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那天,唐玄宗杨玉环在长生殿夜半人时究竟做了什么?

据说,七月七这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织女是天界的纺织女工,有一双异于凡夫俗子的巧手,老实本分的青年农民牛郎与一头牛相依为命,大概前世有约,牛郎多看了池塘中洗澡的织女一眼,从此世间多了一段凄婉动人的爱情传奇。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其实是先民对男耕女织生活的美好向往,当不得真。真正在七月七秀恩爱、大把撒狗粮的另有其人,不是牛郎而是“三郎”(李隆基小名),他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年轻时英明神武,将大唐王朝推向了盛世辉煌,自从收了天生丽质的杨玉环之后,忽然不思进取,皇帝也做的吊儿郎当起来(从此君王不早朝)。

七月七是个传统节日,唐代女子不管有钱没钱,都要换一身干净衣服,脸朝西冲着上弦月眯缝起眼穿针引线。因为月色昏暗,能见度太低,成功机率不是很高,偶尔有穿过的那真的就是“巧”了。有崔颢《七夕》为证: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珮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李隆基在位时候,每年七月七自然要与民同乐,月初时,有关部门就得提前采购大量“钿针”,以备宫中乞巧之用。据《开元天宝逸事》记载,宫中都要用锦搭建高百尺的穿针楼,上面罗列各种时鲜水果,宫中有头有脸的嫔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这样的场合,自然少不了丝竹歌舞,兴致来了,李隆基有时也会露一手敲架子鼓的绝活,这时生活中的伴侣、艺术上的知音杨玉环则手挥琵琶与三郎合奏一曲《沧海一声笑》。上行下效,长安城中士民自然也要通宵达旦共庆升平。

关于李隆基时的七夕盛况,有许多唐诗记载其事,而其中最为著名者,无疑当属白居易的《长恨歌》了。

渔阳鼙鼓惊破了霓裳羽衣舞,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也埋葬在了马嵬坡,等到车驾回銮时,孤枕难眠的李隆基派方士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寻找杨玉环,希望可以再续前缘,功夫不负有情人,临邛道士终于在海外访到了位列仙班的杨玉环,杨玉环感慨唏嘘不已,但天人相隔,只能是“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同时表示: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许多人读了这几句,都以为李隆基和杨玉环在七月七的“夜半无人私语时”,发下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誓言。很少有人留意到“长生殿”三个字,更没有人想两个人在七月七不在宫中呆着,为什么要跑到华清宫长生殿撒狗粮?有学者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他们却没有能抓住重点。

敲黑板,《长恨歌》的重点部分其实就隐藏在这几句中,关键节点就是“长生殿”这三个字。

《旧唐书》记载,“新成长生殿,名曰集灵台,以祀天神”,原来,长生殿乃是神殿,而非寢殿。前贤陈寅恪认为长生殿乃是庄严清净之地,不是秀恩爱的场所(“神道清严,不可阑入儿女猥琐”)。

的确,长生殿不适合秀恩爱,但李隆基与杨玉环去那里并不等于是去秀恩爱啊,陈寅恪先生大概是先入为主了。当小民们欢天喜地乞巧时,三郎与杨玉环也在祈求,他们在《向天再借五百年》。

世上无如人欲险,做了皇帝想成仙。历史证明,不管是明君昏君,富有四海的皇帝做到最后,想要的无不是仙福永享、寿与天齐。秦皇汉武如此,唐宗一样概莫能外。李隆基有“四纪天子”之称,在龙榻上一坐就是四十多年,干时间久了,上了年纪最是怕死,加上身边有倾城倾国之貌的杨玉环,敦伦起来难免力不从心,自然而然就将精力转向了求仙问道。说句公道话,晚年政事荒怠其实与杨玉环关系不是很大。

早在做太子时,李隆基就和道士们有来往了。而唐王朝鼎盛的开元、天宝年间(713~755),由于太平天子李隆基的大力提倡,道教的发展也达到了最高潮期。最初李隆基只是痴迷于丹道,等到纳杨玉环为妃后,企求长生的欲望日益强烈,不久即开启了夫唱妇随的求仙模式。

