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女儿》于6月28日在芒果TV播出,这部纪录片不像以往的纪录片时长长,每一集只有6分钟左右,每一集都是优秀女性党员,是一部真正把女性伟大形象搬到荧幕上呈现在观众眼前。让我们了解到历史长河,曾有许多优秀女性党员做出了许多伟大事迹。

在我看到第51集的时候,讲到优秀女性党员伍若兰,让我抽搐了许久。

伍若兰1906年出生于湖南耒阳县城郊九眼塘村人,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取《孔子家语》中“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的诗句,为女儿命名若兰。

这两句诗就表达了父亲的希望,同时也在伍若兰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大意为我的承诺和兰花的芳香一样长存不变,我的心和兰花一样忠贞不移。

纪录片《党的女儿》:不惧生死的女英雄伍若兰-风君小屋帮我吧

图源自纪录片剧照,侵权联系删除。

父亲的希望伴随女儿一身,就像她的名字伍若兰,她把名字和伟大革命事业结合,最终献出宝贵生命,为红军突出重围赢得了许多时间。

如果没有这部纪录片,或许许多人还在铭记着她,但大多数人还是无法了解到这些伟大女性的。

伍若兰自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共产主义青年团耒阳地方执行会委员会、县农会妇女部部长。

又在1982年伍若兰和朱德将军在耒阳县结为夫妻,同年3月参加红军。

伍若兰与朱德

伍若兰虽与朱德结为夫妻,但在革命事业上都有各自优秀的作风和让人敬佩的善举。在工作上,伍若兰佩服朱德的崇高品德;而朱德则称伍若兰对革命忠贞不渝。

纪录片《党的女儿》剧照

两个人都有互相吸引彼此的优点,又在同时进行着伟大革命事业,对于伟大革命事业两个人又有各自的独立品质互相学习的地方。爱情伟大,革命更伟大。

在共同的革命理念和和战斗情谊,使他们变得惺惺相惜。婚后,在朱德影响下,伍若兰严格按照革命战士的条件要求自己。

伍若兰随着工农革命军转移到井冈山,被调到第四军军部政治宣传队工作。她和宣传员到处张贴标语,散发传单。

伍若兰虽是军部宣传干部,又是朱德妻子,但她从不以首长夫人自居,始终坚持履行一个宣传员的神圣职责。

她没有把这种身份应用在任何特权上,就像她的名字,像兰花的芳香一样长存不变,兰花一样忠贞不移那样始终践行着。

她经常深入基层,给战士们讲课、与战士们谈心,组织文娱活动,丰富战士们的生活,鼓舞大家的斗志。不仅如此,她下可以和战士们打成一片,上可以和敌人阵地喊话,在硝烟弥漫的的战场上,冒着枪林弹雨,向敌人喊话,展开政治攻势。在生活她从不以朱德名义向后勤提出非分要求,她和战士们一样,战士们吃什么她就吃什么,没有什么特殊可言,和战士们一样吃红米饭、南瓜汤,穿草鞋、睡稻草铺。因工作需要,军部给她配有一匹马,但她很少骑,常给体弱的女战士或者伤病员使用。

在古代历史中,也有这样的伟大女性,比如人尽皆知的花木兰,但我更能从伍若兰的身影看到了明朝朱元璋的妻子马皇后,马皇后为人节俭,在朱元璋打天下时,许多后勤工作都是马皇后在做,马皇后会和战士们讲故事,安慰和抚恤受伤或已故的战士。无疑,伍若兰在革命事业用自己高尚的品德投身到这一事业。

伍若兰不仅能文,而且还能武。她和指战员一起练习射击、刺穿、投弹,并学习军事技术。她还常用左手练习枪法,不久就可以双枪并发。

曾有一位战士问她为什么要练习用左手用枪,她说:“这叫做两手准备,如果右手负了伤,我还有左手能打枪,还可以消灭敌人。”这就是对革命事业忠贞不渝的伍若兰,就像和她的名字若兰那样永存世人心中。

如果说时代造就英雄,那么英雄会选择是否在这样一个时代让自己变成英雄,显然婚后的朱德深深影响着伍若兰,伍若兰跟随朱德不断深化对革命事业的思考和践行,用自己的行动和意志造就了自己的未来。这就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伍若兰。

