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锦鲤缺氧死掉了,能吃吗

今天鱼百科给各位分享锦鲤损失大了怎么办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家里锦鲤缺氧死掉了能吃吗(家里的锦鲤缺氧死掉了,能吃吗有毒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家里的锦鲤缺氧死掉了,能吃吗

家里的锦鲤缺氧死掉了,能吃吗

最好不要吃。因为家里的锦鲤死亡,不一定是由于缺氧,还有可能是感染疾病,受到寄生虫侵害而死。如果这样,就不要食用。这些病害对人体也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有些鱼类的寄生虫在人体内也会繁殖,吃了对健康影响很大。如果是由于缺氧而死,也不要吃了,因为这样死亡的鱼的营养物质已经被大量消耗掉了,味道不好,如果死亡时间较长还会有臭味,对人体有害。

锦鲤受伤能自愈吗,受伤后怎么治疗

锦鲤受伤不严重的话能自愈,但如果伤口比较大,自愈的可能就很低了。导致锦鲤受伤的情况有两种,第一种是被其它的鱼儿咬伤了,这种情况最好隔离开,避免二次受伤。也有可能是蹭到了缸里的一些东西,通常鱼缸中不能放太尖锐的物体,如果有比较尖锐的石头,最好尽早拿出来。 一、锦鲤受伤能自愈吗 锦鲤受伤不严重的话能自愈,如果伤口比较大,自愈的可能就很低了。导致锦鲤受伤的情况有两种,第一种是被其他的鱼儿咬伤了,这种情况最好隔离开,避免二次受伤。也有可能是蹭到了缸里的一些东西,通常鱼缸中不能放太尖锐的物体,如果有比较尖锐的石头,最好尽早拿出来。
二、受伤后怎么治疗 1、隔离:锦鲤受伤后,首先要将它隔离。因为它受伤通常是被其它的鱼咬伤的,而且受伤后这种情况会愈演愈烈,通过隔离就能避免鱼儿继续受到伤害,从而有助于它恢复健康。
2、换水:一般的咬伤不会有太严重的后果,只要平时注意换水,保持良好的水质,它自己就会慢慢恢复。通常换水要一周一次,不能换得太频繁,不然会对鱼体尤其是伤口造成**,从而加重它的病情。
3、用药:如果锦鲤在受伤后,伤口有腐烂的趋势,情况就不容乐观了,一方面要继续换水,逐步改善水质,另一方面则要用药,通常选择黄粉等药物,将其兑成溶液后倒入鱼缸内,这样就能杀菌,避免病情继续恶化。

锦鲤肚子鼓胀是什么原因怎么解决

正常情况下,锦鲤鱼肚子鼓胀可能是出现了以下五种情况:
一、饲料投放太多,鱼儿进食太多而肚子发涨。这种情况就减少喂食就可以解决。
二、鱼儿养得好了,长胖了。当然,这是好事。
三、鱼儿怀孕了,这可是可喜可贺的呀。
四、可能是寄生虫所至或肚子积水等比较难处理的疾病了。
生病原因是由于吃到不干净的食物。或者带刺的食物时伤及内脏。造成弧菌感染引起内脏水肿。初期表现鱼只失去平衡,腹部慢慢一天比一天胀大。甚至可能令鱼只丧失食欲。
具体针对的情况的治疗方法如下:
1.老三样。换水,升温(30度以上),加千分之五的盐。
2.用日本黄粉药浴5分钟。
3.可以适当在鱼缸内加小量孔雀石绿。每公升6-8滴,同时适当加上一点抗生素药物。青霉素
4.可以适当三天喂一次食。比平时减少一半。
5.三天换水四分之一。同时追加以上药物。如果有好转就减轻药量。直到鱼只康复为止。
转自:搜狐网

请问锦鲤受伤了该怎么办?

捞出来在伤口处涂上碘酒消毒,防止感染腐烂。一般2-3次就好了。

锦鲤鱼身上都烂了怎么治

锦鲤鱼身上烂是得了肤霉病。

肤霉病的鱼体表或鳍条上有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菌丝,故又称白毛病。严重时菌丝厚而密,鱼体负担过重,游动迟缓,食欲减退,终至死亡。有时菌丝着生处有伤口充血或溃烂。
肤霉病又称“水霉病”,病鱼在感染初期,肉眼看不出什么症状,当肉眼能看到时 ,菌丝已向鱼体伤口侵入,并可深入至肌肉,蔓延扩展;向外生长的菌丝,似灰白色棉毛状,故又称“生毛”或“白毛病”。
鱼体受**后分泌大量粘液,病鱼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同时鱼体负担过重,游动迟缓,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
肤霉菌为淡水水域的常见菌,10℃~15℃生长良好,属藻类菌纲水霉科。我国常见的肤霉主要有水霉、绵霉和丝囊霉菌三属。
菌丝为没有横隔的多核体,一端像根样附着于鳖体的操作处,分枝特别多,深入皮肤和肌肉称为内菌丝,它具有从鳖体吸收营养的功能。
其他大部分菌丝体伸出在鳖体之外,称为外菌丝,可长达3厘米,形成肉眼能见的灰白色棉絮状物。
扩展资料:
常见的病原体有两种:一是类似于淡水中的多子小瓜虫,病鱼体表呈白点状;一种是卵圆鞭毛虫,病鱼体表呈浅灰色斑点,不易治愈。
①将水温捉高到30℃,寄生虫会因水温升高而导致其胞囊破裂,自动脱离鱼体,这种方法对初次感染白点病的病鱼治疗效果较好,但对二次感染的病鱼效果不明 显,必须同时用药物浸洗才行。

②将新砖放入尿液中浸泡24小时,晾干后放入水族箱中,10余小时后鱼体上的小白点膨胀,再过10余小时,可见体表的小白点纷纷脱落,效果较好。
③将病鱼浸在淡水中,它由9份淡水和1份海水兑掺形成,浸洗时间0.5秒—2分钟,应注意观察鱼体的适应程度,见鱼呼吸紧张时应立刻移人海水中。
④将10千克海水放入玻璃缸中,加入0.05克硫酸铜,充氧,浸洗病鱼5—8分钟,24小时后可见体表白点脱落。这种方法对初次患病鱼体效果较好,但对二次感染的鱼体效果不明显。

肤霉病症状:病鱼各鳍残缺不全,体表鳞片脱落,皮肤腐烂并有浅表性溃疡。发病原因可能是海水观赏鱼彼此间争抢地盘,互相打斗,或者对新水不适应,导致鳍条皮肤受伤,弓J起细菌交互感染,特别是在已有鱼类的水族箱中放入新鱼后,更易出现这种情况。
1、加强饲养管理,避免鱼体受伤。在越冬以前,根据显微镜活体检查结果,用药物处理杀灭寄生虫,可以有效地预防此病。
2、用孔雀绿0.1%-1%浓度水溶液涂抹伤口和水霉着生处。
3、用孔雀绿1:15000浓度浸洗3-5分钟。
4、用食盐400ppm-500ppm和碳酸氢钠400ppm-500ppm浓度合剂全池遍洒。因用药量大,通常将病鱼集中在小水泥池中进行施药。
5、用维生素E内服,药量与防治竖鳞病完全相同。
6、创造有利于鱼卵孵化的外界条件(注意水温、鱼卵密度),用1:15000浓度孔雀绿浸洗鱼卵(连同鱼巢一起)10-15分钟,可预防鱼卵水霉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肤霉病

鱼缸的一条锦鲤烂尾死了,需不需要整个鱼缸消毒

太需要了,如果不消毒可能别的鱼不会感染,但是如果鱼有一点伤的话就极意感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