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身上长小白点...怎么办???

今天鱼百科给各位分享发霉的小金鱼怎么处理干净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金鱼身上长小白点...怎么办???(金鱼身上长了好多小白点怎么办)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金鱼身上长小白点...怎么办???

金鱼身上长小白点...怎么办???

白点病(小瓜虫病).到花鸟市场的水族商店买一瓶药水就可以了,你可以说是专门治白点病的,一定能买到,一般是蓝色的,一小瓶比较小,每一立方米滴8滴左右.滴到水里水会变蓝,要让它均匀在水里,现在如果鱼身上白点很多,就可以滴得稍微蓝一点,它回慢慢淡化的,几天后水就不蓝了,换水的时候在新的水里也要滴,它治白点病效果很好的,只要没有其它的病,用它的话鱼应该有救.如果在鱼的嘴巴和鳃里都能看到白点了那就更要及时治疗了.别买错了,比如买成去露水了,千万要买治病的药水,具体的使用方法还可以问老板.治疗其间注意环境,虽然那种药水也能杀菌,但治病的时候环境必须干净,其他时候也可以滴药水防止疾病.

百度--您的访问出错了

.p1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4px; font-family: "宋体";
}

.f12 {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20px;
}
.p2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4px; color: #333333;
}

 您的访问出错了 百度首页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 请检查您输入的网址是否正确。
  2. 如果您不能确认您输入的网址,请浏览百度更多页面,来查看您所要访问的网址。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

如还有疑问请访问百度帮助中心获得解决方法
©2013 Baidu 免责声明

喂养的金鱼身上长了白色的霉点,怎么办

  白点病也叫小瓜虫病。
  1 在10-公斤水中放0.5克硝腨亚汞,病鱼水浴5-10分钟。
  2 把水温提高至 28-30度,周后金鱼体表的 胞囊技能纷纷脱落,然后更换水。
  3 用0.05的孔雀石绿溶液水浴病鱼15-20分钟。

鱼身上长白毛最有效、最简单的去除办法是什么?

金鱼水霉病怎么治?

观赏鱼水霉病
  观赏鱼在养殖的过程中会因为护理不当,而导致感染一系列的疾病,今天我们说到的就是观赏鱼的水霉病,如果你家中的观赏鱼初犯水霉病,养殖者是肉眼辨别不了的,一般只有到病情有所严重时,才会看到水霉病的症状,我们要做的就是防范于未然。
  水霉病俗称白毛病、肤霉病。该病初发即病菌刚寄生鱼体(卵)不久时,肉眼一般难以看出病鱼(卵)异样,而当肉眼能看到时,病菌丝已侵入鱼机体内或卵膜内,大量繁殖向内外生长,成为灰白色的旧棉絮状物覆于病鱼(卵)体表,并分泌酵素分解鱼组织,使鱼卵胚胎发育中止;使病鱼患处肌肉腐烂,行动迟缓,食欲减退而死亡,给养殖生产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一、水霉病病原体
  水霉属、绵霉属等水生霉菌。
  二、水霉病症状和病变
  鱼刚染上病时看不出什么症状。一旦发现鱼体长“白毛”时,菌丝已侵入鱼体伤口,蔓延到肌肉组织间隙之中。随着病情发展,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死亡。这种疾病在一年四季内都可发生。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除应注意操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被寄生虫咬伤之外,还可以在水中放入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鱼体长出“白毛”,呈灰白色,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同时病鱼食欲减退,最后死亡。
  三、观赏鱼水霉病治疗方法
  1、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厘米×55厘米×45厘米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著。
  2、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1.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3、特效药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每天浸洗20-30分钟。
  4、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20-30分钟。

