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鱼百科给各位分享金鱼突然横着什么原因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我家有条金鱼总爱横躺,这是为什么?会不会死啊?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我家有条金鱼总爱横躺,这是为什么?会不会死啊?
金鱼们,已经严重缺氧了。自然无法游动,无法平衡。 可能得了鱼膘失调病。 鱼不会立即死去,有可能水温变化差异过大,受到突然惊吓,饱食过度等病因, 治疗方法提升水温,循环渐升,增加水中含氧量,保持水质干净,分次投喂少量活食,诱导病鱼摄食活动。用一根细尼龙绳拴住背鳍,按水面泡沫板帮助鱼体翻身,辅助治疗。
刚到家的金鱼栽头怎么回事?
鱼各部分组织的比重基本都比水大,这点大家在煮鱼的时候就能说明,因为无论是好吃的鱼片、鱼肝还是鱼头,只要水够深,都是好好的沉在锅底。谁都知道,活鱼没有沉入水底起不来,是鱼鳔起了作用,里面充了很轻的气体,减小了鱼的比重,鱼能调节气体的多少,让鱼的比重正好和水一样,就可以舒适自由的悬浮在水中任何高度了。
另外让大家先大概了解下鱼鳔病:
鱼鳔病:当鱼鳔功能损坏,鱼不能自由调节自身比重的时候,要么鱼鳔干瘪、要么充气过度,鱼也就总是沉底或者漂在水面,目前基本是不治之症。
那金鱼栽头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是重点;
栽头:鱼并不会沉底或者漂浮,只是在静止时身体不保持水平,栽头。从现象看,鱼整体的比重并没有问题,也就是说鱼鳔的调节功能仍然正常。鱼体内各组织的比重基本是相近的,有巨大区别的就是鱼鳔内的气体,但要讨论清楚,还得看看下面2种情况:
1、吃饲料后上浮或者栽头,过一段时间正常
相信很多鱼友都碰到这种情况。这种情况通常都会发现鱼的屁屁里有大量气泡,有时干脆就是鱼会从屁屁里排出气泡。不吃东西的时候正常,说明鱼鳔本身没有问题,吃后有问题和排泄气泡也说明了问题是出在消化肠道内。就是部分鱼对某种饲料消化过程中逐步产生大量的气体,导致鱼比重减小,为避免鱼体上浮鱼会本能的排出鱼鳔内气体,如果肠道内产生的气体不多,鱼是可以自己调节的。
但是,因为饲料成分或者部分鱼消化情况不同,肠道的气泡量很大,又或者鱼鳔的调节能力不如其他鱼好,最终肠道气泡的量超过鱼鳔的调节能力,就会导致鱼体上浮!由此可见,要是鱼总排泄大量气泡的话,这些气泡在肠道形成的过程中,鱼鳔就得经常调节,上浮就是鱼鳔调解达到极限后的表现。每天鱼鳔这么折腾来折腾去,当然很容易病变,因此这种吃后上浮的鱼,有时候就会逐步转化成真正的鱼鳔病!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换好的饲料,改善环境增加鱼的代谢能力,总之无论有没有上浮现象,鱼排泄较多气泡很不好。
2、永远滴、令人绝望滴栽头
既然是永远的栽头,就是治不好,干嘛还要讨论呢?目的当然是希望鱼友们能在挑鱼的时候避开这样的鱼。这段的内容是本文的重点,就是要讨论体型与栽头的关系。
首先还得再回顾一下物理知识:一个物体总体上比重和水一样,让它悬浮于水中,比重偏小的部分会在上面,而密度较大的部分会在下面。
金鱼在水中静止时的姿态完全是根据上面这个原理表现的。换句话说,金鱼各部位的比重分配情况决定了鱼是否栽头。前文已经说到,鱼各个部分组织的比重都比水重,而且基本是一样的。具有巨大差异的就是鱼鳔里的空气,因此结论是鱼鳔与身体重心的相对位置决定了鱼在水中静止悬浮时是否栽头!
先说长身的不栽头的兰寿:鱼鳔的位置基本是在鱼身前后的中间,也就是鱼的重心位置,鱼的整体也就平衡了,不存在前部下沉的问题。
最容易栽头的前半身长、后半身短的兰寿:这种兰寿就是那种尾筒部分比较短的兰寿。养兰寿的鱼友都知道这种兰寿最容易栽,原因就是后半身短,鱼的重心就比较靠前,而鱼本身内脏的构造原因鱼鳔还在原来的位置,这样就形成比重较小的鱼鳔位置在鱼重心的后面,鱼静止时,鱼后面这部分就会自然在上面,头在下面,形成栽头。
相对容易栽头的大头兰寿:有了上面2个分析例子,这个就很容易理解了,身体鱼鳔的位置没有改变,但是头部加上了比重比较大的头瘤,这一样可以导致鱼的重心离开鱼鳔位置前倾,导致鱼前倾栽头。
短身不栽头的兰寿:虽然这种体型的兰寿比较容易栽,道理和上面一样,但也确实有不少短身却平衡很好的兰寿。原因也很简单,鱼鳔的位置在鱼重心位置的就不栽头。通常这种不栽头的短身的兰寿头瘤都不太大,鳃长也短短的,特别是身体前部也很短,配合了后面的短身,保证了鱼的重心没有离开鱼鳔向鱼的前身移动。
一句话:鱼鳔和鱼重心的相对关系,决定了兰寿是否栽头、平衡、或者仰头。那如何隔着鱼体看穿鱼鳔与重心之间的关系呢?
