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鱼百科给各位分享兰寿金鱼水霉病是什么样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兰寿鱼身上怎么像有一层膜?(兰寿鱼身上怎么像有一层膜)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兰寿鱼身上怎么像有一层膜?
兰寿鱼身体上像有一层膜,可能两种情况: 1、感冒:由于温差大变化(骤然换水或24小时内温差超过4℃)引起的。症状为鱼鳍收缩,身上有白色絮状物,鱼身颜色变淡,沉底不动。先把加热棒调到26-28℃之间,保持恒温(不要关闭),然后加入1%养殖盐(每100斤水加一斤盐)或者1%小苏打;同时傍晚开始打开光照灯,到22点后再熄灭,甚至通宵亮着,直到康复。 2、水霉病:春季梅雨气候或光照不足引起的细菌病。身上长出白色絮状物,有絮状物的部位逐渐溃疡,而且絮丝越来越厚,最后鱼不能动,死亡。 用5~10%溴氰菊酯涂抹患处,或者66毫升溴氰菊酯溶入一升水中,把鱼放进去浸洗3-5分钟;用千分四到五浓度的食盐水和千分四到五的小苏打水混合溶液浸泡鱼缸,最后把鱼放回鱼缸,加入一点孔雀石绿作为愈后消炎就行。
金鱼身上张白膜怎么回事?
金鱼身上张白膜是水霉病是由寄生在鱼类表面的真菌引起的。目前,已知引起金鱼腐烂症的病原体有十多种,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水霉菌是腐生性的,它寄生在金鱼体表的伤口上,因此水霉菌病通常发生在体表腐烂的金鱼上。水霉病孢子对不利环境具有极强的抵抗力,因此难以治疗。
兰寿化龙了怎么回事?
兰寿像是化脓了一样。怎么治疗?可能是下列病引起的。
1.白云病。是由寄生在鱼体上的口丝虫或鞭毛虫,斜管虫引起的一种疾病。其体表各处附有一层白色的薄雾状物质,这是寄生虫迅速繁殖,**寄生处的上皮细胞所引起的皮肤分泌物增多的结果。 防治方法:用1∶50000的高锰酸钾液浸浴病鱼,每次10--30分钟。当水温较低诱发白云病时,可用2%--2.5%食盐水浸洗病鱼15分钟后,再放回清水中,反复进行。严重病例可用1%食盐水浸洗1小时。 2.白点病(又称小爪虫病)。该病是由小爪虫寄生在鱼体上所造成。小爪虫的繁殖温度为3--25度,适宜繁殖温度是14--17度。发病时,病鱼体表,鳃丝出现白点状囊泡,传染很快;多发生在春季秋季,病鱼表现极不活泼,经常滞留在水面上。 治疗方法:把病鱼放入0.5×10(的负6次方)的医用甲基蓝溶液中,在21--26度水温下长时间浸浴,或用0.5%--1%的小苏打水浸浴10--15分钟。由于幼鱼对药液的抵抗力比成鱼弱,浸浴时间应适当缩短。病情严重时每日浸浴1--2次。 3.水霉病(又名肤霉病,白毛病)。该病的发生主要是饲养过程中和在捞鱼时碰伤鱼体,或由寄生虫破坏鱼皮肤,使水霉菌侵入伤口寄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其在梅雨季节多见。水霉菌侵入伤口后,初期症状不明显;当肉眼能看到时,菌丝已向外大量繁殖,病鱼体表可见白色绒状的菌丝(白毛)。金鱼染上此病后,焦燥不安,游动失常,行动缓慢,食欲减退,皮肤粘液增多。严重时,鱼体长满白毛,以致死亡。 防治方法:鱼体应常有阳光照晒,换水时投入适量的食盐进行杀菌消毒。捞鱼时应避免擦伤鱼体。治疗病鱼可用1%食盐水每次浸浴30分钟。在发病季节,每周用1∶10000的食盐水泼洒池中可起到预防作用。
金鱼为什么会脱皮皮像一层白膜?
金鱼的身上有白皮状的东西,是因为水霉病导致的,如果不是特别严重,可以直接给鱼缸进行升温,并逐渐的将水进行置换,还要加强过滤。
在给鱼缸换水的时候,最好在缸内适量的撒点盐进行杀菌,并定期将滤棉清洗干净,同时还要给缸中进行增氧,大概在一周左右,金鱼就会得到缓解。
鱼头长白点是什么原因?
养的鱼头上有白点可能是白点病,也可能是水霉病。 白点病是小瓜虫引起的。其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严重时鱼体浑身可见小白点,故称白点病。它引起体表各组织充血,鱼类感染小瓜虫后不能觅食,加之继发细菌、病毒感染,可造成大批鱼死亡,其死亡率可达60%~70%,甚至全军覆没,对养殖生产带来严重威胁。 水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鱼类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在到目前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
金鱼嘴上起白色小包怎么办?
金鱼嘴上长白色东西可能是由于外伤所导致的,需要保持水质的干净,也有可能是感染了水霉病,需要每日使用高锰酸钾药浴15分钟的时间,也可以加入2%浓度的盐水,连续浸泡一周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