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鱼百科给各位分享锦鲤擦身有什么危害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锦鲤在鱼缸里打转擦身(锦鲤鱼在缸里打转是什么病)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锦鲤在鱼缸里打转擦身
有可能得了小瓜虫病,或鱼蚤病,可按如下对照并治疗。
1 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
[病原体] 为凹口科、小瓜虫属、多子小瓜虫。这是一类体型比较大的纤毛虫。它的形态在幼虫期和成虫期有很大的差别。小瓜虫的幼虫侵袭鱼的皮肤和鳃,尤以皮肤为普遍。当幼虫感染了寄主后,就钻进皮肤或鳃的上皮组织,把身体包在由寄主分泌的小囊胞内,在胞内生长发育,变为成虫。成虫冲破囊胞落入水中,自由游动一段时间后落在水体底部,静止下来,分泌一层胶质的胞囊。胞囊里的虫体分裂法繁殖,产生几百甚至成千的纤毛幼虫。幼虫出来,在水中自由游动,寻找寄主,这就是小瓜虫的感染期。幼虫感染了新寄主,又开始它的生活史。
[症状] 观赏鱼因小瓜虫寄生而发病的病例较为普遍。鱼体感染初期,胸、背、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分布,此时病鱼照常觅食活动,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鱼体失去活动能力,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游动迟钝,食欲不振,体质消瘦,皮肤伴有出血点,有时左右摆动,并在水族箱壁、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游泳逐渐失去平衡。病程一般5~10天。传染速度极快,若治疗不及时,短时间内可造成大批死亡。
小瓜虫的适宜水温为15~25℃。此病多在初冬、春末和梅雨季节发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温、缺乏活饵的情况下容易流行。当水温升至28℃时,小瓜虫就会开始死亡。
[防治方法] 多采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弱点,提高水温,再配备药物治疗,通常治愈率可达90%以上。若治疗及时,治愈率可达100%。
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绿和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处理,疗效较好;也可用1%盐水浸泡数天,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甲基蓝溶液,每天浸泡6小时;或用28~30℃的百万分之二(2ppm)的盐酸奎宁药液浸泡3~5天,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硝酸亚汞药液浸泡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浓度的红汞溶液浸泡5~15分钟,或用百万分之零点一至零点二(0.1~0.2ppm)的硝酸汞溶液泼洒,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2 鱼虱病
鱼虱 身体扁圆,色呈灰绿,略透明,大者形似小臭虫。如2—3天内找不到寄主,就会自行死亡。
[发病原因]此病多数是由于捕捞的红虫中夹带了寄生虫,加上投喂前未经充分漂洗、检查,而直接投入鱼池(缸)或者由于水质不洁、败坏和交叉传染等因素,从而由鱼虱寄生虫直接侵害鱼体所致。
[症状] 一旦金鱼被鱼虱侵害后,鱼体有时会失去平衡,常常出现烦躁不安,时而急游;时而用身子擦池(缸)壁,继则引起食欲不振,行动迟缓,局部红肿溢血溃疡,分泌物增多;严重时,鳞片脱落,水霉等菌乘虚侵入,并发感染,加速鱼体消瘦死亡。
[发病季节] 终年可以发生,但以4—10月更为多见。
[防治方法]
(1)每立方米水体(即1000千克)用90%的晶体敌百虫0.25—0.5克,溶解后全池泼洒,或者在10千克水中投放90%晶体敌百虫0.5—1克,浴洗病鱼10—15分钟。1周内连续用药浴洗病鱼3—4次。
(2)用3%盐水浸洗鱼体15分钟,利用鱼虱害怕盐的特点,使鱼虱离开金鱼身体,然后放入困好三天以上的新水中饲养。
(3)养鱼用水需多静置、曝晒几天,寄生虫找不到寄主而自行灭亡,从而减少发病率。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防病措施。
(4)漂洗红虫 对捕捞回来的红虫必须仔细检查一下有无寄生虫或其他害虫及虫卵,并要严格漂洗干净后才可投喂金鱼。这也是预防和减少鱼病发生的积极方法。
锦鲤鱼用身子蹭缸底怎么回事
我们经常遇到观赏鱼蹭缸怎么办,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锦鲤在鱼池里擦身是什么原因
有寄生虫须要驱虫
锦鲤杀完虫,为啥不活泼?
