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酿制糖化过程中主要物质的转化

  糖化指利用麦芽本身所含有的各种水解酶,在适宜的温度、PH值、时间等条件下,将麦芽中的溶性高分子[高分子又称高分子聚合物,高分子是由分子量很大的长链分子所组成,高分子的分子量从几千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物质(淀粉、蛋白质、半纤维素及其中间分解产物等),逐步分解为可溶性的低分子物质,这个分解过程,称为糖化。

  淀粉的分解

啤酒酿制糖化过程中主要物质的转化

  淀粉分解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啤酒的成本及啤酒的质量,麦芽中的淀粉分解酶包括α-淀粉酶[淀粉酶是水解淀粉和糖原的酶类总称,通常通过淀粉酶催化水解织物上的淀粉浆料,由于淀粉酶的高效性及专一性,酶退浆的退浆率高,退浆快,污染少,产品比酸法、碱法更柔软,且不损伤纤维。]、β-淀粉酶、异淀粉酶、界限糊精酶、蔗糖酶等,通过这些酶的作用,淀粉不断降解为麦芽糖、麦芽三糖、葡萄糖等可发酵性糖及低聚分子糊精。

  β-葡聚糖[葡聚糖是指以葡萄糖为单糖组成的同型多糖,葡萄糖单元之间以糖苷键连接。]的分解

  在35~50℃时,麦芽中的大分子葡聚糖溶出,提高醪液的黏度。尤其是溶解不良的麦芽,β-葡聚糖的残存高,麦芽醪过滤困难,麦芽汁黏度大。

  蛋白质的分解

  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依次分解为高分子氮、中分子氮和低分子氮,分解为氨基酸[氨基酸是羧酸碳**上的氢**被氨基取代后的化合物,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分解产物不仅是酵母的营养物质,而且还影响啤酒的风味、泡沫和非生物稳定性 。

  滴定酸度及pH的变化

  糖化醪的酸度主要来自于麦芽中酸性磷酸盐、草酸等,麦芽中可溶性酸及其盐类溶出,是构成糖化醪的原始酸度。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以及琥珀酸[琥珀酸学名为丁二酸, 分子量为 118.09, 无色结晶体,味酸,可燃。]、草酸等,均会使滴定酸度增加,pH下降,缓冲能力增强。

  多酚物质的变化

  多酚类物质存在于大麦皮壳、胚乳、糊粉层[糊粉层是和禾谷类作物种子皮层的最内层,位于种皮和胚乳之间,占种子总质量的7%至9%,禾谷类作物中高营养价值的生理活性成分(如:膳食纤维、矿物质、有益脂类、维生素、酚酸类和木酚素等)就集中在糊粉层中,其20%的纯糊粉层相当于全粮的营养。]和贮藏蛋白质层中,多酚物质在50℃以上易与高分子蛋白质结合而沉淀。适当降低pH,有利于多酚物质与蛋白质作用而沉淀析出,降低麦芽汁色泽。

  脂类分解

  脂类的变化分两个阶段:第1阶段是脂类的分解,即在适温度下通过脂酶的作用生成甘油酯和脂肪酸[脂肪酸(fatty acid),是指一端含有一个羧基的长的脂肪族碳氢链,是有机物,直链饱和脂肪酸的通式是C(n)H(2n+ 1)COOH,低级的脂肪酸是无色液体,有**性气味,高级的脂肪酸是蜡状固体,无可明显嗅到的气味。];第二阶段是脂肪酸在脂氧合酶的作用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