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液*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有哪些?为什么要进行校正及如何校正?

今天鱼百科给各位分享移液器校准标准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移液枪的操作规范注意事项有哪些?为什么要进行校正及如何校正?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移液*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有哪些?为什么要进行校正及如何校正?

移液*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有哪些?为什么要进行校正及如何校正?

注意事项:1、移液器使用完毕后,把移液器量程调至最大值,且将移液器垂直放置在移液器架上。2、当移液**头里有液体时切勿将移液器水平或倒置放置,以防液体流入移液*腐蚀移液*。 应将移液器挂在移液器架上。3、如液体不小心进入移液*内应及时清除污染物。4、加液后若有液体滴出,说明移液*漏气或者*头没有插紧,建议把*头插紧,若仍旧滴液,建议更换移液*。移液*使用一段时间后检查是否需要校正,以确保量程的准确。一般3-6个月常规检查一次,在20-25度左右进行。如果实际重量大于标准重量(m1>m2),说明移液*移取的液体体积大于实际体积,应减少移液*容量,让实际重量向标准重量靠近,用工具逆时针调整螺母。反之则反。这样反复调整至标准重量为止。扩展资料:在调节量程时,如果要从大体积调为小体积,则按照正常的调节方法,顺时针旋转旋钮即可;但如果要从小体积调为大体积时,则可先逆时针旋转刻度旋钮至超过量程的刻度,再回调至设定体积,这样可以保证量取的最高精确度。移液之前,要保证移液器、*头和液体处于相同温度。吸取液体时,移液器保持竖直状态,将*头插入液面下2-3毫米。在吸液之前,可以先吸放几次液体以润湿吸液嘴。

新买移液器需要校准吗?

需要校准的。移液器需要校准的明确时间1.接收新的移液器时(除非已经经过校准)2.正常使用的移液器进行年度校准3.如果有修理或者调整的情况需要进行校准对于单通道移液器,无论是空气替换型A类或直排型D类,都需要对移液器本身的操作是否平顺。

移液器使用注意事项?

1.设定移液体积 从大量程调节至小量程为正常调节方法,逆时针旋转刻度即可。从小量程调节至大量程时,应先调至超过设定体积刻度,再回调至设定体积,这样可以保证移液器的精确度 2.装配移液*头 将移液*垂直插入吸头,左右旋转半圈,上紧即可。用移液器撞击吸头的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长期这样操作回导致移液器的零件因撞击而松散,严重会导致调节刻度的旋钮卡住 3.吸液及放液,垂直吸液吸头尖端浸入液面3mm以下,吸液前*头先在液体中预润洗慢吸慢放放液时如果量很小则应吸头尖端可靠容器内壁 4.吸有液体的移液*不应平放,*头内的液体很容易污染*内部而可能导致*的弹簧生锈 5.移液*在每次实验后应将刻度调至最大,让弹簧回复原型以延长移液*的使用寿命 6.吸取液体时一定要缓慢平稳地松开拇指,绝不允许突然松开,以防将溶液吸入过快而冲入取液器内腐蚀柱塞而造成漏气。7.为获得较高的精度,吸头需预先吸取一次样品溶液,然后再正式移液,因为吸取血清蛋白质溶液或有机溶剂时,吸头内壁会残留一层”液膜”,造成排液量偏小而产生误差。8.浓度和粘度大的液体,会产生误差,为消除其误差的补偿量,可由试验确定,补偿量可用调节旋钮改变读数窗的读数来进行设定。9.可用分析天平称量所取纯水的重量并进行计算的方法,来校正取液器,1mL 蒸馏水20℃时重0.9982g. 所设量程在移液器量程范围内不要将按钮旋出量程,否则会卡住机械装置,损坏了移液器。10在设置量程时,请注意:数字清清楚楚在显示窗中, 旋转到所需量程 11.移液器严禁吸取有强挥发性、强腐蚀性的液体(如浓酸、浓碱、有机物等)。12.严禁使用移液器吹打混匀液体。13.不要用大量程的移液器移取小体积的液体,以免影响准确度。同时,如果需要移取量程范围以外较大量的液体,请使用移液管进行操作。一般来说,为防止所吸取体积上出现误差,有一些基本的操作原则必须遵守。对吸取体积误差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①流体静压;②吸头润湿;③流体动力学。当样本体积从毫升范围降低至微升范围时,物理作用力的关系即发生变化,对于加样来说,其意味着液体表面的作用力效应与其体积或质量(例如重力)的作用力效应相比有所增加,因此,加样器生产厂家在设计和构建加样器和吸头中必须仔细考虑这种情况,而且在使用时也必须注意。流体静压:在吸取液体时,加样器吸头只能浸入液体几毫升以确保与排出液体时相同的流体静压条件,因此,加样器必须以几乎垂直的方式加取液体,因为倾斜的方式将减少液体柱的高度,导致吸取的液体过多。如果加样器在30℃下以垂直方式吸取液体,可吸取至0.15%更多的液体。吸头润湿:当吸头排空时,仍会有一些残留的液体以薄膜6f形式保留在吸头的侧面,其量取决于液体和吸头表面的相互作用,因此,其是一个常数,但依液体材料的不同而不同。对于水溶液,这种润湿影响在构建加样器时就应考虑。对于蛋白溶液等黏度高的液体,建议在加样前吸打液体数次,以保证加样的一致性。流体动力学:对体积吸取的第三个影响是从加样器吸头外壁液体的释放,在此过程中,吸头的几何形状起一个关键的作用。为确保加样中的稳定条件,加样器吸头应靠在管壁上,于是,液体可顺着管壁流出,而不出现液滴,液滴的形成可由于其表面张力的作用而阻止液体从吸头中释放。如果吸头安装不正确或使用不相配的吸头,相对加样误差将达到0.4%以上。

