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夏3当中突然出现一段争论,是不是给人一种很熟悉很亲切的感觉?大张伟还适时地提醒观众——这是奇葩说。其实第一季和第二季经常有乐评人站出来,犀利地评价乐队的演出。而第三季,这样的场景少了一些。所以当马东突然cue到邓柯,让他点评康士坦的这段表演时,我们也许会感到很突兀,但同时,也很期待邓柯的点评,能点燃现场,引发更激烈的讨论。

别被带节奏和偷换概念给误导了,乐夏3里的这段辩论,邓柯是对的-风君小屋帮我吧

先简单交代一下整个过程吧。邓柯认为康士坦的大段独白有些苍白,水平还停留在二十岁的思维方式。然后有两个年轻的乐评人先后站出来反驳他,主要观点就是,人生没有规定二十岁的人该干什么事,三十岁的人该干什么事,任何人都有资格跨越年龄,去表达自己的心绪。另外,不必去在意身份证上的年纪。

很有意思,在双方对战结束后,那英还小心翼翼地问,两边谁赢了?其实从现场的气氛以及共鸣的倾向来看,显然邓柯和臧鸿飞惨败。而那两个年轻的乐评人赢了。

别被带节奏和偷换概念给误导了,乐夏3里的这段辩论,邓柯是对的-风君小屋帮我吧

很无语,这就是辩论。奇葩说里的很多比赛,都是这样的模式。

邓柯和臧鸿飞真的输了吗?从技巧和气场上,他们当然输了。当那个年轻人问臧鸿飞,五十岁的人能不能唱二十岁的歌?臧鸿飞居然一时语塞,无法应答。这在辩论上,就是输了。但具体到这个问题的原始点,其实邓柯和臧鸿飞的观点,才是对的,只不过,他们一方面词不达意,没有辩论技巧,一方面被对方带走了节奏,忘了自己原本要说的东西。再就是,他们的态度,本就不受年轻人待见,所以在现场他们肯定是不受欢迎的。

别被带节奏和偷换概念给误导了,乐夏3里的这段辩论,邓柯是对的-风君小屋帮我吧

下面我们具体说一下。其实邓柯质疑康士坦的初衷,不是质疑四十多岁的人还去怀念青春,而是质疑四十岁的人,他们怀念青春的方式和笔触,还停留在二十岁的水平。这一点,邓柯其实一开始就点出来了。后摇出现的大量独白,到底好不好,具体要看词本身的质量,能不能准确表达作者的情感。如果能,就是好的,如果不能,就是不好的。而康士坦的这段独白,在他看来,就是不好的。

显然,邓柯针对的不是中年人该不该唱少年歌这件事,他针对的是,中年人唱少年歌,该怎么唱,该用什么方式唱。这和题材无关,只和笔触,视角,情感切入点,以及水准有关。

别被带节奏和偷换概念给误导了,乐夏3里的这段辩论,邓柯是对的-风君小屋帮我吧

举个例子吧,一个六岁的孩子,画童话题材的作品,没有任何违和感。而一个六十岁的老人,去画童话题材的作品,同样无可厚非,但问题是,经过五六十年的生活锤炼以及艺术修炼,你的用笔,线条,总不能还和六岁孩子一样稚嫩吧?起码,你应该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你的笔力和成熟感吧?

再比如,六岁孩子可以唱儿歌,六十岁的老人当然也可以唱儿歌。但老人唱儿歌,难道还会用奶声奶气的音色去唱吗?六十年了,他的声音张力,表现力,难道还停留在六岁的水平吗?

别被带节奏和偷换概念给误导了,乐夏3里的这段辩论,邓柯是对的-风君小屋帮我吧

其实,这就是邓柯和臧鸿飞真正想表达的意思。你四十多岁了,当然可以去怀念二十岁的青春,这没问题。但问题是,你怀念青春的方式,怀念青春的笔力,不应该和二十岁相比没有任何进步吧?更具体地说,你写出来的词,至少不能停留在二十岁的水准吧?骆宾王7岁写出《咏鹅》,诗当然写得好,但你到了70岁,当然还可以写鹅,但如果还这样写,就不会让人有惊艳之感了。

很可惜,邓柯和臧鸿飞想表达的东西虽然很清楚,但他们的表达能力不是太强,而且他们的观点,很容易被现场的气氛带偏,带来带去,自己都忘了该说什么了,最终演变成几岁的人就去干几岁的事这种充满老人味和说教味的态度。

别被带节奏和偷换概念给误导了,乐夏3里的这段辩论,邓柯是对的-风君小屋帮我吧

其实,那两个年轻的乐评人,从一开始就没弄明白邓柯的意思,但他们带节奏的能力真的很强,一开口就抓住要害,并成功带动了现场年轻人的气势。其实,这就是偷换概念,把能力的问题换成题材的问题,直接获得了在场大部分人的共鸣。而奇葩说里的很多对决,玩的不就是这个套路吗?

三十岁的人,当然可以书写二十岁的自己,四十岁的人,当然也可以书写二十岁的自己。这不是能不能的问题,当然能。但问题是,怎么写。正如臧鸿飞所说,人总是要进步的,同样是书写自己的二十岁,四十岁写得总要比三十岁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