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国队打进世界杯,那时你们多大?在干什么?
流星镇来回答。
首先纠正一下,中国队是在2001年打入世界杯决赛圈的。2001年10月7日,沈阳五里河体育场,中国队主场对阵阿曼队,于根伟打入致胜一球,中国队1:0小胜对手,宣告了中国队正式打入2002年韩日世界杯决赛圈。我忘了那是星期几,不过我在单位的宿舍里看了现场直播。老实说,那场比赛我们发挥得并不好,但情有可原,毕竟距离实现几代足球人和亿万球迷的梦想如此近的情况下,谁也会紧张的,而且结果还不错,我们实现了梦想。那是作为球迷的我感到最幸福的一天。当时我22岁,参加工作已有三年,记得看完比赛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就来到了宿舍楼下,听见好多地方想起了鞭炮声,现在想起那时的情景,我的眼眶都有些湿润!真的,那是压抑了多久的情绪的释放啊。第二天我去买了一份《体坛周报》出的号外,准备永久收藏,可惜后来搬家的时候弄丢了,现在想起来都十分惋惜!对了,记得赛前央视记者在五里河体育场外采访了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一对儿双胞胎来看球,孩子很小,还坐在手推车里,一个叫李维妙,一个叫李维肖,现在也有20岁了吧?不知道两个孩子怎么样了?有没有爱上足球?
当时抽签结果出来后,国内一片欢腾,都认为抽到了上上签,体育记者们纷纷做起了数学题:第一场拿下哥斯达黎加,第二场平土耳其,最后小负巴西,拿到54分小组出线,更有乐观者幻想着淘汰赛对阵谁,采取什么战术能走得更远。足协稍微低调一点,定的目标是进一球,得一分,赢一场。后来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中国队净吞九弹,蔫头耷脑地回家了。同组的巴西得了冠军,土耳其第三名,我们成了大笑话。客观地说,这就是我们的真实水平,所以也没什么可遗憾的,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与顶级水平的差距,也是一件好事。而且中国队也不是一无是处,我觉得打得最好的一场是最后对阵巴西队,那时也确定出线无望了,又是面对顶尖强队,心理也没压力了,也就放开了。一开始我们与巴西队还互有攻守,只是后来孙继海受伤下场,我们才陷入全面被动。而且邵佳一还有一脚任意球打在立柱上,要不是运气差些,还真有可能进一球呢。
虽有这么多遗憾,但在世界杯上看自己的国家队踢球还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当时有中国队的比赛,那是学校停课,工厂停工组织观看的。我们单位也组织职工在会议室看了直播,不管平时是不是球迷,这个时候都会为中国队呐喊助威,能起到多大作用就说不准了。
我以为进了一次世界杯后,中国队的水平会提高,国内的足球环境也会更好,可接下来就是足坛扫黑,中国足球进入了更低的低谷,后来的三届世预赛,我们连X 强赛都进不去了。直到去年,才由高洪波力挽狂澜,打入十二强赛,最后也功亏一篑。我们总是在反思,犯错,争论,再犯错的怪圈中走不出来,耽误了多少球员的年华,辜负了多少球迷的期望?想想真是痛心啊!足球真的是一项系统工程,哪个环节搞不好都不行,但愿我们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如今的我已经奔四了,对足球也看淡了许多,很少再半夜爬起来看球了,不过有亚冠和国家队的比赛还是会看的,心态却平和了许多,因为经过太多的失望,也就不抱太多希望了。现在我们国家的足球环境好了许多,希望有生之年能再次看到中国队打入世界杯,也许到那时,我才会“老夫聊发少年狂”吧。希望中国队能给我这个机会。
就回答到这儿吧,有些长,也不上图片了,多担待些。
关于2002年韩日世界杯,对于国足的记忆有多少?
