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鱼百科给各位分享孔雀鱼的尾巴为什么会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为什么孔雀鱼尾部会出现白点 如何避免(孔雀鱼尾巴上有白点,但不是白点病)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为什么孔雀鱼尾部会出现白点 如何避免
这是最常见的鱼病(白点),如果是好品种的种鱼还可以治疗,如果是一般的孔雀鱼,扔掉,换水,消毒。白点病就是小瓜虫病,是一种鱼体表寄生虫病,治疗方法到处都可以查到,用药,提高水温都可以。
孔雀鱼的尾巴裂开了是怎么回事?
孔雀鱼尾巴会裂开,有一下几种情况,1.是因为本身的打斗和刮伤,2.因为水质的恶化导致烂尾。3.其它鱼类的影响。你说的红箭,蓝鲨是比较影响孔雀鱼的凶手,因为红箭鱼游动速度快夜里遇到震动爱串缸,也许会撞击到孔雀鱼,蓝鲨是最有可能的凶手。建议将蓝鲨隔离或者晚上打开鱼缸里面的灯进行照明。水脏了建议不要放置净水剂,因为是一些合成的化学原料,影响鱼将来的繁殖能力和生命力。
将以上我说的做好,然后保持光照和饵料的清洁,大概15天尾巴长回来,但是不会恢复原来的样子了,会颜色和大小都差一些。
我家的小孔雀鱼尾巴上长了白毛这是怎么回事
刚生完小鱼第二天就长了一尾巴的白毛,鱼侧面也有些白毛,这是怎么了?我看有别的鱼啄它,跟这有关系吗?
孔雀鱼尾巴变成一丝丝的是怎么回事?
孔雀鱼尾巴变成一丝丝的应该是水质变坏或孔雀鱼互相咬尾咬伤后引起的烂鳍烂尾病。
(1)因细菌、霉菌自伤口所引起的疾病。
(2)鱼鳍变白,伤口分泌粘液,尾鳍与背鳍、腹鳍均有可能腐烂,并有血斑点产生。当病情恶化时,腐烂的鳍和尾会脱离鱼体,严重时导致死亡。
(3)及时的监控饲养金鱼的水质环境,保证水质环境的软硬度、酸碱度、温度等等平衡稳定。同时保证水质环境干净,定期的消毒,防止水中滋生寄生虫或者是细菌。
(4)治疗方法:
A,在100千克的水中放呋喃西林粉0.2克进行浸洗消毒,多次用药后可缓解病情。
B,在100千克水中放痢特灵3~5片,浸洗病鱼30分钟。
C,在100千克水中放土霉素5~8片浸洗消毒,可预防感染此病。
D,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加食盐溶液浸洗消毒。
E,用庆大霉素浸洗,在100厘米X50厘米X35厘米的水族箱中放2支。
F,用1%食盐水浸泡病鱼,直至痊愈
注:在饲养金鱼的过程,当金鱼出现烂鳍病时,饲养者就一定要给与及时的治疗和处理。而且在平常,饲养者也一定要做好金鱼烂鳍病的预防工作,防止金鱼出现烂鳍病,才是保证金鱼健康成长的最正确的途径和方法。
孔雀鱼尾巴和鱼鳍上长了个大包是什么病,问了别人说要剪尾可是鱼鳍上
这是外寄 用一些治疗外寄的水族药 也可以修剪掉 很快恢复的
紧急!我的孔雀鱼为什么鳍和尾巴上长出了丝丝
因为鱼换了环境之后本身潜伏的病现在都出来了。如果放盐之后还没有太大的作用,就需要保守治疗。以现在的温度为准在加3至5度。情况会缓解。我不赞成你用药物。以为新手控制不好用量。所以会给鱼带来更大的负担。
孔雀鱼烂尾后,尾巴还能长出来吗
烂尾病是淡水鱼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时,尾部烂掉,骨骼外露,可以引起病鱼大批死亡。饲养孔雀鱼时,很多鱼友都遭遇了孔雀鱼烂尾的情况。
烂尾病的病因:
1、因细菌、霉菌自伤口所引起的疾病。
2、可能是鱼之间,鱼儿互相撕咬导致细菌感染.
3、多由饲水不良,水质长期浑浊,受新水**过多。
烂尾病的症状:
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严重时停止摄食,鱼体失去平衡,病鳗易吊挂于食台上;尾鳍及尾柄处充血、发炎,鳍条末端蛀蚀,鳍间组织被破坏,鳍条散开,呈蛀鳍;严重时尾鳍烂掉,尾柄肌肉溃烂,甚至整个尾部烂掉,骨骼外露。在水温较低时,常继发水霉感染。
烂尾病的治疗方法:
1、在100千克的水中放呋喃西林粉0.2克进行浸洗消毒,多次用药后可缓解病情。
2、在100千克水中放痢特灵3~5片,浸洗病鱼30分钟。
3、在100千克水中放土霉素5~8片浸洗消毒,可预防感染此病。
4、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加食盐溶液浸洗消毒。
5、用庆大霉素浸洗,在100厘米X50厘米X35厘米的水族箱中放2支。
6、用1%食盐水浸泡病鱼,直至痊愈。
烂尾病的预防:
1、保持生活水环境干净;
2、放养密度要适当;
3、要加强管理,水的温度保持在20℃左右,所投饵料要既少且精;
4、经常换些干净水,及时捞除残饵,定期排除池底污物;
5、定期撒生石灰,使池水呈弱碱性。
总之,不管是饲养何种鱼,水质非常的关键,正如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一样,孔雀鱼生活的环境也需要保持干净,这才是避免疾病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