伍若兰的英雄事迹

在1929年1月,朱德率领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进军。1929年2月1日,部队在江西寻乌的吉潭镇同尾追的敌人激战后,转移到圳下村修整。不料第二天天还没亮,军部突然被敌军刘士毅部包围。朱德指挥红军与敌军展开激战。

此时,伍若兰为掩护朱德和军部其他首长,在危机时刻,伍若兰毅然率领一部分战士从另一个方向袭击敌人,把敌人的火力引到自己身上。朱德和军部在天亮前安全突围,伍若兰因受重伤被俘。

刘士毅捉到伍若兰后,一边电告蒋介石自己捉到朱德爱人伍若兰邀功,一边对伍若兰严刑拷打,妄图从她口中得到共产生和红军的重要机密和军事行动计划、

当敌人问:“朱德在哪里”时,伍若兰回答:“在红军队伍里,在人民心里”。此话一出,我们不难看出女英雄伍若兰此刻将伟大革命事业的价值上升到非常高的一个层面上,即人民利益至上的层面,同时也能看到这话一出,不管敌人使用什么苦刑,伍若兰绝不会多说一个字。

蒋介石在知道伍若兰的身份后,就说要软硬兼施,为我所用。

敌人用绳子吊、用杠子压、灌辣椒水等种种酷刑,得到回答却是:“若要我低头,除非赣江水倒流!”

无论是许以高官厚禄,还是酷刑,伍若兰始终未曾屈服。在用尽手段毫无收获之后,赣州敌军如实电告蒋介石,“软硬兼施,伍难为我所用”。蒋介石亲自回电:斩首示众。

1929年2月12日,伍若兰英勇就义,听闻消息的朱德仰天长叹,悲痛至极。伍若兰牺牲时年仅23岁,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但是,她就像一枝馨香袭人、芬芳不谢的兰花那样始终坚定不移,盛开在后人的心中。

女英雄英勇就义,伍若兰这个名字将永远载入中国革命的名单上,牺牲自己为其他革命战士开辟一条突出重围的出路,自己被俘后,受尽酷刑后英勇就义,这是我辈学习的楷模。

伍若兰,永远盛开的兰花

她就像兰花,永远盛开在后人心中,当我们读到“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就会想起这位女英雄伍若兰。

为了纪念这位红军英雄,人民将生长在寻乌、宁冈和赣州的一种兰花改名为井冈兰,将伍若兰的故乡耒阳金南村改名为金兰村。

我在看完这仅仅5分钟的纪录片后,又去网上搜寻她的更多资料,看到她不少的事迹,她就像她的名字,盛开在自己的心中,盛开在父亲的心中,和朱德结为夫妻后,两个人又共同影响彼此,更是盛开在各自心中的花,又和战士们交流,是盛开在战士们心中的花。

我们知道花会凋谢,但是这位女英雄的事迹永远不会凋谢,她会陪伴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去深思当年的历史。

没有置身于当时环境的思考虽说是一种思考,但不够真实,不能想象出当时人物的心中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但当伍若兰在危机时刻做出那样的选择时,已经做好准备为革命事业奋斗牺牲。

历史不会重演,但历史的镜子一直在照着我们不断反思和前进,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该忘记献身于伟大革命事业的这些女英雄。

此外,虽然《党的女儿》播出,但时长只有5分钟,个人感觉还是少了,主要围绕各位女英雄的突出事迹来展开描述,没有过多融入她们的生活,但这也足够了,5分钟了解一位女英雄,铭记其中一位影响到自己的女英雄,把她作为榜样,在生活和学习上指导自己,在思想上影响着自己,这就是历史的镜子对我们这代人的启示和启发。

我们太需要历史的镜子和深刻故事来反思我们的行为和举止,年龄的增长是一个人生物上的成长,但思想的增长和深入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成长。

伍若兰,我可以铭记一辈子的一位女英雄,她说的那些话,深深影响着此时此刻的我。每个人心中都住在不一样的英雄,但很少住进女英雄,此时此刻,伍若兰这位伟大的女英雄不仅住进了我的心里,还住进许多喜欢着她的人的心里,没有照片不要紧,看不见你不要紧,因为你住在人们心中,心里的人需要想着和铭记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