杀虫药对动物的**是很大的,不仅仅是锦鲤杀完虫不活泼,猫猫狗狗都是一样的。建议杀完虫后,让锦鲤安静地呆一会,等度过了杀虫药的**期,锦鲤就会恢复活泼了。
最近发现我的鱼总是侧过身子蹭缸底,感觉跟蹭痒痒一样。请问这是什么情况?如果是病该怎样医治
看看鱼身上有没有白点!若有,去鱼商那卖点治白点的病!很快就好了!看不到白点就是寄生虫!放盐换水!在放盐在换水!水是老水!一天一换啊!
锦鲤向受惊吓一样乱串和撞缸是怎么回事?
锦鲤撞缸一共三种可能性:惊吓,外寄和缺氧。
这三种情形,具体表现情形是不一样的。
先说惊吓。
惊吓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用手拍鱼缸,另一种是新鱼进缸。
第一种很好理解。第二种又分两种。
一种是新鱼新缸。鱼缸里原本没有鱼,你第一次买鱼回家。这时候,新鱼并不会认为你是要饲养它,而是误以为你要吃它,所以它很害怕,它想逃逸,所以撞缸。
第二种是鱼缸里原本是有鱼的,你又添加了新鱼。这时候,一般是体型较小的撞缸。道理也简单——害怕!
因害怕引起的撞缸解决方案:静养即可。如果撞到嘴巴变红,在水质很好的前提下,是可以自愈的;如果你不会养水,就麻烦了!
如果是因为外寄引起的撞缸,本质上是因为它身上很痒,需要驱虫。
这种情况引起的撞缸,一定伴随着蹭缸现象。这就需要具体判断是什么虫,来具体下药了。
如果是因为缺氧造成的撞缸,一般撞的是缸顶,而不是四壁。
解决方案很简单,要么降低锦鲤密度,要么加装增氧泵。
假如你是有增氧泵的,那就说明你的增氧泵瓦数太小了,换一个吧!
锦鲤充血怎样治?
养锦鲤的或许都经历过充血病,那么引起充血病的原因有哪些呢?作为锦鲤爱好者又如何判断自己的爱鲤是由什么引起的充血病呢?下面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谈谈充血病的预防和治疗。
引起充血病的原因目前常见就三前种情况;后三种属于少见的
一.应激反应引起的
1)当换水时温差过大,引起温度骤变。(大家知道温度突然变化超两度对锦鲤就有很大的影响,超过五度就可能引起锦鲤鱼死亡);
2)新进鱼对当地水质的PH值,软硬度的不适应;
3)捕捞鱼时,由于锦鲤鱼的紧张,出现激烈反应引起的充血。
预防:
1)换水时要换等温的困过的水;
2)新进鱼要过水,让锦鲤鱼慢慢适应当地的水质;
3)轻捞轻放,避免冲撞。
治疗:
如果因为以上情况引起的充血,不必惊慌,这种充血最好治疗;加盐0.3%调节下渗透压,停食,爆氧,保持好水质,三四天就可恢复。
二.细菌感染导致的充血
1)最容易发生的就是鱼池有老鱼,新进鱼发生的交叉感染;
2)水质不洁,外伤引起,不是*缸饲养或鱼池有硬的物体,鱼撞伤.刮伤引起感染
预防:
1)新进鱼要按程序杀菌消毒,隔离饲养至少一星期,无病症才可合池;
2)定期换水,保持好的水质,鱼在好的水体环境下有很好的自愈能力的。
治疗:
每日换等温困过水1/5,加大盐千分之五,黄粉按说明加(含药量不同),停食,爆氧。换水后补盐.补药;时间充裕可捞出高锰酸钾(稀释成粉红色)药浴10分钟,药浴时打氧;直至好转,定期换水稀释主池药水和盐的浓度。
三.体外寄生虫引起
它们通过机械性**和损伤皮肤及组织,使锦鲤时常会感染细菌,而最终导致锦鲤充血。
1)机械性**及损伤
这种特性就是寄生虫所共有的,如鲺寄生,以其口器及背甲覆面的倒刺刺伤、撕裂宿主(所寄生的生物)的皮肤;大中华鳋的寄生可造成宿主鳃组织的炎性水肿和细胞增生,造成鳃部病变。
2)压挤和阻塞
一些寄生于锦鲤体内的寄生虫往往可能造成对宿主组织器官的挤压,引起器官萎缩,坏死和生理机能丧失。
3)掠夺宿主的营养
