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公路通车里程、机动车[机动车的英文名称为MV(Motor Vehicle的缩写)中文意思就是“机动车辆”。]以及机动车驾驶人的不断增加,导致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居高不下,因酒后驾驶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在我们身边屡屡上演。针对这些事故,关于酒驾入刑的刑法已经实施,那么,酒驾入刑时间是多久?
相关推荐:酒驾宣传语大全、酒驾撞死人怎么判?
酒驾入刑时间是多久?
从2011年5月1日起,修改后的《道路交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醉酒驾驶将作为危险驾驶罪被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指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主刑和附加刑两刑事责任包括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驾驶证全称为机动车驾驶证,又作“驾照”,依照法律机动车辆驾驶人员所需申领的证照。],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而对于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将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改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同时醉酒驾驶,可判处1-6个月的拘役并处罚金。
高晓松[高晓松,1969年11月14日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州。]“蹲了半年”
名人效应[名人效应,是名人的出现所达成的引人注意、强化事物、扩大影响的效应,或人们模仿名人的心理现象的统称。]在什么时候都是有用的,哪怕是“反面教材[教材是根据各科教学的要求而编写或选定的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资料等的统称。]”。高晓松显然是醉驾犯里较诚恳的那一个(在我们看得到的范围内)。他半年入狱生涯,是尊重了法律,也为自己的过错付出了低价,较重要的是,他让“酒驾入刑”深深刻刻地进入了人们少有的法律意识里。无论是这条法规的推出,还是高晓松醉驾服刑的事实,都让人们感觉到感,乃且还有一种对生命的尊重。
法律的威慑力对行为收效很明显,但一个文明、理性的驾驶环境,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仅靠刑法来塑造。“酒驾入刑”,其实碰撞的是传统的酒文化促生的行为模式,而真正能影响人行为模式的途径只有内心的认同与对生命的尊重。当然,也少不了公共服务的完备,比如代驾,就是一个不错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