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溪里捉到的鱼,这是什么鱼呀?

今天鱼百科给各位分享小溪的观赏鱼叫什么鱼类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农村小溪里捉到的鱼,这是什么鱼呀?(农村小溪里常见的小鱼)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农村小溪里捉到的鱼,这是什么鱼呀?

农村小溪里捉到的鱼,这是什么鱼呀?

如图 不宜分辨 , 缨口鳅或原缨口鳅 学名
爬鳅科 (平鳍鳅科) Balitoridae 原缨口鳅属 Vanmanenia 鱼类

下图为 线纹原缨口鳅 Vanmanenia lineata ,

分布于广西西江水系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广西凌云
下图为 海南原缨口鳅 Vanmanenia hainanensis ,是中国的特有物种。

分布于海南岛昌江水系等,常栖息于山溪激流多岩石的水体。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广东海南岛琼中,昌江水系。

光唇鱼(溪石斑鱼)的养殖技巧是什么?

饵料投喂:饵料以新鲜小杂鱼为主,最好为活饵,并依鱼种规格,切成大小适宜的块状投喂。投喂时,采取定量投喂,一般前期占鱼体重的10~15%,后期为5~10%。投饵时间以早上5~6时和晚上7~8时为佳。
合理混养:为了节约成本可以在养殖光唇鱼的鱼池中投入白虾自繁自养或罗非鱼夏花鱼种混养,光唇鱼的残饵和粪便作为白虾和罗非鱼的饵料,而白虾和罗非鱼是光唇鱼的优质饵料,使鱼塘生态取得平衡。
日常管理:光唇鱼养殖时要求水温在14~30℃,盐度12~35%,PH值7.8~8.4,溶解氧4毫克/升以上,并要求日变化幅度不能过大,日换水量一般要求1/3~1/4。
在养殖过程中如果水的交换条件差,放养密度又过大,就容易发生缺氧浮头,要及时采取机械抽水或增氧机增氧。另外,要经常巡塘,注意安全生产。
光唇鱼喜栖息于石砾底质、水清流急之河溪中,常以下颌发达之角质层铲食石块上的苔藓及藻类。每年6-8月在浅水急流中产卵。主要分布于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等地的溪流中。
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光唇鱼属。俗称:石斑鱼,罗丝鱼。体细长,侧扁,头后背部稍隆起,腹部圆而呈浅弧形。头中等大,侧扁,前端略尖。
分布广,为产区的小型经济鱼类,肉鲜美。卵有毒,误食会引起腹泻、腹痛、头晕、呕吐等中毒症状;猫、鸡等动物食鱼卵会引起死亡。长时间加热能将毒素破坏。因体色鲜艳,浙江选取3.5厘米的同类幼鱼出口外销,作为观赏鱼类,创值相当可观。