首先要明确的是:前文得出的鱼鳔和鱼体重心的相对关系决定了鱼在水中静止时的体态,栽头、平衡或者是仰头。决定相对关系的是2个因素,1是鱼鳔的位置;2是鱼体重心的位置。改变这2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调整相对关系,实现鱼的平衡。
通常情况鱼鳔的位置是鱼内脏构造决定的,鱼友们观察不到,因此这部分的影响无法判断,也许专业的人士可以致力于此,想办法培育出鱼鳔靠前的兰寿,那对兰寿的贡献可不小,鱼友们在这方面只能尽力提供好的环境和喂养方法,减小鱼鳔病变的发生。而第2个因素,鱼体重心的位置,鱼友们确实是可以用肉眼判断出来的,对兰寿来说,重心越靠后平衡的情况就越好。下面都是针对第2个因素的讨论。
先看看兰寿这个鱼种的特征,1、长有头瘤,结果是让重心前移;2、尾筒下弯,减少了后半身的长度,也导致重心前移;3、追求小尾巴,尾巴距离重心位置比较远,对鱼重心后移能起到比较大的作用,兰寿的小尾巴要吃亏很多,也导致重心前移。总结以上三条,天哪!原来兰寿的特征都是不利于鱼平衡的特征!怪不得兰寿迷们被栽头搞得叫苦连天。
越是缺少的东西就越显得珍贵!从来没有哪样金鱼让人们这么重视他的静止平衡。上面说到的兰寿3个特点都是鱼友无法舍弃的,那只好从其他方面来改善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鱼体后半身的长度,也就是长身:日寿总是往长身的方向发展就是这个道理,鱼平衡了,游姿自然就好了。国寿以前有那种“心”形横着放的身材,挺招人喜欢,可惜犯了后半身短的平衡大忌,逐步被淘汰出了鱼友的视野。
适当的头瘤:头瘤对重心前移的作用非常明显,头瘤轮廓清晰、分块明确、特点突出即可,过分的大头瘤给鱼平衡的负担太大了。国寿有一种可爱短鳃的头瘤是非常有利于平衡的,实践中拥有这种头瘤,身材短胖平衡又好的鱼不少。
尾筒粗壮厚实:后部尾筒的体量有助于鱼重心的后移。腹鳍根部的位置可以帮助判断,关于这一条,说不清道理,但是实践中腹鳍根部位置靠前的鱼,确实比较容易平衡。
前面说了一大堆,可是千万别被限制住。兰寿的精彩就在于他总能出现一些精品,以独特有效的美妙身材解决了自身平衡的问题,让人拍案叫绝。例如有些短圆的高身国寿,后半身很短让人担心,可仔细端详人家前半身也很短,总体上达到了平衡,一样游的稳稳当当。因此养兰寿的朋友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从小鱼开始就看透它长大后各部位的发展方向,找到自己的好鱼。
金鱼载头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鱼友,往往全部金鱼中,最好的那条载头,让鱼友痛苦难言;
就这个问题,小弟也多方询问过,最后得出了这样的几个结论:
1、金鱼是由鲫鱼人工培养而来的,在培养过程中,由于人们审美爱好,把体型短,粗,圆的金鱼保留了下来,而在这个过程中,外形的演化速度大大超过了鱼的内脏的演化速度,大家试想把一条食用鲫鱼的内脏塞在金鱼的肚子里,鱼鳔等器官的位置是必要发生变化,达不到野生鲫鱼在自然环境中经过大自然演化的平衡点。所以说体型和野生鲫鱼体型差异越大的金鱼(如短尾鎏金等)越加容易载头,反之变化较小的草金,载头的几率小很多!