eppendorf移液*不准了,怎么调整?

有说明书的啊。

随*附带的除了说明书外应该还有一个类似小扳手的工具。用这个小扳手在*的尾部对准卡位适量的转一下,再校准,不行的话再转,再校准。

移液器进口和国产的比较?

国产的比较好对于移液器来说,由于使用较为频繁,所以出现故障的几率也会偏高,如果没有强大的售后服务团队做支撑,会造成重复返工,量程不准、漏液等故障频发。时间成本也会增加不少。国外品牌移液器长期形成稳定市场,所以售后服务也相对完善。比如:梅特勒公司拥有较为完备的售后服务体系。旗下的瑞宁移液器,都配有单一指定的 RFID 射频识别标签,对于维修校准数据可以进行跟踪和移液器存储服务与管理。而且梅特勒公司还推出免费校准、免费保养、提供CNAS校准等相关售后服务,

移液*的使用?

量程的调节在调节量程时,如果要从大体积调为小体积,则按照正常的调节方法,逆时针旋转旋钮即可;但如果要从小体积调为大体积时,则可先顺时针旋转刻度旋钮至超过量程的刻度,再回调至设定体积,这样可以保证量取的最高精确度。在该过程中,千万不要将按钮旋出量程,否则会卡住内部机械装置而损坏了移液*。*头(吸液嘴)的装配在将*头(pipette tips)套上移液*时,很多人会使劲地在*头盒子上敲几下,这时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样会导致移液*的内部配件(如弹簧)因敲击产生的瞬时撞击力而变得松散,甚至会导致刻度调节旋钮卡住。正确的方法是将移液*(器)垂直插入*头中,稍微用力左右微微转动即可使其紧密结合。如果是多道(如8道或12道)移液*,则可以将移液*的第一道对准第一个*头,然后倾斜地插入,往前后方向摇动即可卡紧。*头卡紧的标志是略为超过O型环,并可以看到连接部分形成清晰的密封圈。 移液的方法移液之前,要保证移液器、*头和液体处于相同温度。吸取液体时,移液器保持竖直状态,将*头插入液面下2-3毫米。在吸液之前,可以先吸放几次液体以润湿吸液嘴(尤其是要吸取粘稠或密度与水不同的液体时)。这时可以采取两种移液方法。一是前进移液法。用大拇指将按钮按下至第一停点,然后慢慢松开按钮回原点。接着将按钮按至第一停点排出液体,稍停片刻继续按按钮至第二停点吹出残余的液体。最后松开按钮。二是反向移液法。此法一般用于转移高粘液体、生物活性液体、易起泡液体或极微量的液体,其原理就是先吸入多于设置量程的液体,转移液体的时候不用吹出残余的液体。先按下按钮至第二停点,慢慢松开按钮至原点。接着将按钮按至第一停点排出设置好量程的液体,继续保持按住按钮位于第一停点(千万别再往下按),取下有残留液体的*头,弃之。移液器的正确放置使用完毕,可以将其竖直挂在移液*架上,但要小心别掉下来。当移液器*头里有液体时,切勿将移液器水平放置或倒置,以免液体倒流腐蚀活塞弹簧。

怎样校准eppendorf?

校准eppendorf方法:1.准备超纯水、万分之一天平(如果校正 0.5~2.5ul 量程的,至少要十万分之 一的天平)、温湿度计、恒温室,还需准备一个小口容器,防止水分挥发。2.按移液器总量程的 100%、50%、10%分别进行第三和第四步。3.吸头要反复吸取超纯水三次后,吸取固定容积的超纯水,推入放置在天平上 的小口容器中,待数据稳定读取天平数值,同时记录温度。重复 10 次。4.将测量的数据用 iso8655 中的计算公式计算获得对应温度下的体积,取平均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