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鱼百科给各位分享任正非创业技巧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任正非的创业精神是什么?(任正非的创业精神是什么样的)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任正非的创业精神是什么?
任正非将自己的一手烂牌打到如今,也算是有了分晓。他的一生看似跌宕起伏,苦难无数,但是在任正非看来,可能也只是坚持做好每一件事罢了。从读大学时的刻苦勤奋,到入伍时的不争不抢,再到创业后的聚焦发展坚持己见,任正非的成功哪有什么秘密。任正非就是典型的阿甘,没人知道他这辈子是否能成功,但是最关键的一点——他受尽非议,却毫不动摇,目标坚定、专注执着、默默奉献、埋头苦干,不去计较的努力,直到成功!
任正非创业史及感悟?
1
“我确实是由于幼稚,才走向通信行业的”。
任正非在华为网络产品线奋斗大会上表示,华为当时选择进入通信行业,是出于无知者无畏,“走上这条路后,才知道通信市场如此之狭窄,技术要求如此之苛刻,竞争如此之激烈”。
在巨头林立的通信市场,华为可谓一穷二白,势单力薄,“我们当时就像一只蚂蚁,站在大象脚下,在喊要长得与它一样高,现代唐吉诃德”。
经过挫折和自己的感悟,任正非认识到企业必须控制好货源,“公司成立之初,那时社会上刚刚开始市场经济,倒买倒卖是主要的一种经济方式,在倒买倒卖的一片风声中,我们不合时宜地走向科研,自己做产品,自己做货源,这就是我走向创业时的初衷”。
任正非不无感慨地表示,当年确实是逆流而上,逆水行舟的困难有多少,只有自己心中清楚。
任正非创业路上遇到的机遇有哪些?
任正非是一个敢于和命运抗争,不屈服于现状的人,再创业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别人的帮助。那时正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政策,给了任正非施展才华的机遇,才有了现在的华为;在创业开始时,和几个朋友共同集资了两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还有原配妻子的助力以及岳父的游说等等。现在的华为做的如此强大,敢和欧美抗挣,和任正非以及他的团队有一个爱国情怀,不懈努力的付出工作是分不开的,华为是中**的骄傲,中**爱你。
任正非成长的五个阶段?
阶段1:个体创业阶段(1988-1993年,44-49岁)
这一阶段,研发投入大,内部管理混乱,每个月基本发不出工资,所以员工流动性很大。任正非的主要工作就是做销售,跑客户,想办法给员工发工资,同时还要激励员工士气,日子过得挺狼狈的。
阶段2:个人英雄阶段(1994年-1995年,50-51岁)
这一阶段,万门机开发成功,大规模开发市场,任正非大力提倡个人英雄**。如“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烧不死的火鸟是凤凰”等。如他在1994年说“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市场工作原则,几年来感召了多少英雄儿女一批一批地上前线”。此时的任正非认为,只要激发大家的英雄**,只要大家拼命干,公司就能发展起来。但实际事与愿违,华为内部宗派**盛行,山头林立,内部思想很不统一。
阶段3:个人修炼阶段(1995-1997年,51-53岁)
为了统一思想,消灭山头,华为聘请人大专家组做华为基本法。在和专家的沟通中,任正非的思想发生巨变。
1. 开始注重个人修炼,提出“在思想上艰苦奋斗”,“无论何时都要自我修正,自我批判,吾日三省吾身”。
2. 英雄**思想淡化,指出“英雄就在身边”,踏踏实实,认真工作的普通员工就是英雄。
3. 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作为公司的基础,提出“认同华为文化是作为华为员工的基础”,“把不认同华为价值观的员工清除出去”。
阶段4:生命开悟阶段(1998年-2000年,54-56岁)
1998年3月推出华为基本法,1998年开始与IBM合作,到2002年合作告一段落。任正非的管理思想成熟。具体表现:
1. 1998年3月,提出要探索管理规律,追求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预示着任正非在走一条属于任正非自己的管理思想之路。华为基本法颁布后,任正非提出“探索中国的世界级领先企业之路”。可见,任正非要探索的道路,不仅是属于华为的,也是属于中国企业的。
2. 1998-1999年,多次谈自我批判。提出员工的自我修炼、自我批判才是公司长久发展之道;倡导员工通过自我批判来不断净化自己;自我批判重新做人;自我批判,克服管理上的幼稚病。
3. 全面引进西方管理,倡导职业化管理,管理体系快速国际化。
4. 到2000年,进一步提出,自我批判不是修身养性,而是要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找更广阔的服务对象,寻找更有意义的奋斗目标,收获高尚美好的人生。这预示着,任正非的生命打开了,开悟了。
阶段5:思想成熟阶段(2001-2002年,57-58岁)
1.2001年,母亲去世,给任正非打击很大,他写了《我的父亲母亲》,回顾了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前半生,更加诊视生命。
2.2001年的IT泡沫让他深感华为危机,2002年,任正非写了《华为的冬天》,要求公司均衡发展,安安静静地应对外界评论。上述两文在网络反响很大,标志着任正非对人生,对企业的理解已经成熟。
3.2002年,写了《谈干**伍建设》,对干部提出六项要求,也可以说是对自己的要求。六项要求的核心是使命感、胸怀、品德、视野、学习、均衡发展(灰度哲学的前身)。这标志着任正非的管理思想成熟了。
任正非的创业故事感想?
一、父母的影响
父母的影响主要造就了任正非不自私的品格。
在他的文章《我的父亲母亲中》,他是这么说的:
我高三快高考时,有时在家复习功课,实在饿得受不了了,用米糠和菜合一下,烙着吃,被爸爸碰上几次,他心疼了。其实那时我家穷得连一个可上锁的柜子都没有,粮食是用瓦缸装着,我也不敢去随便抓一把,否则也有一、两个弟妹活不到今天。(我的不自私也是从父母身上学到的,华为今天这么成功,与我不自私有一点关系。)后三个月,妈妈经常早上塞给我一个小小的玉米饼,要我安心复习功课,我能考上大学,小玉米饼功劳巨大。
任正非不自私的品质还体现在他对股权的分配上面,偌大的华为,他的股份只有1.14%,连3%都不到,应该是全世界都极为少见的,把大部分的股份都给了员工,据统计,在华为,员工持股比例大概在99%左右,并且员工非常相信公司,把所有的收入都继续投入到购买公司的股份当中,长时间下来,复合收益率都在15%以上。
也正是这种不自私的品质,让任正非团结了越来越多优秀的人才,因为都是为自己干,华为的向心力也就越来越强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