩的庶民文化。

美轮美奂的东京夜景和繁华热闹的街市,为奇幻悬疑提供了天然的发挥空间。

三是王朝密码。

从这些案件中,我们也能看出,北宋士人的风骨,文化的气息,以及北宋一夜颓靡的祸根。

如何做到?

《清明上河图密码》的密码是——由表及里。

表面上,它搭建了一个真实可信的环境。将《清明上河图》全卷1:1复刻了出来。

从人物、建筑到街道景观、动物植物,无一不按原画精心还原。

为一部剧,建了一座城。

更深的里子,是剧集描摹了北宋的内外神髓。

用一部剧,复制了一个朝代。

剧中,白天汴河边小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夜晚勾栏瓦舍在眼前动了起来,戏台上演出志怪奇事,戏台下人们喝彩叫好。

观众还能看到北宋的八卦记者——衙探。北宋的公安局——开封府。

形形色色的人,凑成了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北宋。

观众也就随着赵家探案,一步步触碰到一个王朝的金玉其外,与败絮其中。

该剧的绝大多数剧情,展现的都是“世事如局”的残酷,

而到了大结局,在经历过许多挫折和波折后,最后讲出了“人并非棋子”。

大人物邹勉,终究被小人物扳倒,这段剧情不过1集,但却成功点题,将之前所有的剧情铺垫,彻底升华。

当万福顾震舍命生还,我内心难掩激动,无语凝噎,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盛世宏大,记不住无数小人物的姓名,但盛世却是无数万福这样的小配角合力创造的。

即使知道这结局相比原著过于温暖,我也希望看到剧中人温暖片刻,人们常说,好的影视剧,能让观众共情剧中人物,《清密》最后做到了。

3:关于演员演技

除了剧情,剧集还有一个大的讨论点就是:演员到底演得如何?

最受关注的自然是男一号张颂文

《乘龙怪婿》后,张颂文再没出演过古装剧,这次的赵不尤注定遭遇争议。

原著的赵不尤是文武双全、机智过人的“讼绝”,而剧中的赵不尤变成了一身怂到底的市井小民,差别太大了。

但主创要的就是一个市井气满满,虽然怂,但对家人有情有义的赵不尤。

与许多探案剧中开金手指般的男主不同,赵不尤的机智并非天赋异禀,而是来源于生存的压力与生活的智慧。

剧中的张颂文一直在变脸。面对第一任黑心上司,忍。

对第二任暖心上司顾震,抠,破完案先想到分赃。

对老婆,怂,一个眼神立马老实。

但怂之外,他身上一直藏着另一种人格,就是人物勇的一面。

越是家人深陷陷阱,他越是勇。

张颂文演的的确不是原著的讼绝,却是一个张颂文版本的小人物赵不尤。没毛病。

除了他,还有三位演员,也展现出过人演技。

其一,林家川

万福这个人物,一开始不算讨好。

对上(顾震)溜须拍马,对下(赵不尤)蛮横无理。

但越往后演,观众越喜欢这位笑点担当。

他收黑钱,但不是给自己花。

他叽歪,可有事他真上。

总被赵家忽悠,可没他是真不行。

他几次坑顾震,可关键时刻敢仗义牺牲的也是他。

如果说龙哥只是证明林家川能演戏,那么万福证明了,他是个好演员。

其二,侯岩松

他的表演好在两个地方,一是变脸变得彻彻底底,很多观众看到现在也没认出他是《漫长的季节》里的龌龊继父。

二是完美演绎了难得糊涂。赵离这个人物出场不多,一出场必醉,但全剧最清醒的,也是他。

这个角色是真的酒醉三分醒,清醒,留给最关键的时候。

演员演得实在没话说,就是戏份太少。

其三,张馨予

章七娘被她演的太出彩了。

一出场就摇曳华贵,又令人生畏。

角色可谓霸气无比,但底子又是悲凉的。

最后这个角色被春熙背后刺杀,对方说“我这只蝼蚁也曾为自己活过一回”,可章七娘又何尝不是为邹家驱策的蝼蚁?

相对个别演技相对平平的年轻主角,配角的演技太出彩了。

4:关于古装探案剧

提到《清密》,那绝对就绕不开一个名字。

古装探案剧。

《唐诡》黑马崛起,古装探案风云再起,但后续稍显乏力,《大唐狄公案》等大剧表现平平,《清密》被寄予厚望。

结果先不论,该剧确实为古装探案剧,走出一条新路。

一方面,它取材于历史名画。

冶文彪同名小说堪称神作,以《清明上河图》为切入点,将全画800多个人物复活,整部作品共80多起案件,从名画历史的夹缝里寻找故事。

剧集虽没如此精妙,但也自成一体。

另一方面,它聚焦于历史中的悬疑。

这也是《清密》最大的野心——

通过剧集,再现一个繁华鼎盛将到头的北宋。

剧集再现了北宋富庶的一面。

开场就是清明点孔明灯、打铁花,看瓦子里的皮影戏。后来又有北宋各种美食,甚至还有外卖送餐。可见北宋商业发达。

但剧集只是如此吗?

除了北宋的面子,更关键是剧集拍出了盛世之下的危机。

最核心的——是人。

比如人上人。

就像栾回这样的人物,凭邹家权势,在东京城内作威作福,一座雅园,干尽恶心龌龊之事,还无人敢惹。

还有小人物。

比如在赵墨儿面前死了两次的宋齐愈。

为报仇以命抵命的春熙。

日常收黑钱的万福。

死刑处死狄伦和单十六的顾震。

整部剧,的确没有一个伟光正角色。

就连赵不尤也堪称双标,包子西施被迫杀人就要法办,老婆杀人他帮藏尸。

这也行?

但别忘了故事的背景。

故事发生的宋徽宗时期,距离靖康之耻也就十来年。盛世之下,危机四伏,权臣把持朝政, 到处都是蛀虫。

赵不尤、顾震想要追求正义,但法能实现他们的正义吗?

说到底,古装探案剧,永远离不开,每个时代赋予每个人的特殊印记,和人性。

而用悬疑推进历史,借小人物揭开历史密码。这,就是该剧的底色。

时代的一粒沙,落到每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繁盛北宋,为何一夕倾国?答案,就在《清明上河图密码》里。

跟着赵家解开历史密码,正是剧集给观众带来的最大魅力。

剧不完美,就像历史也不完美。

但就凭这吃不完的北宋美食,不完美的朝代,值得一活。

就凭这份用心,不完美的《清密》,也值得一看。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