说来许多人不会相信,李隆基相信神仙方术之事是受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影响。当时的张果老名字还叫张果,成仙以后才叫张果老的。张果是当时著名的方术士,自称能通神,长期隐居于恒山。李隆基派人请了几次,都被张果拒绝。如此一来,益发引得李隆基欲罢不能。开元二十二年(734)李隆基巡幸东都洛阳,两次召请张果。这次张果出山了,简单露了几手,李隆基“由是颇信神仙”。对于修仙张果主张服食,但究竟吃什么却是“语秘不传”。张果在宫中呆了一年时间,李隆基也没有搞到神仙方。被吊足胃口的李隆基决定把亲妹妹玉真公主嫁给张果,如此一来,张果就是自己妹夫,自然不会对大舅哥再有所保留了。

对此提议,张果只是呵呵,如此一来这天就聊不下去了,李隆基只好放他还山。

送走张果,李隆基又将茅山派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迎入皇宫,请教道法与养生术,接受司马承祯传授的道教法箓,按宗教仪式出家,正式成了一个“道士皇帝”。找到组织的李隆基向司马承祯学习了“辟谷术”,在修仙的道路上越行越远,先后在嵩山、茅山设立了御用炼丹点,其中茅山炼丹的主持者由司马承祯弟子李含光负责。炼成九转金丹后,李隆基“斋心以伺,专使以迎”。

李隆基渴慕长生,杨玉环岂有不知之理?为了讨其欢心,她也使出了浑身解数。唐代妇女喜欢穿红裙子,杨玉环却偏偏喜欢穿黄色的裙子。这并不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是杨玉环的过人之处。冰雪聪明的杨玉环穿黄色裙子,正是为了迎合李隆基的求仙心理。黄色与道教有关,在唐代,女道士一般戴黄冠、穿黄袍,因此也被称为“女黄冠”。杨玉环陪着李隆基去祭拜玄元皇帝(太上老君)时,第一次穿出了黄色裙子。对此,李商隐曾有诗道:“朝元阁迥羽衣新,首按昭阳第一人。”朝元阁是唐玄宗祭道祖的地方,羽衣即为黄裙。

李隆基喜欢杨玉环,是有道理的,以色事人,色衰而爱驰,杨玉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是因为把“投其所好”四字发挥的淋漓尽致。李隆基精通音律、是个杰出的音乐家,原创了许多道教乐曲,最为知名的就是《霓裳羽衣曲》了。杨玉环深得曲旨,据此编制了《霓裳羽衣舞》。每当乐曲响起,杨玉环就翩翩起舞于君前,与仙乐配合的毫无违和感。杨玉环如此知情识趣,李隆基自然会“尽日君王看不足”了。

长生殿是天宝元年(742)李隆基与杨玉环感情最为炽热时建造的。建筑为上下二层,上层是祈求神仙延年益寿的神殿,下层是享受人间至乐的寢殿,长生,顾名思义,表达了李隆基思慕长生不老的愿望。

为什么非要在七月七别人忙于乞巧这天到长生殿呢?原来,一切也与道教有关。据说,周灵王太子王子乔升仙日就在“七月七”,李隆基想长生、盼长生,所以在七月七夜半无人时候与杨玉环登上长生殿,他是希望有神仙来接他和杨玉环一起升天的。

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爱的誓语言尤在耳,就婉转娥眉马前死,杨玉环交还“钿合金钗”旧物,是在提醒负心人,所谓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不过是笑谈而已,《长恨歌》表达的不是爱情,而是“此恨绵绵无绝期”。

大唐因崇道而中衰,白居易是在宛转的批评和嘲讽统治者,“七月七日长生殿”被后人视为秀恩爱,实在是种悲哀。

李隆基真的喜欢杨玉环嘛?

