馥郁香型白酒标准及特点

在我国白酒[白酒(外文名:Liquor and Spirits),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蒸馏酒。]的几种香型[所谓香型是香精的主体香气,而香的则是指由于一些次要组分的加入而赋予香精的浓郁而丰润、美妙而富于变化、活泼而富于魅力的独特感受。]中,馥郁[馥郁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fù yù,形容词,做书面词,形容香气浓厚,也用来形容环境。]香型白酒的代表是酒鬼[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始建于1956年的吉首酒厂,公司主营业务为生产、销售酒鬼酒、湘泉酒、内参酒等系列白酒产品,产品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远销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东南亚及港澳台等20-jiugui]酒,馥郁香型白酒所具有的“色清透明、诸香馥郁、入口绵甜、醇厚丰满、香味协调、回味悠长,具有馥郁香型的典型风格”和“前浓、中清、后酱”的独特口味特征,除与其生产所处的气候和区域环境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外,还与其所采用的独特而神秘的生产工艺[生产工艺是指企业制造产品的总体流程的方法,包括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和工艺配方等,操作方法是指劳动者利用生产设备在具体生产环节对原材料、零部件或半成品进行加工的方法。]密切相关。

馥郁香型白酒标准及特点

酒鬼酒生产工艺应始于1979年,湘泉酒酒体揉合浓香、酱香、清香于一身,这种独特风格在白酒界还属首创,因此无法将其划归于酒林五大门派,但是按照出厂产品必须标注香型的规定,湘泉酒不得不标注“其他香型”。1985年,酒鬼人又研创出另一款白酒——酒鬼酒。酒鬼酒生产工艺虽与湘泉一脉相承,但酒鬼人将大曲酒[大曲酒大曲酒,以大曲为糖化、发酵、生香剂,大曲的原料主要是小麦,也有用小麦、大麦混合,加上一定数量的豌豆。]的酿造技术精华有机融合到小曲酒的生产当中,这种工艺使酒鬼酒既保持了小曲酒的清雅、干爽和纯净,又具备了大曲酒的醇厚、丰满、浓郁的芳香。但是,奇妙的香型使酒鬼无法在酒林五大派中找到位置,不得不标注“兼香型”。但“兼香型”的标注不能真实表述酒鬼酒的品质内涵。于是,公司于上世纪90年代初,成立了专题科研小组,提出“湘泉型”的概念。但由于诸多原因,当时湘泉香型没有得到较后的确认。历经十余年的努力,酒鬼人终于完成了对酒鬼酒香型定型的专题研究。2005年8月12日,由我国白酒专家组长、食协白酒委员会副会长沈怡方[沈怡方(1933年2月-2017年2月),我国著名白酒专家,曾任江苏省酿酒协会会长等职,曾受聘在复旦大学、无锡轻工业学院讲授白酒酿造专业课。],白酒协会常务理事高月明,白酒协会副会长高景炎等15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品评了酒鬼酒系列白酒,较后专家组鉴定认为:“酒鬼酒系列微妙地融合了酱、浓、清香的风味,香味馥郁、酒体净爽,具馥郁型优质白酒的典型风格”。经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鉴定,馥郁香型为我国酒类的一种创新香型。香型特征色清透明、诸香馥郁,入口绵甜、醇厚丰满、香味协调、回味悠长、独具馥郁香型,具有前浓、中清、后酱的独特口味特征,馥郁香型白酒是酒鬼酒公司在湘西传统小曲酒生产基础上,大胆吸纳传统大曲酒生产工艺的精髓。将小曲酒生产工艺和大曲酒生产工艺进行巧妙融合,并在我国白酒泰斗周恒刚、沈怡方等酿酒专家的指导下,历经漫长的生产实践而形成的一个白酒的创新香型。
酒鬼酒系湘西民族传统佳酿精华。经精心研制后复活之无上妙品.以云雾糯高梁和香糯米为原料,择取龙、凤、兽三眼穿石而出的泉水,以陈年大曲、特种药曲为糖化剂,采用民间传统独特工艺,陈酿三年以上精心酿制而成。酒液清澈,香气幽雅,酒体丰盈,回味悠长,尤以醇厚绵甜,落口净爽舒适而见长,由湘西籍着名画家黄永玉精心设计的形似捆口麻袋的紫砂陶瓶包装古朴大方、造型稀奇、酒名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