扩展资料

池塘养殖
1、养殖池条件:池塘可在垦区内的低、中潮区挖地建池或利用原有的对虾养殖池修建而成。条件要求为:底质以沙质、半沙质为好,硬泥底也可以;周围海区水质无污染,透明度高;鱼池面积5-10亩为宜,池水水深1米以上。
2、清塘及人工鱼礁投放,鱼池经曝晒、清淤后,在池底铺设一些乱石或投放些有穿空的废旧轮胎,瓦水筒等,以适应石斑鱼喜钻洞的习性。
3、鱼种放养。养殖的鱼种要求活力强,无病,体色偏黑色,并进行大小分养。放养密度必须因地制宜,一般鱼种规格100克/尾左右,每平方米可放养0.5尾左右。
4、饲养管理饵料投喂。饵料以新鲜小杂鱼为主,最好为活饵,并依鱼种规格,切成大小适宜的块状投喂。投喂时,采取定量投喂,一般前期占鱼体重的10-15%,后期为5-10%。
投饵时间以早上5-6时和晚上7-8时为佳。
为了节约成本,可以在养殖石斑鱼的鱼池中投入白虾自繁自养或罗非鱼夏花鱼种混养,石斑鱼的残饵和粪便作为白虾和罗非鱼的饵料,而白虾和罗非鱼是石斑鱼的优质饵料,使鱼塘生态取得平衡。
日常管理。石斑鱼对水环境条件的变化很敏感,日常管理要注意。养殖时要求水温在14-30℃,盐度12-35%,PH值7.8-8.4,溶解氧4毫克/升以上,并要求日变化幅度不能过大,日换水量一般要求1/3-1/4;
在养殖过程中,如果水的交换条件差,放养密度又过大,就容易发生缺氧浮头,要及时采取机械抽水或增氧机增氧。另外,要经常巡塘,注意安全生产。
收获。石斑鱼对低温忍耐力较差,一般宜在寒流未临前完成收捕。对少数未达商品规格的石斑鱼应作越冬处理。
网箱养殖
1、养殖场地的选择和网箱制作类同鲈鱼的网箱养殖。
2、养殖季节。石斑鱼的生长期在浙江海区一般为5-11月,石斑鱼从50-100克体重的鱼种养到400-600克商品鱼需要14-16个月时间。一般采用二种养殖周期安排生产。
一种是从第一年5-7月份收购的100克左右鱼种养到入冬前体重达到150-200克,经越冬养到第二年冬前上市;另一种是4-5月份投放体重200克的大规格鱼种,当年在入冬前可养到400-600克商品鱼出售。
3、养殖密度。网箱养殖石斑鱼的放养密度,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和试验结果,认为规格为3×3×3米网箱其年放养密度为10千克/平方米为宜。这一放养密度可达到较高的成活率,总增重率和净产率都高,而且饵料系数低。
4、饵料和投饵技术。鱼种经运输,分养入箱后需7-10天的时间适应环境条件,才能开始摄食。在正式投食前应进行驯食,其饵料主要为下杂鱼,饵料系数一般为7-8:1。采用配合饵料时需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石斑鱼对摄食饵料的习惯性较强。
以投喂下杂鱼到改喂人工配合饵料有一个较大的适应和过渡过程。二是配合饵料的配方要合理,其蛋白质含量不宜低于40%,三是石斑鱼如遇饵料不适口或鲜度不够,即会吐食,因此需考虑适口性。
四是需制成软颗粒,其大小应与石斑鱼的口径一致。石斑鱼性多疑,对饵料选择性强,因此,投饵技术对石斑鱼摄食影响很大,投饵时间为上午8-11时,投喂量约占鱼体重的5-10%,投喂方式应慢投,待鱼吃完再投。石斑鱼一般不食沉入网箱底部的饵料。
5、越冬管理。每年12月份至翌年4月份水温下降至15℃以下,石斑鱼基本不摄食不游动,进入越冬阶段。
越冬海区选择和网箱结构。选择流速缓,风浪小,最低水温在8℃以上的海区。为减轻潮流、风浪对越冬鱼的影响,在越冬网箱的四周应设置一些空网箱来减缓水流和风浪对越冬网箱的冲击,同时在网箱中设置一定数量的越冬器材,倒挂麻袋或附设硬质塑料笼和管子。
越冬鱼种放养密度。一般放养规格200克/尾的鱼种,密度为350-400尾/箱。越冬期投食应选择在风和日暖天气,投喂量少一些,但饵料质量要好一些,尽量投喂活饵料。
此外,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室内加温越冬或土地塑料大棚越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斑鱼养殖技术

这是什么鱼?这是我在小溪捞的鱼,有很多,这叫什么鱼?广东云浮市的

如图 , 人工繁育的 牡丹(剑尾鱼) 学名

花鳉科 Poeciliidae 剑尾鱼属 Xiphophorus 热带鱼类
下图为 (金) 杂色剑尾鱼 Xiphophorus variatus var ,俗称 金牡丹、金鸳鸯、三色牡丹

牡丹是一种非常皮实的鱼。象红剑一样,能短时适应较低的温度,对食物不挑剔,冰冻红虫,水蚯蚓,干饲料、水蚤等等一概来者不惧,平时还会啃鱼缸,吃绿苔。如果你的鱼缸有水草,就是出门一个多月也不会把它们饿死的。

繁殖水温25~26℃。繁殖期间,雄鱼的体色会逐渐变深、变亮,臀鳍演化成输精管。雌欲腹部膨大,体色比雄鱼要浅。牡丹鱼能与月光鱼、剑尾鱼杂交。5—6月龄性成熟。若发现雌鱼腹部膨大,近*门处出现大黑斑时为临产征兆。同缸成熟雌、雄鱼自行交尾繁殖。繁殖适宜水温为26℃左右,硬度9~10度左右。

