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警情包括什么?

今天鱼百科给各位分享重大敏感信息分类标准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敏感警情包括什么?(常见警情有哪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敏感警情包括什么?

敏感警情包括什么?

110接警台每天都会接到大量的群众报警电话,警情种类繁多,有纠纷类,救助类,治案类,刑事类等等,涉及面广,对敏感警情,可分为杀人,纵火,决水,抢劫等重大刑事案及重大治安事件,都可称为敏感警情,是有别于一般警情的。

重大敏感案件的定义?

涉校涉生重大敏感案(事)件的定义一、涉校涉生重大敏感案(事)件的定义涉校涉生重大敏感案(事)件是指发生在校内或发生在校外涉及在校学生的重大敏感案(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涉校涉生政治敏感案(事)件。涉及*和国家领导人,各级*委、**大政方针政策,国内外政治敏感事件和非法宗教的不良不当言论、活动和事件等涉校涉生重大政治敏感案(事)件。(二)学校发生暴力恐怖袭击、个人极端暴力袭击案件。暴恐人员或极端人员进入校园实施《刑法》界定的杀人、抢劫、伤害、强*、纵火、爆炸、劫持、绑架8类严重暴力犯罪的刑事案件。(三)师生实施或遭受不法侵害刑事案件。师生因个体因素实施或遭受杀人、抢劫、伤害、强*、纵火、爆炸、劫持、绑架、投毒、猥亵、虐待、拐卖、非法拘禁、敲诈勒索、失踪、诈骗数额较大等刑事案件。(四)师生意外伤害和死亡事故。师生在校内与校外发生致重伤以上安全事故。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含交通事故)、机械伤害、触电、淹溺、火灾、灼烫、高处坠落、爆炸、中毒或窒息等人身伤害事故。(五)涉校涉生违反治安、交通管理案(事)件。学生实施故意伤害、聚众斗殴、持械斗殴、侮辱、猥亵、虐待等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学生从事卖*、吸食毒品、盗窃等严重不良行为案件。学生严重交通违法(依法应处以行政拘留以上处罚)案件及涉校涉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六)涉校涉生不稳定事件。包括聚众采取过激行为讨要工程款、承包费和讨薪等债务纠纷、合同纠纷,涉及个人隐私的情感纠纷,违法违纪问题引发的利益纠纷等校园矛盾纠纷引发的不稳定事件(包括涉校群体性事件、新闻媒体和网络炒作事件)。(七)其它涉校涉生重大敏感事件。(三)督促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同步落实的工作职责:各级公安机关接报处置涉校涉生重大敏感案(事)件,应当督促学校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同步落实以下工作职责:一是学校应在接到公安机关通知后第一时间安排分管安全的校(园)领导和工作人员到场配合开展调查工作。及时将初步情况通知学生家属。二是提供学校、师生的具体情况信息、在校表现、家庭基本情况和家属联系方式等信息。三是公安机关依法开展调查侦办期间,学校同步落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主体责任,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成立善后工作专班,抽调专门人员开展学生的看护、安抚和家属的接待工作,做好校内舆情管控和维稳工作。四是教育主管部门要按照管理职责,依法督促、指导学校落实前述工作要求,配合公安机关开展调查侦办工作,及时组织校方与学生家属做好协商和善后调解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五是教育主管部门要针对案(事)件暴露出的学校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不到位问题,督促学校及时整改到位。

在文件保密等级中,将文件分为绝密、机密、秘密、敏感和公开五类,请问这五类的定义分别是什么?

1、绝密:指一旦泄密会使国家遭受严重危害和重大损失的。 特指某些秘密文件资料,比如设计图纸、投标方案、电子帐本、程序源码、个人隐私以及一些包含重要信息的录像带和光盘等文件。2、机密:指标有“机密”密级的文件、简报等形式含有国家重要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的载体。有文件、简报、讲话材料,各种资料、报表、刊物,以文字、符号、图形、声、像等形式。3、秘密:可以称为私有文件,或者是因为某些原因,而不可以向大众公开的文件,如国家机密文件等。4、敏感:易引起反应和影响的。5、公开:没有什么影响,可以公开的。

重要案件信息发布规则?

