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各位朋友分享白酒放盐发酵吗怎么放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玉米怎么发酵才能出酒?(玉米怎么发酵才能出酒精)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玉米怎么发酵才能出酒?
原材料:玉米、曲子、酒甑子。1、先用水把包谷煮软,大约要煮10个小时,煮软后拿出来晾,使温度降低。2、晾了不再那么烫后,开始搅拌放到甑子里面发酵,发酵时间在30个小时左右,然后放到缸里面密封储存,要一个星期。3、可以开始烤酒,炉灶上放口加好水的大锅,然后放上樵子,樵子面上放粑折,粑折上面放酒甑子。4、将发酵好的玉米倒在酒甑子里面,中间搭好酒溜子,上面搭好天锅,锅里倒满凉水,然后用大火烧,随着温度慢慢上升,酒就出来了。扩展资料:玉米酒也称包谷酒、玉米烧,包谷烧等,在东北、内蒙、云贵川、山东等地区都比较常见,度数在25-70度不等,而中国另外两种常见的酒种为高粱酒和大米酒。玉米酒的典型特点是“甜”,这是因为玉米中植酸含量过高导致的,此外,玉米中脂肪含量高,如果处理不好,生产出来的白酒邪杂味重。在选择玉米时,我们应选购那些成色好、成熟度高、淀粉含量高、颗粒均匀,含水量低,新鲜、无霉变、无杂质的玉米为原料。用这种玉米酿酒,口感好,出酒率高。玉米中含有较多的脂肪,如果我们对玉米处理不当,酿出来的酒喝了就会上头口干,酒质差,这主要是因为玉米中的脂肪转化成杂醇油而引起的,它有一股“粮食香”气味和口感,但也是“上头”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想酿造较好的玉米,必须要对玉米进行脱皮处理。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即将消失的传统手工艺——烤年酒
散白酒怎样封口?
一般是用一块质地很好的布把坛子口盖好,然后用绳子把布在坛子口箍紧,然后在坛子口用泥盖上一层,一定要把布盖在里边,这样保存的时间非常长.如果有条件再把坛子埋在地里就更好了。市面的散白酒绝大多数是酒精勾兑酒,没有存放意义。除非是直接或托人从酒厂取得的纯高粱酿造的酒。纯高粱发酵酿造的酒密封保存会产生陈香。
清香型酿酒发酵池的正确方法?
中国白酒的发酵容器选择主要有两种:陶缸和窖池。陶缸发酵现在主要是地缸发酵,清香型白酒就选用此法。清香型白酒的主要产地是晋、冀、蒙,是温度和湿度相对较低的地区。那么为了达到预期的发酵效果,勤劳的人民发明了一些方法。
先提高粮食的投入比。清香型白酒一般为纯粮发酵,很少加入辅料,其淀粉率可达到30%之上,而其他香型的淀粉率一般在15%—19%。其次,提高粮食的粉碎程度。清香型白酒要将粮食粉碎到4-8瓣,浓香型则粉碎到4-6瓣,酱香型则粉碎成2瓣,或者干脆整粒投粮。
在发酵的过程中,微生物的活动会释放出一部分热量,所以为了防止温度升的过快,超过微生物适宜的条件,抑制微生物活性。那么,在入缸时原料的温度会设定在较低的程度,一般为10℃—15℃,夏季则能低就低。在入缸之后,上面会覆盖一层厚厚的麦糠。
这时地缸就会发挥它的重作用。陶缸会对其内的酒醅起到保温作用,使得其不会过快被地温所影响。在入缸的7、8天之后,酒醅的温度就会达到高值,冬季一般为26℃左右,夏季则可能达到40℃左右。还要强调地缸的另一作用,陶缸以黏土制成,又埋于**,那么土壤中的微量氧可以通过陶缸进入酒醅。这样可以帮助一些兼性细菌快速繁殖,为后期的发酵做准备。
随着发酵的进行,温度会越来越高。但是过高的温度会抑制微生物活性。这时地缸就有了它的第三重效果。酒醅达到温时一定会高于当时的地温,这时土地便起到了良好的导温效果。冬季多余的热量导入土壤,稳定了酒醅的温度,维系着微生物的正常活动。夏季由于气温较高,地温相对也高,这时可以向缸周**灌入冷冻水,达到稳定酒醅温度的效果。
随着原料中淀粉和糖分的消耗,微生物活动会趋于减缓,产生的热量也随之减少。这时土壤又变起到保温的作用,防止温度下降太快。这样能是发酵进行的更加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