寄生虫的营养来源自宿主,长时间会造成锦鲤鱼的营养不良,生长发育缓慢,重者会造成锦鲤鱼的死亡
4)毒素伤害
寄生虫在寄生过程中,新陈代谢产生的排泄物会留在宿主体内,有些寄生虫还会分泌不同程度的有毒物质,长时间也会对锦鲤的健康产生影响。
容易引起寄生虫的条件主要有给锦鲤喂食的饲料,尤其是动物饲料,不处理干净锦鲤吞噬后,就会被寄生虫当做宿主而生存下来,然后繁殖会给锦鲤带来很大的危害。
预防:
1)导致寄生虫的原因也是水质的关系,我们要做好水质的保养,定期、勤换水,换水时要困水,刚打出来的水要做处理,除了要去除水中的氯气还要去除水中的微生物体、养锦鲤鱼的密度要合理、还有就是强大的过滤系统。
2)定期杀虫,新进的鱼必须要做杀菌,杀虫处理
治疗:
1)可用直接杀虫法:适用于早期,可用晶体敌百虫按0.5的浓度(1吨水0.5克)融水泼洒全池杀虫。(水族用百必除也可)
2)很严重的话建议先消炎再杀虫:先用适量黄粉化水遍洒全池,隔一天后再杀虫,可用晶体敌百虫按0.5ppm(1吨水0.5克)融水泼洒全池杀虫。
下面这三种不是常见的
四.药物引起
对于药物引起的充血,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对症下药,在不懂的情况下不要胡乱用药。
五.季节性充血(限于池养)
季节之间的转变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转季的时候在鱼池或是鱼缸里面定期撒药防御。为了季节气温带来的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将锦鲤鱼移到室内鱼池。
六.病毒引起
说到病毒其实和细菌不是一个概念,我们要先了解哪种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的个体极小、呈现颗粒状,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这种病毒寄生在鱼体组织细胞中,具有很强的抗药性,所以药物很难治疗。而引起这种病毒充血的是因为水质不干净、外伤、饵料变质等。所以要做到的防御还是第一条和防止外伤,而饵料和饲料的选择就要自己的细心查看。不要买过期的饲料。
总结:
1)期间用药肯定会影响水质,中途有可能会使水浑浊,所以大家要注意饲养锦鲤的水质保养,切不可不按照剂量治疗,否则会出现反效果的,严重时还有可能引发其他的锦鲤鱼病。
2)平时要做好预防,不给细菌寄生的有利环境,也要定期杀虫杀菌,
3)常见的杀菌药物有黄粉、高锰酸钾等,盐其实不能直接杀菌,它是通过渗透作用于细菌,导致细菌脱水而死亡的,因此如果用盐杀菌要加大浓度,一般要达到百分之一的量,确保细菌体内的水分可以渗透出来而脱水直到死亡。
什么药可以治疗锦鲤擦身
原生动物引起的疾病 口丝虫
(鱼波豆虫、白云病):口丝虫(ICHTHYOBODO)常栖息于鱼类的皮肤与鳃部,数量少时并不会造成病害,但环境水质不良或鱼的健康状态不佳时,常会大量繁殖,破坏鳃及皮肤组织,造成黏液分泌增多,形成白雾状的附着物,故称白云病。此病主要寄生于淡水鱼类,尤其是锦鲤在移池后常发生,因此又称新水病。锦鲤在感染此病后呈昏睡状态,沉于池底角落,因而又称昏睡病。 (1)病因:口丝虫以飘游口丝虫(ICHTHYOBODO NECATRIX)最常见。虫体呈卵圆形,具2或4根鞭毛,可旋转游动。虫体内有1个圆形胞核。固着于宿主的虫体则呈梨形,鞭毛不明显,于组织上可下下左右摆动。口丝虫最适流行温度在2~30度,虫体开始繁殖的水温为12~20度,以24~25度、PH4.5~5.8时最容易大量繁殖。繁殖时以纵二分裂法,不需中间宿主,可直接传染转移宿主;在环境不适合时可形成具有抵抗力的孢囊,而附着于鱼体或池底中。