第三章重要案件信息发布
第十一条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向社会发布下列重要案件信息:
(一)有较大社会影响的职务犯罪案件的立案侦查、决定逮捕、提起公诉等情况;
(二)社会广泛关注的刑事案件的批准逮捕、提起公诉等情况;
(三)已经办结的典型案例;
(四)重大、专项业务工作的进展和结果信息;
(五)其他重要案件信息。
人民检察院对正在办理的案件,不得向社会发布有关案件事实和证据认定的信息。
第十二条人民检察院可以通过新闻发言人、召开新闻发布会、提供新闻稿等方式对外发布重要案件信息,并且应当同时在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系统上发布该信息。
第十三条重要案件信息由办理该案件的人民检察院负责发布。对于重大、敏感案件以及上级人民检察院交办、督办的案件,在发布信息前应当报上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对于在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在发布信息前应当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上级人民检察院可以与下级人民检察院同步发布已经获得批准的重要案件信息。
第十四条各级人民检察院案件办理部门负责拟制本部门应当发布的案件信息,经分管副检察长或者检察长批准后,由本院新闻宣传部门负责发布。没有设立新闻宣传部门的,由案件管理部门负责在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系统上发布,需要向其他媒体发布的,由办公室或者其他指定的部门负责发布。
第十五条新闻宣传部门、案件管理部门发现有应当发布的案件信息没有及时发布的,应当协调案件办理部门及时发布。
第四章法律文书公开

重大敏感案件三同步指什么?

重大敏感案件三同步是公安检查院法院同时进行处理。

kb法名词解释?

KB代表国际单位制标准规定的1000进位,KiB这类中间带个"i"的是1024进位法的标准写法。Kb试验是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的简称。是目前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最常用的手工药敏试验方法,基本原理是将抗生素相关纸片放入抗生素溶液中,纸片上带有一定浓度的抗生素,将纸片贴到特定种类的琼脂平板上,抗生素会在琼脂平板内扩散,扩散距离越远,浓度越低,越靠近纸片浓度越高。如果细菌对该抗生素敏感,会在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在圈内没有细菌生长。如果细菌对该抗生素耐药,无抑菌圈或者很小。

易燃易爆物品的认定标准?

1、GB 13690-2009《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本标准规定了有关GHS的化学品分类及其危险公示。本标准规定了易燃物品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判定流程和指导、类别和警示标签、类别和标签要素的配置及警示性说明的一般规定。本标准适用于易燃物品按联合国《化学品分类及标记全球协调制度》所作的危险性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分类标准如下:GB 20577-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易燃气体》GB 20581-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易燃液体》GB 20582-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易燃固体》2、GA/T 536.1-2005《易燃易爆危险品 火灾危险性分级及试验方法 第1部分:易燃易爆危险品火灾危险性分级》3、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1 适用范围1.1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货物运输中类、项的划分和品名的编号。1.2 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贮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均属危险货物。2 分类2.1 危险货物分为九类2.1.1 第1类爆炸品(explosives)2.1.2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compressd gases and liquefied gases)2.1.3 第3类易燃液体(flammable liquids)2.1.4 第4类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flammable solids sub-stances liable to spontaneous combustion and substances emitting flammable aseswhenwet)2.1.5 第5类**剂和有机过**物(oxidizing substances and organic peroxides)2.1.6 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poisons and infectious substances)2.1.7 第7类放射性物品(radio active substances)2.1.8 第8类腐蚀品(corrosives)2.1.9 第9类杂类(miscellaneous dangerous substances)2.2 各类可分为若干项(division)3 第1类 爆炸品3.1 本类货物系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3.2 本类货物按危险性分为五项。3.2.1 第1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substances and articles which have a mass explosion hazard)3.2.2 第2项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substances and articles which have a projection hazard but not a mass explosion hazard)3.2.3 第3项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substances and articles which have a fire hazard and either a minor blast hazard or a minor projection hazard or both,but not a mass explosion hazard)3.2.4 第4项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substances and articles which present no significant hazard)本项货物危险性较小,万一被点燃或引燃,其危险作用大部分局限在包装件内部,而对包装件外部无重大危险。3.2.5 第5项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very insensitive substances)本项货物性质比较稳定,在着火试验中不会爆炸。4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4.1 本类货物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4.1.1 临界温度低于50℃时,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1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4.1.2 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1.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reid vapour pressure )大于274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4.2 本类货物分为三项:4.2.1 第1项易燃气体(flammable gases)4.2.2 第2项不燃气体(non flammable gases)本项货物系指无毒、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4.2.3 第3项有毒气体(poisonous gases)本项货物的毒性指标与第6类毒性指标相同。5 第3类 易燃液体5.1 本类货物系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其闭杯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但不同运输方式可确定本运输方式适用的闪点,而不低于45℃。5.2 本类货物按闪点分为三项:5.2.1 第1项低闪点液体(liquids in low flash point group)本项货物系指闭杯试验闪点低于-18℃的液体。5.2.2 第2项中闪点液体(liquids in intermediate flash point group)本项货物系指闭杯试验闪点在-18℃至<23℃的液体。5.2.3 第3项高闪点液体(liquids in high flash point group)本项货物系指闭杯试验闪点在23℃至61℃的液体。6 第4类 易燃固体、易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6.1 第1项易燃固体本项货物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质。6.2 第2项自燃物品本项货物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6.3 第3项遇湿易燃物品本项货物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两失人员服务管理办法?

