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 我 怀疑 自己 感染 了 艾滋病 有 十年 了 , 请问

一、艾滋病虽然难以治愈,但是调养得当是有望存活的并不是必死

二、需要做到合理饮食,清淡饮食,忌暴饮暴食。

三、避风寒,防感冒,并且能持之以恒。

hiv 感染者 cd4 吃药 的 时候 300 左

大家好,我是波波医生,在疾控中心从事艾滋病及性病等传染病防治工作,不论是我去大学讲课还是在网上写作关于艾滋病的相关文章,我都会强调现在艾滋病防治形势的严峻性,但很多人不以为然。现在艾滋病防治形势严峻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在于传播途径的根本性改变。

艾滋病是AIDS的音译,其全称叫做“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免疫功能进行性受损为主要表现得传染性疾病。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病,1981年在美国被首次发现,它对人类社会发展、人类文明等构成深远影响。

截止到2019年底,全球累计有超过767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有超过3200万人死于艾滋病或艾滋病相关疾病。2019年中,艾滋病成为全球死亡率第一的传染病,因艾滋病引起的结核病成为全球死亡人数第一的传染病。

2021年1月1日,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中表示,美国实施艾滋病终结计划,将从法律、艾滋病检测、艾滋病治疗和预防等多方面入手,预计在10年内,降低艾滋病90%的发病率。

文章中说:

美国将会拟定相关的法律,对传播艾滋病的病人以及暴露艾滋病的病人进行刑事定罪,以此来减少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除此之外,他们还将通过解决种族歧视、同性恋歧视以及经济问题,来更好的为艾滋病病人提供服务,企图通过转变艾滋病污名化的方法,来让艾滋病转变为一个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

尽管全世界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防控艾滋病,但是艾滋病的形势任然不容乐观;

尽管我国出台了艾滋病防治的相关政策法规,在艾滋病防治方面投入巨大,但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近几年来还是在上涨,这确实让人感到遗憾。

艾滋病防控难,它到底难在哪里?

从一个故事说起:

近日,网络上报道一位60多岁的大爷被抓,并判处有期徒刑11个月,原因是他故意传播艾滋病病毒。60多岁的大爷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已经8年余,崇尚“自由”的他,对待性问题更加“自由”。前不久,大爷找到了一位站街女,想着与她云雨一番,结果因为价格问题而闹到了派出所,经过检测,大爷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且明知道自己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情况下,强行与站街女发生性行为,检方认为大爷故意传播艾滋病,顾判处有期徒刑11个月。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来至少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艾滋病的潜伏期太长

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会经历急性感染期,艾滋病病毒携带期、艾滋病前期和艾滋病期四个时期。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到最终发展成为艾滋病会经过一个漫长的潜伏期,平均潜伏期为8-10年,最长有达20年之久的,这期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会出现任何不适和任何临床症状,可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当然也可以与他们发生性行为。

不像新冠肺炎,其潜伏期最多14天,我们可以通过隔离来控制传染源,而艾滋病不行。

二、大部分人对艾滋病知之甚少,只有恐慌

因为艾滋病发现之初,很多病人在确诊后不久就死亡了,所以很多人对艾滋病感到恐惧;另外又由于艾滋病不能被彻底治愈,只能终身服药控制,加重了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第三,由于艾滋病被污名化,认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会被人们远离、歧视,所以很多人不愿意谈论艾滋病,更别人学习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比如很多人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可能就直接划过了。

三、性行为开放及性观念的转变导致艾滋病传播途径发生根本性改变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一是性传播、二是血液传播、三是母婴传播。在2010年以前,我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以共用注射器吸毒为主,2010年转变为以吸毒和性传播为主,2016年以后艾滋病传播为绝对性传播。

2020年11月26日,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艾滋病相关数据,通过性途径传播占比超过96%,其中同性性行为传播占比为26%左右,在青少年学生中,艾滋病传播全部为性行为传播。

共用注射器吸毒,国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大力打击吸毒贩毒行为、针具交换及美沙酮门诊等方式来预防;

母婴传播,国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相关文件来提高医护工作者的责任,以及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随访来预防;

性行为,国家可以通过大力打击卖淫嫖娼行为。

但是,最新的数据显示,性行为中以“非商业非固定性行为”传播常见,这就给我们干预带来巨大的难度。

一个人的行为改变很难,现在随意性性行为比较常见,我们又不能采取强制措施,尽管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宣传,但是感觉一圈打在了棉花上,确实令人遗憾!

