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少林寺和尚,世人就会想起少林功夫;提起修道院[修道院是基督教组织机构名称。]修道士[修道士(拉丁frater,“兄弟”)是规定向实践monastic生活的原则和致力于人类服务在世俗世界某些宗教命令的成员被申请。],世人就会想起修道院啤酒。修道院啤酒又分为由修道士亲身参与酿制的特拉比斯特[比斯特 ,阿根廷**运动员。](Trappist)啤酒和授权非修道院酒厂制作的Beer阿贝(Abbey)啤酒。本篇要说的阿诗(Achel)啤酒,就是一款由修道士亲身参与酿制的特拉比斯特(Trappist)啤酒。 (推荐阅读:什么才是地道的修道院啤酒)
阿诗修道院(Achel Abbey)坐落在比利时[比利时王国(荷兰语:België,法语:Belgique,德语:Belgien),简称“比利时”,位于欧洲西部沿海,东与德国接壤,北与荷兰比邻,南与法国交界,东南与卢森堡毗连,西临北海与英国隔海相望。]的佛兰德斯,靠近荷兰边界,特意从Google地图上找到了这个小小的修道院,图中画红圈的是阿诗修道院,穿过红圈的有一条细长的白线,是比利时和荷兰的分界线。
阿诗修道院(Achel Abbey),源头在1648年。1648年,结束了八十年战争(尼德兰联邦清教徒和西班牙的一场内战),尼德兰联邦和西班牙帝国签订《明斯特[明斯特(Münster)是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北部的城市,威斯特法伦地区的文化中心,约有30万人口。]和约》,正式从西班牙独立出来,建立起荷兰共和国[共和政治的基本含义就是,国家和**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国家和**应当为公共利益而努力,而不应当为私人利益而奋斗。]。《明斯特和约》约定,天主教徒[天主教,英文为“Catholicism”,原意为“普世的信仰”,因此又翻译为公教,是基督宗教的主要教派之一。]不准出现在荷兰共和国境内。于是一帮荷兰共和国境内的天主教徒,就来到今天这个位置,建立起教堂,这个教堂阿诗修道院的前身。
1686年的时候,艾恩德霍芬市,市长家的公子Petrus van Eynatten,不好好在艾恩德霍芬市寻欢作乐,跑到这里成立了一个圣约瑟夫隐士社区,据记载社区还挺繁盛。这种繁盛持续到1789年,这一年欧洲有一个事,法国大革命,社区的这些天主教徒们,就被进入到奥地利、荷兰境内的法国军队撵走了,社区这些建筑房子被法国军队卖给Jan Diederik van Tuyll van Serooskerken。(这个荷兰人的名字太长了)1843年,买建筑房子的这个人去世。
1845年4月,一个叫Gast的牧师在一些人的支持下,买下了这些建筑和建筑周边95公顷的土地。1846年3月,来自韦斯特[英文姓氏:West...]**的特拉普修道院(Westmalle Abbey)的修道士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小型隐修院。1852年,这个地方前列次开始酿造啤酒,酿造的前列批啤酒是Patersvaatje。1871年,这个小型的隐修院升级为修道院,酿酒这个事开始成为阿诗修道院日常的活动(对于修道士来说,酿酒就是他们日常活动)。 (推荐阅读:阿诗黑啤怎么样,阿诗黑啤好喝吗)
修道院的日常活动不止酿制啤酒,还有搞搞农业,养养家禽家畜。这些年里,阿诗修道院人越来越多,修道院的传统是一旦一所修道院满60人就要分流,并在其他地方设立分院。阿诗修道院就开始在各地开始重建或修缮一些修道院,比如利伯斯修道院(Lilbosch Abbey),罗什福尔修道院(Rochefort Abbey),甚至在比利时刚果属地的卡桑扎(Kasanza)也修了一个圣母玛利亚的灵光修道院(the abbey of NotreDame de lEmmanuel)。
1914年,前列次世界大战,德国在欧洲,先把比利时按在地上揍了一顿。修道院的修道士一看这个情况,惹不起[《惹不起》是虾米香油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起点中文网。]惹不起,就撤出了修道院。德国在一战后期几次战役失利,物资开始缺少,就把主意打在阿诗修道院上。1917年,德国为了大概700公斤的铜,把阿诗修道院给拆了。
修道院的传统,喜欢在旧址上去复原之前的修道院。比如上面说过阿诗修道院建了个分院罗什福尔修道院(Rochefort Abbey),这个分院就是在罗什福尔修道院旧址上建起来的。同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1946年到1952年,修道士们就在阿诗修道院的旧址上,重新建了一个阿诗修道院,我们现在看到的阿诗修道院就是这个时候建起来的。
1989年,阿诗修道院在各方压力之下,把自己大多数土地卖给了荷兰国家森林管理局和比利时佛兰德**。1998年,在韦斯特**修道院(Westmalle Abbey)和罗什福尔修道院(Rochefort Abbey)的帮助下,重新开始酿造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