观赏鱼水霉病
  5、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并且可用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此病一般发生在20℃以下的低水温环境,在早春、晚冬最容易流行。水霉菌对寄主无严格选择性,各种养殖鱼类从鱼卵到成鱼均容易被感染。密养越冬池中的鱼类、春季清瘦水体的鱼类或处于饥饿状态下的鱼类最易患水霉病。春季投放鱼种时,如果操作不当也会引起水霉病的暴发。
  防治水霉病以消毒为主。可以选择一些较温和的消毒剂给水体消毒,投放一些沉水性的颗粒底改剂,再使用些杀水霉菌的药物。具体方法是:鱼类入池操作过程中要尽量仔细,勿使鱼体受伤。入池前用3%~5%的食盐水溶液浸泡鱼种8~10分钟。避免在水温15℃以下的条件下处理养殖鱼类,以免鱼体冻伤或擦伤。若发现鱼类已感染水霉病,可把食盐和小苏打按照3:1的比例混合,以1毫克/升的浓度全池泼洒;情况较严重的适当增加用量。受伤亲鱼可用4%磺酒涂抹患部;鱼卵可用4%福尔马林浸洗2~3分钟。
  水霉病是观赏鱼比较常见的疾病,一般多发于春天,所以在这个季节我们要特别的注意,观赏鱼不管感染任何疾病,和水质、卫生是脱不了干系的,所以我们在治疗观赏鱼水霉病的同时,一定不能忽略对观赏鱼日常的护理。

金鱼水霉病怎么治?

本期视频老白拍的是自己给鱼治疗水霉病的方法。

我养的金鱼老是时间不长身上长粘膜后就死了,求预防及治疗办法。

不知道是哪种,自己对照吧!
白点病(又名小瓜虫病)

[发病原因] 白点病的病原是由原生动物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或鳃部而引发。其小瓜虫属原生动物中纤毛虫的一种。镜检成虫体内具有马蹄形大核。幼鱼仅有圆形、椭圆形或棒形的大核。虫体柔而可塑,形态多变。此病是观赏鱼中最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它的发病特点是传染快,流行广,危害大。

[症状] 每当小瓜虫的幼虫侵入鱼的皮肤、尾鳍或鳃瓣表皮后,这种虫就以鱼的组织细胞为营养,引起组织坏死,形成白色囊孢(即肉眼所见的鱼体出现的许多小白点),故名白点病。严峻时,病鱼表现为体表覆盖白色黏液层,体色暗淡,少光泽,懒于游动,腹鳍不畅,单独滞浮水面,有时也集群绕池,停食少便,鱼体消瘦,呼吸受阻,最后密布白点而死亡。

[发病季节] 一般发生在12月至翌年6月间,水温在14—25℃时,为小瓜虫繁殖的最适宜温度,也是此病的好发季节。而水温在10℃以下或高于28℃以上时,则小瓜虫幼虫发育停止或逐步死亡。

[防治方法]
(1)换水时应注意温差过大,致使鱼体“感冒”,让病虫乘虚侵害鱼体。
(2)充分利用小瓜虫在24小时后找不到寄主即可自行死亡这一弱点,豢养金鱼的水,应经过曝晒或静置2—3天后再使用。这是预防小瓜虫病最好的方法之一。
(3)按每立方米水体用0.05—0.1克硝酸亚汞比例进行全池(缸)倾泻或者当水温在15℃以下,可在50千克水中放入0.01克硝酸亚汞,将病鱼浴洗 0.5一l小时右右,然后用等温新水过洗,再放回消毒过的新水池(缸)中,稍加绿水后静养。但是要注意的是硝酸亚汞毒性大,应慎用。尤其小金鱼对药液的抵抗力比大金鱼弱,故药液浓度要适当降低,浸洗时间要适当缩短。
(4)在10千克水中放人红汞(即医用红药水)0.5—1毫升,浴洗病鱼5—15分钟。如果是成色,则可间接用红汞搽擦局部或周身。后用新水过洗,再放入干净新水中豢养,也可按l立方米水体(即l000千克)倾泻3—5(克)毫升红汞使池(缸)水浓度为3—5毫克/升。隔2—3天后视病情状况,可改用上述浴洗法治疗一次,然后换入干净新水(嫩绿水)豢养,同时延长日照时间,适当提高水温、停食、增氧,可获得满意疗效。
(5)根据小瓜虫不耐高温的特点,放在太阳下晒,将水温提高至30℃时,在鱼的周身搽擦一次红汞,再经新水过洗后捞人干净等温嫩绿水中豢养、停食、晒阳1周后更换新水即见痊愈。
(6)在水温20—26℃范畴内,每立方米水体(1000千克)用0.3克或0.4克孔雀石绿溶液浴洗病鱼2小时,能够杀死小瓜虫,对金鱼也比较安全。
白头白嘴病/白云病