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中,最重要的三个环节是“知-信-行”,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一是对不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人群进行宣传教育,让其了解艾滋病的危害;二是在宣传中,对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人群进行针对性宣传,强化其规避危险行为;第三,最关键的时候要让人们将具体预防措施落到行动上来,但是这一步很难很难很难!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很多人,明知道对方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但还是要与对方发生无保护性的性行为;也遇到很多朋友约的时候,不使用安全套。这确实令我们头疼!

预防艾滋病,希望我们每一位朋友都重视!

目前来说最重要的是遵循ABC原则,不与除配偶外的他人发生无保护性的性行为。如果确实不能避免与他人发生随意性性行为,请一定全程、正确、每次使用安全套。

当发生了无保护性的性行为,该怎么办?

如果与他人发生了无保护性的行为后,在不知道对方是否健康的情况下,可以去购买艾滋病阻断药物。一般来说,高危行为后24小时内服用,其阻断效果几乎为100%,越早服药越好,48小时内其阻断效果约为75%,超过72小时后,就没有阻断效果就几乎没有了。

最后,希望各位朋友重视艾滋病的预防,将预防措施落实到行动上来,切实减少高危行为的发生。

珍爱生命,远离艾滋!

如果各位朋友,有关于艾滋病的相关问题,请关注波波医生,私信咨询,谢谢!

如果一个人染上了艾滋病,那么他还能活多久?

1980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宣布,人类成功地消灭了天花。在人类历史上,天花的杀伤力让人闻风丧胆,而天花的消灭也意味着人类可以通过医学技术手段消灭一种传染病。至此,人类非常乐观,在未来会有更多的传染病被消灭。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了6例肺孢子虫肺炎病例,他们免疫系统几乎完全崩溃,一种新的传染病进入人们的视野–它就是艾滋病。

由于前面有成功消除天花的经验,所以当艾滋病出现时,科学家很乐观,相信要不了多久,人类就可以消灭这种传染病。

到现在,40年时间过去了,科学家做了大量的努力,仍然没有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和方法,也没有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的疫苗。正是因为艾滋病的不可治愈性,让人们对它恐惧、害怕和远离。

目前,全球累计超过800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有超过3500万人死于艾滋病或艾滋病相关疾病;我国1985年发现首例输入性病例,到现在累计约120余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超过28万人死于艾滋病或艾滋病相关疾病。

艾滋病发现之初,许多感染者很快就死亡了,所以给人们留下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就会很快死亡的固有印象。

现在,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究竟能活多久?这是许多感染者以及普通大众所关心的问题,我们来认认真真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艾滋病发现的时候,科学家尝试了许多种以往的药物,遗憾的是没有发现任何一种药物对艾滋病病毒有抑制作用。

1987年,科学家发现治疗肿瘤的药物齐多夫定(AZT,因毒性较大放弃用于治疗肿瘤)对艾滋病病毒有抑制作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很快就批准被齐多夫定用于治疗艾滋病。但好景不长,两年后,许多感染者出现了耐药的情况,这又给科学家泼了一盆冷水,也让许多感染者充满希望的火苗熄灭。

随后,科学家加快了研究的步伐,世界上很多基金会都给艾滋病研究领域投入资金,越来越多的新药上市。1995年,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提出了著名的沿用至今的“鸡尾酒疗法”–多种药物联用来避免耐药问题。从此,艾滋病耐药率变得非常低了,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也不再等待死亡。例如我国的孟林,他于1995年确诊感染艾滋病病毒,到现在仍健康存活。

孟林

由于药物供应原因,最初我国对于艾滋病的治疗标准是CD4T+细胞低于200个/ul,后面药物供应情况改善,治疗标准变为CD4T+细胞低于350/ul,再后来,治疗标准修改为CD4T+细胞低于500个/ul。

2016年,第21届世界艾滋病大会在南非召开,与会的科学家通过广泛的讨论达成了一项共识,即艾滋病应该“发现即治疗”(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就应该马上开始抗病毒治疗,不论CD4T+细胞的值是多少),只要感染者遵医嘱坚持抗病毒治疗,感染者的寿命几乎和未感染者一样。