1.定期随访。每两周至少随访一次,由2名以上小组成员同行并做好随访记录,掌握生活情况、现实活动、思想状况、在(失)控等,发现存在过激倾向,立即报告,做好矛盾化解、诉求解决、困难帮扶、思想疏导等工作、并会同公安机关做好先期应急处置工作。
2.信息共享。按照“一人一档”原则,建立健全服务管理档案,并将实时信息及时录入,建立动态调整、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相互通报随访、思想波动以及过激行为倾向等情况。
3.会商研判。针对随访、信息共享中发现的紧急异常情况,以及重大敏感节点期间,启动专项会商研判或每日会商研判,增加随访频次和力度,严格管控责任和措施,行知动向、动知轨迹,直至隐患消除。
4.矛盾化解。按照“三到位一处理”要求,责成事权单位(区交通局)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和解决合理诉求,引导其自觉守法、遇事找法、矛盾化解用法、解决问题靠法。
5.教育疏导。对暂时无法解决问题的,要加强法制教育、释法说理、人文关怀等工作。协调卫生医疗专业人员开展心理疏导服务,增强其自我调节和抗压能力。
6.联合处置。对工作中发现或群众举报有过激行为倾向的,及时向属地派出所报警并做好先期处置,属地派出所第一时间出警,做好事态控制、组证固证、依法处理。同时第一时间通报服务管理小组,统筹开展依法处置、善后处理等工作。
7.风险评估。每两月撰写一次列管人员评估报告,综合当前工作情况对列管人员开展现实危害性评估,提出下步措施意见。

国家安全风险等级分级标准?

第一级(自主保护级):一般适用于小型私营、个体企业、中小学,乡镇所属信息系统、县级单位中一般的信息统
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二级(指导保护级):一般适用于县级其些单位中的重要信息系统;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一般的信息系统。例如非涉及工作秘密、商业秘密、敏感信息的办公系统和管理系统等。
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第**(监督保护级):一般适用于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内部重要的信息系统,例如涉及工作秘密、商业秘密、敏感信息的办公系统和管理系统;跨省或全国联网运行的用于生产、调度、管理、指挥、作业、控制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系统以及这类系统在省、地市的分支系统;**各部委、省(区、市)门户网站和重要网站;跨省连接的网络系统等。
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第四级(强制保护级):一般适用于国家重要领域、重要部门中的特别重要系统以及核心系统。例如电力、电信、广电、铁路、民航、银行、税务等重要、部门的生产、调度、指挥等涉及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的核心系统。
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第五级(专控保护级):一般适用于国家重要领域、重要部门中的极端重要系统。
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九个必报指的是?

工作中做到“九个必报”,即:凡是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山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滨州市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突发事件分级标准(试行)》报送标准的必报;性质严重的必报;重大群体性事件必报;涉及人员身份特殊的必报;涉及敏感时间、敏感地点、敏感人员的必报;正在发生可能演变成重大或特别重大事故的必报;可能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偶发事件必报;涉滨互联网热点事件必报;**办公厅、省委办公厅、市委(府)办公室调度的必报。对其他一些敏感信息、预测预警信息、重要舆情等,也要加强分析研判并及时报告,不必拘泥于上述相关规定,切实提高紧急信息报送工作的敏锐性、主动性和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