2、也是人们在饲喂过程中,为了让金鱼肥壮好看,投喂的饲料量很大,导致鱼肚子内很多脂肪堆积,脂肪在体内的增加,除了使鱼肚子大外,也占据了体内其他器官的位置,导致金鱼从小到大,渐渐的载头(所以有的金鱼停食就会好转,喂食就会载头);
3、以上两点已经说明了,就算是一只健康的金鱼,也是一个自己在适应平衡的个体,不是非常的不稳定,所以在金鱼遇到外部环境(入水温骤降等)和饲料(有鲜活变成膨化)突然变化的情况下,也有载头的危险;
4、以上的几条都是在说金鱼的身体和物理**的情况下载头的危险的可能,但是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从病理的角度讲得,金鱼的身体平衡是依靠靠近鳃盖后面的一个叫“耳石”的器官,这个器官就像是人的小脑,通过它来控制各个鳔的进出气量,还有各个鱼鳍的滑动,如果耳石被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就很容易载头。不过听说这种情况的话,可以用煮沸的绿豆花,喂鱼,能起到解毒的效果,使得金鱼载头能得到缓解(没试过,传说,各位不妨试下)。
金鱼的身体不平衡,横躺在水中,不停的垂死挣扎,这只金鱼还能活吗,此时我应该立即怎么办才能就金鱼?
这叫失鳔症也就是鱼不能控制鱼鳔,导致失去平衡一般这种病不算重,鱼儿需要静养,不要喂食,也不要打搅他当然如果鱼儿亚健康,也容易得其他的病
金鱼尾巴的红线是什么?
金鱼尾巴有红色横的线条是虫子。这是一种名为嗜子宫线虫的寄生虫,由于其颜色鲜红而且虫体细长,因此也叫红线虫。
它主要危害鲤鱼、鲫鱼等鱼类,通常会藏在鱼鳞下方,破坏鱼儿的皮肤,同时吸取养分,甚至会引发水霉病等疾病。
患病后可以用食盐水浸洗鱼体,也可以用高锰酸钾涂抹病灶。
金鱼毛衣分针法?
像金鱼开始的话,他的上半部分是横着织的。他的袖子就是你把中心点找到之后,然后平均分出来前片和后片要留的尺寸。把他的针穿出来,剩余的一般袖子差不多都是70针左右。这是儿童的,如果是**的话要150针左右。把两边各留出来就可以了。
金鱼花毛衣分针方法?
金鱼开始分就怎么分,像金鱼开始的话,他的上半部分是横着织的。他的袖子就是你把中心点找到之后,然后平均分出来前片和后片要留的尺寸。把他的针穿出来,剩余的一般袖子差不多都是70针左右。这是儿童的,如果是**的话要150针左右。把两边各留出来就可以了。
小金鱼背心的织法?
一、用针:12号环形针。用线:九色鹿新生儿专用线。衣长:1.45尺,腋下宽1.1尺。二、胸部:横织1、起45针,分三部分,第一部分:6+2针,6针织搓板针,2针织交叉针(正面交叉)。第二部分:9+4针,9针织搓板针,4针织交叉针(两两正面交叉)。第三部分:17针+6+1针,17针只搓板针,6针纽麻花(6行扭1次),1针边针。2、第一行全下针;3、第二行6针下针、2针上针、9针下针、4针上针、17针下针、7针上针。4、第三行开始在第三部分织入小金鱼。织完第三部分和第二部分,不织第三部分,翻转织片织第二、第三部分。5、第四行只来回织第三部分。6、第五行三部分一起织,此时6针扭一次麻花。7、以下重复步骤3—6。三、小金鱼的织法:1、第一行:在第三部分搓板针的第8针种一次加6针,共7针,翻转织片,加的7针全织上针,再翻转织片,1—3针并织下针、4—5针并织下针,把前1针压在后一针上,再6—7针并织,又把前一针压在最后一针上,完成一只眼睛。第9针织下针,第10针里织入第二只眼睛。2、第二行:反面正常织过。3、第三行:在第三部分第9针中加至8针,其他正常织。4、第四行:其他正常织,第三部分第九针中加的9针织上针。5、往返,鱼身织平针,其他正常织,鱼身织6行平针后开始手鱼尾。6、其他正常织,鱼身两侧2行各减1针,减至3针后,三针并成1针。7、鱼尾收完后,继续按照胸部织法织,第三部分织了5个搓板针后织鱼尾,织5针搓板针后,在鱼身尾部那针的右侧洞洞入针,挂线,拉出第一条鱼尾,拉松一点,继续织7针下针后,再在鱼身尾部左侧洞洞拉出第二条鱼尾,其他正常织。8、反面在第三部分搓板针的第6和倒数第6针把鱼尾拉出的线并织。9、翻转织片,织6针后在同一个洞洞拉出第三条鱼尾,继续织5针下针,再拉出第四条鱼尾。10、反面在第7和倒数第7针并织鱼尾拉出的线。11、翻转织片,只7针后,在鱼身尾端那针的洞洞里拉出第五条鱼尾,织3针后同样部位拉出第六条鱼尾。12、反面在第8和倒数第8针并织鱼尾拉出的线。13、翻转织片,织8针后在鱼身尾端同一个洞洞里拉出第七条鱼尾,反面,第九针并织鱼尾拉出的线。14、隔9个搓板针后织入第二条金鱼。15、织了9条金鱼,然后织门襟单螺纹扭针8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