白头白嘴病:其病原体是粘液球菌。病鱼的额部和嘴部发生溃疡,并呈现乳白色,病鱼摄食困难。防治方法:选用一克呋喃唑酮,溶于十千克水中,浸洗病鱼20-30分钟。也可用稀释的碘酒,涂抹在伤口处。

白云病:是由寄生在鱼体上的口丝虫或鞭毛虫、斜管虫引起的一种疾病。其体表各处附有一层白色的薄雾状物质,这是寄生虫迅速繁殖、**寄生处的上皮细胞所引起的皮肤分泌物增加的结果。
  防治方法:用1∶50000的高锰酸钾液浸浴病鱼,每次10--30分钟。当水温较低诱发白云病时,可用2%--2.5%食盐水浸洗病鱼15分钟后,再放回清水中,反复进行。严峻病例可用1%食盐水浸洗1小时。孔雀石绿也可
表皮增生症

表皮增生症
[发病原因] 主要由于皮肤上皮细胞受病毒感染引起的。

[症状] 病鱼患处的上皮细胞异型增殖,局部呈乳白色,并显著地增厚,形成白色衣样。

[发病季节] 一般在春季、黄霉季节及晚秋多见。

[防治方法] 目前对此病毒的防治方法尚在探讨研究之中。使用红霉素全池倾泻,比例为每立方米水体用0.4—1克(注:药量还要视鱼体大小、水温、病情、季节等条件加减),有一定效果。
一般鱼类均有一种通明的分泌黏液,这种分泌物对鱼体本身是起到了保护做用,它可减少对鱼的侵袭。
但当金鱼局部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初期时,它的分泌物往往也会增加的。特别是一些头部有发达肉瘤的金鱼在肉瘤间隙中,容易产生一种白色分泌物,有的较稀薄,有的像厚脓样,这种现象往往多见于早春和秋季鱼病好发季节。一旦发觉上述情况,就要进一步检查患处有无炎症和寄生虫害,以便对症下药。
豢养过程中往往在金鱼肉瘤间隙中,会出现有白色乳状物,有的金鱼豢养前辈称这种白色乳状物为“发头”。这种白色乳状物的产生没有传染性,用棉签悄然一擦或一压挤就能够擦去,然后涂上一点红汞就好了。
为此,当你看到鱼体上有白色乳状物时,特别是头部肉瘤间隙中的白色黏状物,应仔细观察局部有无炎症,结合观察鱼的活动,食欲和鱼便能否正常等情况,不要草率用药。如果没有什么病变,鱼的活动、食欲和鱼便均属正常,则只需用点红汞涂擦几次就会好的。千万别盲目用药,尤其有毒性的药物,更要慎用。

求救,我的小金鱼尾巴被吃掉了,还能长出来吗?