2002世界杯足球赛,中国国家队首次闯入决赛圈,这是历史性的突破!虽然小组赛三场全输,丢了9个球,饱受球迷诟病,但那届国足,我人为依然是最强的一届国家队,三条线包括守门员,都有亚洲顶级球星。我倒认为不应该过多责备国足,毕竟国足是首次打决赛圈比赛。大家知道,经验和阅历是宝贵的财富,没有踢决赛圈的历史,经验欠缺,场上拘谨,都是失败的因素。我大中华五千年历史,虽然历经磨难,但一直屹立于东方,就是得益于悠久历史的文化沉淀,任何民族任何国家在我大中华面前,都奈何不得我东方雄狮,就是这个道理!国足要想进步,就得卧薪尝胆,大批量培养梯队人才,搞好国内联赛,走出去请进来,提高体能,加强技术,多和高水平球队过招比赛,我们水平也会提高。前些年国足有很多机会和国外球队比赛,这些年少了,有各方面原因。但是不管怎样,还是要尽量多参加国际大赛,锻炼队伍。水平高了,阅历丰富了,有经验了,那么再站在世界杯的赛场上,断然再不会出现2002世界杯上尴尬的场面了!
2002世界杯中国队几强?
中国队首次参加82年世界杯预选赛后,终于在米卢的带领下首次,到现在也是唯一的一次,进入了2002年世界杯,遗憾的是在小组赛一球未进,三场丢9球,零比二负于哥斯黎达加,零比四给了后来夺冠的巴西队,零比三惨败于强悍的土耳其队,最后排名第三十一名,共三十二个队参加,最后一名是沙特队
02年世界杯,米卢为何放弃射手王李金羽,选择平平无奇的高尧?
在回答你的问题前,先更正你一下问题,是02年世界杯,不是02世界!!02年世界杯中国能够进入世界杯,这个功劳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当时的外籍主帅米卢,不过在最终的入选的25人大名单里,米卢的选择却让一部分球迷看不懂,当时状态和实力都不错的李金羽没能进入到大名单里,而且不只是李金羽入选还有谢晖,取而代之的却是默默无闻的高尧。如今看来,选择高尧并没有啥毛病。因此,问题来了,02年世界杯,米卢为何放弃射手王李金羽,选择平平无奇的高尧呢?那啥,还请各位听我慢慢说来。
射手王李金羽的巅峰实力
2002年3月世界杯之前,李金羽夺得99超霸杯冠军,并以16粒进入成为2002 甲A联赛的射手王。李金羽能成为射手王是有原因的:
李金羽的当时的抢点意识和跑位能力是非常强的,靠队友看出空间,通过奔跑不断寻找射门的机会,李金羽有着精湛的射门技术和门前高效的嗅觉能力。米卢为何放弃射手王李金羽,选择平平无奇的高尧?
李金羽的最大弱项就是速度太慢,而且世界杯小组赛的队手都不弱,李金羽在辽足和鲁能的俱乐部表现的很抢眼,但是在国家队的表现确实一般般。基于这两点原因,米卢就没有把李金羽排到25人大名单之中。
对于高尧入选国家队,有人说高尧上面有人,但现在分析米卢的选择之后,会发现他的做法非常正确。大家都知道当时李金羽并不是不可替代的球员,反而当时队里已经有许多球员和他的位置重叠,在竞争上李金羽反而不占优势。
所以米卢就把目光把投向了高尧,米卢曾经在2000年的时候看过高尧的比赛,当时觉得高尧是一个潜力股技术比较全面,在试训的时候他在场防守很出色,发挥了牵制对手的作用,所以成为了一个可用的选手。
综合对比之后,米卢认为高尧更适合当时的国家队所以把他列入了大名单中,虽然中国在02年世界杯上的发现并不完美,但还是让那里的球迷热血沸腾。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谢谢关注“海逛子”!
2002国足世界杯阵容?
2002年世界杯中国队阵容是(4-2-3-1阵型):22-江津(守门员)/(后卫)
21-徐云龙,14-李玮峰,17-杜威,4-吴承瑛/(中卫)
15-肇俊哲,8-李铁/1(中场)
8-李霄鹏,19-祁宏(6-邵佳一,第66分钟),9-马明宇(队长)(3-杨璞,第62分钟)/(前锋)
10(16-曲波,第7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