谁知道这种叫什么鱼。 广东小溪有很多。

这是光唇鱼,俗名花岗鱼。各地习惯称为 ,淡水石斑鱼,但不能作为固有的称谓使用,容易混淆其他鱼类。 光唇鱼喜栖息于石砾底质、水清流急之河溪中,常以下颌发达之角质层铲食石块上的苔藓及藻类。每年6-8月在浅水急流中产卵。主要分布于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等地的溪流中。为产区的小型经济鱼类,肉鲜美。卵有毒,误食会引起腹泻、腹痛、头晕、呕吐等中毒症状;猫、鸡等动物食鱼卵会引起死亡。长时间加热能将毒素破坏。因体色鲜艳,近年来浙江选取3.5厘米的同类幼鱼出口外销,作为观赏鱼类,创值相当可观。

福建宁德这边的小溪里有一种带花纹的很容易死的鱼是什么鱼?

光唇鱼属 Acrossocheilus 鱼类 ,俗称 淡水石斑鱼
下图为 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

光唇鱼属。体细长,侧扁,头后背部稍隆起,腹部圆而呈浅弧形。头中等大,侧扁,前端略尖。吻圆钝,吻褶短,未掩盖上唇,边缘光唇;成体吻部具粒状角质突起。口下位,马蹄形。上颌末端部达眼前缘垂直线,上颌围在下颌之外;下颌前缘几平直,具锐利角质,完**露。背鳍外缘近于平截,其末根不分枝鳍条稍粗硬,但顶部柔软,后缘具细锯齿。鳞中等大,胸鳍鳞较小;腹鳍基底具一长形腋鳞;背鳍、臀鳍鳞鞘不显著。体灰褐色,下侧面淡黄色,腹面白色;背鳍鳍膜灰褐色;体侧具横带6条,暗褐色纵带1条。雄鱼纵带明显,横带不显著;雌鱼纵带仅后部稍明显,横带显著。
下图为 奇异光唇鱼Acrossocheilus paradoxus(台湾石宾、厚唇光唇鱼)

喜栖息于石砾底质、水清流急之河溪中,常以下颌发达之角质层铲食石块上的苔藓及藻类。每年6-8月在浅水急流中产卵。主要分布于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等地的溪流中。

农村小溪里捉到的鱼,这是什么鱼呀?

如图 不宜分辨 , 缨口鳅或原缨口鳅 学名
爬鳅科 (平鳍鳅科) Balitoridae 原缨口鳅属 Vanmanenia 鱼类

下图为 线纹原缨口鳅 Vanmanenia lineata ,

分布于广西西江水系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广西凌云
下图为 海南原缨口鳅 Vanmanenia hainanensis ,是中国的特有物种。

分布于海南岛昌江水系等,常栖息于山溪激流多岩石的水体。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广东海南岛琼中,昌江水系。

这个是小溪石斑鱼吗?

不是

世界上的31个地区指的是哪

世界上共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为193个,地区为31个,地区的名称及分布如下:
欧洲(43个国家/1个地区):法罗群岛
非洲(53个国家/6个地区):加那利群岛、留尼旺、圣赫勒拿、亚速尔群岛、马德拉群岛、西撒哈拉
大洋洲(14个国家/10个地区):库克群岛、关岛、新喀里多尼亚、法属波利尼西亚、皮特凯恩岛、瓦利斯与富图纳、纽埃、托克劳、美属萨摩亚、北马里亚纳
北美洲(23个国家/13个地区):格陵兰、波多黎各、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属维尔京群岛、安圭拉、蒙特塞拉特)、瓜德罗普、马提尼克、荷属安的列斯、阿鲁巴、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开曼群岛、百慕大
南美洲(12个国家/1个地区):法属圭亚那

国家与地区的区别:
国家:政治学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包括四个组成要素:领土、人口、**组织和国家主权,并普遍被国际社会说承认。
地区:只具有领土、人口和**组织,没有国家主权,不被国际社会承认为一个国家,因此只能称为地区。
扩展资料
1、亚洲(48个国家)
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东帝汶、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阿曼、也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耳其、塞浦路斯。
2、欧洲(43个国家)
芬兰、瑞典、挪威、冰岛、丹麦、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
卢森堡、法国、摩纳哥、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希腊、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墨塞哥维那 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科索沃。
3、非洲(53个国家)
埃及、利比亚、苏丹、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塞舌尔、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共和国(刚果(布))、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金))、圣多美及普林西比。
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
4、大洋洲(14个国家)
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群岛、帕劳、瑙鲁、基里巴斯、图瓦卢、萨摩亚、斐济群岛、汤加。
5、北美洲(23个国家)
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牙买加、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安提瓜和巴布达、圣基茨和尼维斯、多米尼克、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格林纳达、巴巴多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6、南美洲(12个国家)
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界国家与地区一览表

小溪石斑鱼的养殖方法?