可以长出来的,不过你要把金鱼和河豚分开,要是金鱼死了的话,你可以试试去那家店索赔
再教你一下怎么养小金鱼:
家庭养金鱼,要将玻璃缸放置在近窗户通风又有阳光的地方。要注意放养密度,根据容器的大小,合理安排,宁可少养,不可多养。因为室内空气不大流通,养多了水易浑浊,容易造成金鱼缺氧而死亡。如有空气泵则可多养一些,发现金鱼有浮头现象则需开空气泵充氧,尤其是在夜间,更需要充氧。
家庭养鱼所用的饵料以活鱼虫最为理想,水质不容易坏,喂干鱼虫、人工合成颗粒饲料也可以。现在市场上有活鱼虫出售,不过要天天购买也很麻烦。对市场上卖的干鱼虫,要选比较新鲜的颗粒松散的喂鱼,不要买陈旧发霉的干鱼虫来喂养。人工颗粒饲料以用营养成分齐全的全价饲料为好,市场上有卖。
为了保持水质清纯,投饵量要严格定时定量,通常每日投饵1次至2次为宜,每次投饵量以在半小时内吃完为宜,饵料不要喂得太多。喂多了其害处有二:一是鱼吃饱了,代谢水平提高,耗氧量增加,容易引起金鱼缺氧窒息而死亡;二是饵料剩下,容易腐败发酵,使水质变坏,也会造成缺氧。其实金鱼是比较耐饿的,一两周不喂,也不会发生问题。
养金鱼保持水质清纯至关重要,要经常用乳胶管吸除积渣,把玻璃缸底部的粪便、残饵连同混浊水吸干净,然后徐徐地补进已放置一天的新水。倘若操作过程中出现水草浮起或假山被碰倒等情况,要及时恢复原状。
养鱼越久,沉渣积累越多。虽然每天清除,也不能全部清除干净。如果沉渣增多,影响玻璃缸的清晰度,就要彻底换水洗刷玻璃缸,才能保持水质清纯,便于观赏,也为金鱼保持优良的生活环境。
一般家庭所用的长方形玻璃缸因体积较小,不可多养,宜少不宜多。如在长40厘米、宽25厘米、高30厘米的容器内,可饲养5厘米至7厘米长的金鱼6尾至8尾。鱼体身长超过8厘米的成鱼,不宜在小型的玻璃缸中饲养,而需在豪华型的大玻璃缸或陶瓷缸中饲养,并配以小型充氧机备用,以防缺氧。以上放养密度只是参考,还要看水温的高低、鱼体的大小和水质的好坏来决定,不能机械行事。一般说来,鱼体大,要少养;冬季可多养,夏季要少养;水温低时可多养,水温高时要少养。

选养金鱼

选体形健壮、颜色鲜艳的鱼
选任何品种的金鱼,都要选鱼体阔壮,胸、腹、尾鳍齐全,尾巴开畅大者。无背鳍的鱼,背脊要选光滑、无残缺背鳍或结节的。而鱼的色彩要选红者娇红,白者纯白,蓝者湛蓝,黑者墨黑,花者色彩调和,花纹细致,一定要有蓝色者才可称为五花。有的鱼体是半红半黑或是身红而鳍的边缘黑者,眼下很美,其实不久就会变成全红的,要有预见。
在选鱼中,对其在特征、体形或颜色方面都别具一格的佼佼者,应予以破格录选,加以观察培养。

选健康无病的鱼
一般说,在池(盆)中游动活跃、合群、体形丰腴,胸、腹鳍畅开常划动,身上无白点、无白绒毛样黏液,尾、鳞无血丝、溃烂、不常浮于水面,也不侧卧、倒立、沉底的,大便发黑而粗大的为健康鱼,有觅食的鱼儿,以上情况均可以大胆选购。

选特征明显的鱼
各种鱼儿均有本品种的特征:如选寿星头、狮子头、鹤顶红、鹅头红等品种,它们都以头部长有肉瘤而扬名,所以,我们要选头部鳃盖上的肉瘤最发达、宽大的。此外,鹤顶红、鹅头红等有红色肉瘤的鱼以红顶方正(幼鱼时头顶色较深)者为上品,选珍珠鳞鱼要注意有大、小尾两种,大尾为佳。但不管大尾或小尾,都要选头部尖小,珠鳞粗大无缺,排列整齐直至背脊,但鳞不可竖立,否则多数为鳞立病。腹膨粗圆,尾畅,这种特征才是纯种。水泡或龙睛,都是以眼部的特征命名的,所以,要选水泡圆大而匀称,泡质软而透明者。选龙睛时,要选眼盘大而突出状如棋子者。

花鸟鱼虫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