自古英雄爱美人,英雄难过美人关。那到底李隆基爱不爱杨玉环呢,让我们细细来看。

一、首先我们来看看杨贵妃是个什么尤物。

杨玉环(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号太真。 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唐朝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她的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出生于宦门世家,父亲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

杜甫有《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花江草岂终极!”、白居易形容她“温泉水滑洗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白的《清平调》则说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由此可见杨玉环确实是个大美女无疑了。

二、其次我们来看看李隆基是个什么英雄。

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今山西长治)别驾。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 。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由此可见李隆基确实也算一代英雄了。

三、再次我们来看看这英雄和美女在一起发生的故事 其一:乱伦,破坏人伦纲常。

杨玉环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唐玄宗李隆基册封为贵妃。

可以说两人在一起乱了伦理纲常,老子抢了儿子的媳妇。公公爬灰了。李隆基这绝不是英雄所为,绝对是无耻之徒。

其二:奢侈堕落,破坏社会风气,

天宝四载(745年)八月,册杨玉环为贵妃。为了讨贵妃的欢心,李隆基可谓费尽心机。为了迎合她喜欢服装的心理,有专门为贵妃服务的七百多人给她做衣服。为了让她吃上喜欢的荔枝,李隆基还下令开辟了从岭南到京城长安的几千里贡道,以便荔枝能及时地用快马快速运到长安。有了杨贵妃,李隆基的奢侈之风越来越盛,大臣、贵族、宗室为了巴结皇帝,投杨贵妃所好,又刺激更多的官僚贵族巴结逢迎。其族兄杨国忠也平步青云,做上了唐朝宰相。杨贵妃的姐姐们也得到了实惠,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 [14] 其他的兄长也有封赏,做了朝中的高官。杨国忠的权势无人能比,兄妹二人的辉煌时期也为日后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其三:挑起战争,导致边镇军事势力强大,

李隆基对于唐朝的危机丝毫没有察觉,反而向外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政治腐败与黑暗,影响了将领的贪功求官的欲望。为了挑起战争,并在战争中立功受赏,加官进爵,边镇的很多将领肆意挑衅,使得边境战乱不断,李隆基的好战对此又是火上加油。初期的边境安定局面又被打破了。

其四: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杨贵妃死,唐朝国运衰落。

唐朝大伤元气。一是西边和吐蕃的关系恶化,开战后互有伤亡,损害了历来的和睦友好关系。二是西南的南诏国。由于边境将领的骄横跋扈,致使本该平息的冲突日益升级,结果唐朝征兵和南诏开战。先后战死、病死的唐兵达二十万之多。

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随李隆基从延秋门出长安,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杨玉环于六月十四日(公历7月15日),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

四、最后我们来谈谈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

首先这种爱是这是一种畸形的爱,为了这种爱,竟然抢夺自己儿子的媳妇,及其自私的爱,为了女人不顾天下百姓的死活,拿老百姓的命不当回事,只顾自己俩贪图享受,最后当报应来的时候,没有说话资格的时候,又抛弃和自己一起享乐的女人,他们之间的爱,只是简单的肉体之爱,娱乐之爱,爱的奢华,也爱的寡情,爱的大气,却也爱的卑微,只能靠肉体博君欢。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

天宝四年(745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 ,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玄宗亲谱《霓裳羽衣曲》,召见杨贵妃时,令乐工奏此新乐,赐杨氏以金钗钿合,并亲自插在杨氏鬓发上。玄宗对后宫人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古今宫闱秘记》卷三)复制新曲《得宝子》,足见宠幸之隆。

时宫中未立新皇后,宫人皆呼杨氏为“娘子”,实居后位。郑处诲讲了一个故事,说在杨玉环晋为贵妃之后,岭南贡上一只白鹦鹉,能模仿人语,玄宗和杨贵妃十分喜欢,称它为“雪花女”,宫中左右则称它为“雪花娘”。

唐玄宗令词臣教以诗篇,数遍之后,这只白鹦鹉就能吟颂出来,逗人喜爱。玄宗每与杨贵妃下棋,如果局面对玄宗不利,侍从的宦官怕玄宗输了棋,就叫声“雪衣娘”,这只鹦鹉便飞入棋盘,张翼拍翅。后来这只可爱的“雪衣娘”被老鹰啄死,玄宗与杨贵妃十分伤心,将它葬于御苑中,称为“鹦鹉冢”。玄宗对宠物白鹦鹉尚且如此珍惜,其对杨贵妃的厚宠更不待言了。

唐玄宗是什么时候开始宠爱杨贵妃的?

唐玄宗是让杨贵妃当道姑后才慢慢的让杨玉环在宫内教梨园子弟,在教梨园子弟才慢慢的封杨玉环为妃,才慢慢地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