大会后,我国随即修改了艾滋病的治疗指南,贯彻“发现即治疗”,从那以后,我国艾滋病的治疗率大幅度上升。2018年,我国提出了艾滋病防治三个“90%”的目标,即90%的感染者被发现、发现的感染者中90%进行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中90%实现病毒学抑制,目前后两个目标已经实现,第一个目标正在实现。

所以,希望大家正视艾滋病,艾滋病已经由绝症变成可防可控可治疗的慢性病了。

除了及时治疗外,还有一些其它的因素影响艾滋病的治疗效果:第一、依从性,不单单是艾滋病,任何疾病的治疗效果与患者的依从性关系最大,有些患者为了避免药物的副作用,私自减量、停药等,这会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也会极大的增加耐药率;第二、治疗时机,科学研究发现,感染者免疫系统重建与CD4T+细胞值成反比,即CD4T+细胞值越低,感染者免疫系统重建越困难且时间越长,因此有过高危行为的人应尽早去检查,发现后应尽快开始抗病毒治疗;第三、感染者的生活习惯,有些患者习惯抽烟喝酒和经常熬夜,这会损伤免疫系统,对抗治疗效果。

总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只要坚持抗病毒治疗,规律自己的作息,它基本不会影响感染者的寿命。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宣传这一科学结论,但部分感染者仍然不相信这个结论,害怕自己因艾滋病而过早的死亡,希望大家相信科学。工作中遇到部分感染者因害怕药物副作用或出现部分药物副作用而停药和拒不治疗,这确实让人遗憾。诚然,艾滋病治疗的药物或多或少有一些副作用,但这跟感染者的耐受有关,如果实在不耐受可以更换药物,现在治疗的药物和方案也非常多。因此,希望大家正视艾滋病,预防艾滋病,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一定要积极治疗。

波波医生在疾控中心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如果各位朋友有关于艾滋病的相关问题,可以关注我,私信咨询,谢谢。

如果一个人染上了艾滋病,那么他还能活多久?

如果一个人染上了艾滋病,那么他还能活多久?

有很多得了艾滋病的人都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得了艾滋病,还能活多久?

而有意思的是,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得了艾滋病并不意味着寿命就要走到终结。

其实HIV和艾滋病不是一回事,HIV是一种病毒,艾滋病是由该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功能缺陷,最终发展成为艾滋病。

如果非常不幸,真的得了艾滋病,只要听医生的话按时服药,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就完全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可以无症状地活很多年,和常人并无二致。

不过,得了艾滋病,一定要注意控制并发症,防止更加严重的病情出现。并发症包括细菌、病毒、原虫等各种感染。

平时患者要注意尽量处于相对无菌的环境,尽量远离动物宠物,冬季注意保暖防止感冒。HIV感染者一旦发生发烧、头晕、心率加快、脉搏异常等症状,需要立即就医。

得了艾滋病,最多能活几年?

1996年,何大一团队的混合疗法获得成功,即同时使用3—4种抗艾药物,每一种药物在艾滋病毒繁殖周期的不同环节,分别发挥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控制住病情。

这种疗法类似于鸡尾酒的混合调配,何大一便将其命名为鸡尾酒疗法。

消息一经公布,整个医学界为之轰动。人类被艾滋阴影笼罩了10余年后,终于看到了最灿烂的曙光。

临床中验证,经过几星期治疗后,10名病人中有7人明显好转,持久低热和皮肤溃疡消失,精力也充沛起来,有的病人血液中甚至查不出艾滋病毒的踪迹。3年后,接受鸡尾酒疗法的病人仍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在普遍使用鸡尾酒疗法的国家,艾滋病人的死亡率下降到20%;只要治疗及时,病人“寿命与平常人相差无几”。

美国篮球巨星埃尔文·约翰逊,1991年感染HIV病毒。在鸡尾酒疗法的帮助下,至今27年过去,59岁的他依然像正常人一样出现在各类活动中,并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

在一次表彰杰出亚裔的颁奖典礼上,约翰逊亲自为何大一颁奖,表达救命之恩。