秋末至春季是此病的流行季节。 (2)病状: #感染初期鱼体会发痒,在池底、池壁摩擦鱼体。 #病鱼皮肤上有一层乳白色或灰蓝色的黏液,使病鱼失去原有的光泽。在鱼体破伤处充血发炎,往往感染细菌或水霉,形成溃疡,使病情更加恶化。 #当虫体大量侵袭皮肤时,鳃上也出现大量虫体,由于鳃组织被破坏,影响鱼的呼吸,因此病鱼常游近水表呈浮头状。 #食欲减退,无精打采,缩尾夹鳍,群聚于池底角落,反应迟钝,鱼逐渐失去平衡,横卧于池底,最后衰竭死亡。 (3)诊断: #虫体小,显微镜下才能看见。取体表黏膜或鳃组织进行镜检。 #有无群聚昏睡的情形发生。 #当锦鲤的黑色和赤色部分患上这种病时,较易被发现;但白色部分患病时,就不是容易辨别出来了,当发现是白云病时,已经不能挽救了。 (4)治疗: #用2%食盐水浸洗5~15分钟或3%~5%浸洗1~2分钟,连续数天。 #用高锰酸钾20MG/KG浓度,水温10~20度时,浸洗20~30分钟;水温20~25度时,浸洗15~20分钟;水温25度以上时,浸洗10~15分钟。 #每100L水体中用30~50万个单位的青霉素,长期浸泡。 #50MG/KG的亚甲基蓝或0.2MG/KG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半小时,连续几次。 #福尔马林20~30MG/KG浓度,每2~3天使用1次,连续数次。
锦鲤鱼用身子蹭缸底怎么回事
我们经常遇到观赏鱼蹭缸怎么办,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发现锦鲤有蹭缸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怎么处理?
简单的说,健康的锦鲤鱼是不会有蹭缸的情况的,它们会在水中悠闲自在的游着。而只有身患疾病,感到不舒适的时候锦鲤鱼才会去磨蹭鱼缸壁,以缓解身体不适的情况。例如,小瓜虫疾病,肤霉病等等,都会导致锦鲤鱼去蹭缸。
饲养者在发现锦鲤鱼蹭缸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这表示锦鲤鱼已经生病,身体感到不适了。饲养者应该仔细观察锦鲤鱼的生活情况,仔细的检查锦鲤鱼的身体,初步的判断锦鲤鱼所患何病,然后在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当然,这要求饲养者能熟悉的掌握危害锦鲤鱼的常见疾病,已经患病后锦鲤鱼的表现情况。例如,小瓜虫病会是锦鲤鱼体表起一层密结细小的白点,锦鲤鱼会感觉到瘙痒而去曾鱼缸;肤霉病导致锦鲤鱼体表滋生一层“白毛”,为此锦鲤鱼也会深感不适而去蹭鱼缸壁。 如果饲养者还是无法准确的确定锦鲤鱼所患疾病,那么应该及时的要求有经验的水族专家来为锦鲤诊断,然后在针对性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疾病对锦鲤的伤害都是巨大的。初期的微弱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就会变得严重,而且会诱发其它疾病,这对锦鲤的威胁绝对是致命的。
锦鲤蹭缸是身体表面有些痒,一般如下处理:
1、蹭缸的锦鲤体表有出血、红肿等,是细菌感染,用黄粉药浴;
2、蹭缸的锦鲤体表有毛状、絮状物等,是真菌感染,用孔雀石绿药浴;
3、蹭缸的锦鲤体表有白点、条状物等,是寄生虫感染,用硝酸亚汞药浴;
4、蹭缸的锦鲤体表无任何症状,注意观察就行,不要过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