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场上,有很多人喝了很多酒以后面不改色[面不改色,读音是miàn bù gǎi sè ,是一个汉语词语,释义是:脸上神色不变。],也有人喝了那么一滴酒,脸色就变得像个关公,有人说脸红的人喝不了太多酒,也有人说脸红的人较能喝酒,应该多喝两杯。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会喝酒呢。
依小编看,纯粹是听不懂酒的人搁这儿添乱,能不能多喝酒,主要取决于人的先天基因,是很难后天练出来的,而喝酒脸红的人不但不能多喝,还要尽可能少喝甚至不喝。
为什么?人体自身有两种不同的酶:乙醇脱氢酶[脱氢酶(dehydrogenases)是一类催化物质**还原反应的酶,...]和乙醛脱氢酶),共同参与酒精的代谢。酒精的乙醇先经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转化为乙醛,进而在乙醛脱氢酶的帮助下转化为乙酸,乙酸较终转换成水和二**碳,排出体外。
喝酒不脸红的人,是因为这两种酶的功能都相对比较完善,能及时把酒精代谢出去。而喝酒脸红的人,则是因为乙醛脱氢酶基因存在变异,功能有缺陷,这就导致乙醛不能及时转换为乙酸,乙醛累积造成扩张,出现脸红。
乙醛是一种效力强大的肌肉毒素,其毒性是乙醇的30倍,不仅能损伤线粒体[线粒体(mitochondrion)是细胞中制造能量的结构,科学界也给线粒体起了一个别名叫做“power house”,即细胞的发电厂。],还能损伤肝细胞,甚至让人患上消化道症的概率是正常人的50倍。
因此,喝酒脸红的人,一定要少喝酒,较好不喝酒,如果抱有侥幸心理[侥幸心理,就是无视事物本身的性质,违背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违反那些为了维护事物发展而制定的规则,想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好恶来行事就能使事物按着自己的愿望发展,直至取得自己希望的结果。],想通过喝酒训练来增加酒量,只会导致乙醛在体内堆积,进而对人体造成更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