小溪石斑鱼的养殖技术
养殖条件:
1、水源要求无污染的溪水,用渠道引进池塘,从池塘的一端进,另一端出,以流水养殖为主。
2、池塘大小一般50-100平方米,水深1米左右,池中好放些砾石,以便石斑鱼隐蔽,也可在池的一角搭棚遮阳,避免夏天光线太强影响石斑鱼生长。
养殖管理:
1、人工养殖需投饵料,可以投喂蛋白质含量高的对虾饵料或鲤鱼饵料,蛋白质含量要求30%以上。投饵量根据水温高低,鱼体大小、天气情况而定,总体以鱼类吃到八成饱为宜。投饵方法:总量确定后少量多次,投饵时应慢慢投喂,吃完后再投,因为石斑鱼不喜欢觅食沉底饵料。
2、水质日常管理要求清澈,以流水为主。夏天光线太强要及时遮阳。下暴雨时要关闭进水,避免浑水冲进池塘并防止石斑鱼逃跑。
3、石斑鱼生长速度较快,一般经过6个月养殖即可上市销售,个体能达20尾/斤,经过一年养殖,个体可达10尾/斤。

小溪石斑鱼苗种培育
一、培育池要求
1、土地培育
因淡水石斑鱼苗种有巾壁习性,土池池底、池壁凹凸不平有隐蔽作用,因此面积可稍大一些,但一般以不大于1亩为宜。水深1.0~1.5米,池中可种植少许水草(底层及表层水草都可以,如苦草、水花生、水葫芦等)。
2、水泥池培育
面积30~80米2,水深1.2米左右。可选择方形或圆形池塘,要求排灌水方便,无死角。
二、清池试水
鱼苗放养前,将池水排干,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清塘后2~3天加水,加水时用40目筛绢网过滤,以防敌害进入培育池。清塘加水后7天可放养仔鱼,放养前先试水。放苗前每亩投发酵有机肥200~250千克培育浮游动物,让鱼苗下池就能吃到天然饵料。
三、确定放养密度
同一池内放养规格要整齐,大小一致。放养密度一般为100尾/米2左右。
四、饵料
1、仔鱼
刚下塘的仔鱼饵料以浮游动物为主,此时应根据水色施用肥料培育轮虫、水蚤等浮游动物。有机肥或无机肥都可施用,使透明度保持25厘米左右。1厘米以上可以增喂豆浆。经15~20天培育鱼苗达2厘米以上。
2、寸鱼
淡水石斑鱼苗长到2厘米以上,其食性开始转化,此时应改为定点投喂。可以投喂鱼糜、蚯蚓、蝇蛆等。我所投喂干质经线虫,生长较快。3~5天后可以搭配人工饲料投喂,以后逐步增加人工配合饲料比例,直至全部用人工配合饲料。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0%左右,日投饵3次。
3、人工配合饲料
人工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5%~40%,动物性蛋白应在25%以上,其它可以添加植物蛋白原料。一般饵料系数能达到0.8~1.2之间。
五、日常管理
1、及时分养
鱼苗有大吃小、互相残杀的习性,因此当生长规格出现较大差异时要及时过筛,分级分养。同一池的苗种要求规格一致,以免影响鱼苗成活率。
2、调节水质
在鱼苗培育过程中,由于施肥投饵,所剩粪渣残饵易败坏水质,为此水泥池塘应每3~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应能反池底污手排尽为宜;土地每周换水10~20厘米。
3、消毒
在拉网过筛之后要进行消毒,可用5%食盐水浸泡鱼体15~20分钟,也可全池泼洒卤素类消毒剂。
4、巡塘
观察鱼的摄食、活动、水色变化等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投饵量,并做好鱼病防治工作。
经过1个月的培育,淡水石斑鱼长到10厘米左右即可下塘养成,经过5~7个月的养殖可达到300~400克。

小溪石斑鱼为鲤形目、鲤科鱼类,学名叫光唇鱼,生态习性是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澈、无污染、砾石底质、水流湍急的小溪中,春夏喜在浅滩觅食,秋冬则入深潭过冬。饵料以底栖藻类为主,也能摄食人工配合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